太极拳实战视频 体悟太极拳之“借力”,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文明的标志,修炼太极拳可以陶冶情操。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柔和圆活,修炼者要掌握好力的技巧,太极拳教学对其有详细的讲解,下面随着太极拳实战视频练习一下吧!
【 tulaoshi.com - 太极拳实战视频 】
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文明的标志,修炼太极拳可以陶冶情操。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柔和圆活,修炼者要掌握好力的技巧,太极拳教学对其有详细的讲解,下面随着太极拳实战视频练习一下吧!
体悟太极拳之借力”
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许多拳友都提及太极拳的借力打力,还有的人将太极拳借力打力理解成竞技技巧。
周末与来访的深圳宝安拳友黄老师交流。黄老师早年跟随太极拳名家学习杨式传统太极拳85式套路,套路规范工整、美观大方。闲聊交流间,黄老师谈及拳架攻防含义,示范了拳架招势之运用,还兴致地交流如何借力打力”。
笔者与黄老师切磋了借力打力”之拳式。然无论顺势背势,正势反势,高势低势,立势坐势,他都无法实现徒手的攻防动作,更谈不上借力打力”了。
太极拳具有实战功能,常被现代人当做武术竞赛,太极拳讲求的是后发制人,运用巧劲,将对方拿下。
先贤王宗岳《太极拳论》云: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张三丰祖师亦云: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先贤拳经拳论都指出此理”就是阴阳”。恩师李和生先生说:内功太极拳讲究的就是阴阳”,并强调:练好内功,推手就像大人玩小孩”。
笔者体悟,借力打力”乃阴阳之道,非竞技之用。常人皆有打力”之能,唯借力”难以至臻至善。太极拳之借力”,非顺势如此简单。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借力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在别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借力,借的人无可奈何,这才叫太极拳的借力。
如小偷行窃,需偷的人家不知不觉;如骗子行骗,需骗的人不知不觉,甚至将人家骗去卖了,人家还帮骗子数钱呢。
太极拳借力”之精髓就是阴阳变化,基础载体就是掤劲,内运方式就是沾黏连随。不具此基本要素,就易犯顶抗丢扁而受制。
说穿了,太极拳借力”,借的不是力,而是借对方之意”。彼有意,我意在先;彼有力,我运在先;彼意为我所知,彼力为我所用。如此方达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境地,让对方吃力不讨好”英雄无用武之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借力”则借意”,打力”则以意驭力”,此为太极拳之本。纠结于借力打力”之力”,恐难走出迷阵,与拳道无缘。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1.太极拳圆运动”的基本特征
太极拳以太极图说”作为基本理论。在明代王夫之《思向录外篇》有这样的解释:绘太极图,无己而绘一圆圈尔,殊矣”。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运动用力的情况与太极图形相形象,太极拳由此而得名颇有道理。
太极拳每一个动作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都是圆圈所构成。拳谚曰:圈是周身转”、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足随手运,圆转如神”等此圆或圈的运动。
圆是中国的象征美,太极拳作为传统武术,其每个招式都包含着圆,整个周身形成一个大圆。
即为太极拳圆运动”,其内含阴阳”之两力,作极为缠绵曲折的旋转运动,所画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是指圆运动的形式而已。其圆运动是在大螺旋式和无数小螺旋式的发展路线上形成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其中多以平圆、立圆、顺圆、逆圆、大圆、小圆及半圆作为进退、起落和旋转的运动形式,在整个太极拳套路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变化着、使圆运动”构成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征。
2.太极拳圆运动”具有攻防兼备”之特色
太极拳圆运动即有走化(架招)又有攻击,故太极拳有攻防兼备”之特色。练习者常以圆运动作为探询对手虚实和进攻意向的侦察手段,掌握有利时机,灵活转换,随曲就伸,虚实并举,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在太极拳实战中,讲求的是用意不用力,学会后发制人,没有一个拳者告诉自己的学生先发制人,这也是太极拳的独特之处。
如陈式太极拳中白鹤亮翅”是右引左击,兼上引下击;云手”则是左右一引一击;高探马”为左肱背折肘法;单鞭”又为其顺转左右引击。从而可以概括,太极拳圆运动的精华乃攻防兼备”。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8762.html
看过《太极拳实战视频 体悟太极拳之“借力”》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