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的调控身心

2016-03-26 08:40 5 1 收藏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的调控身心,太极的练习包括很多方面的练习,其中的调控身心的练习也是一种。无论是对于哪一个方面的练习我们都要去专心的练习,不能去忽视一些细小的地方,这样会很容易导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难以掌控。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视频 】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的调控身心

  太极的练习包括很多方面的练习,其中的调控身心的练习也是一种。无论是对于哪一个方面的练习我们都要去专心的练习,不能去忽视一些细小的地方,这样会很容易导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难以掌控。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理论本身就是阴阳的理论,也是一种圆形的运动。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中,找到了太极阴阳球”,那么我们就该开始用大脑去灵活的调控这一球体了。为了便于大脑对这一太极阴阳球”的调控,我们不妨先将运动分作一些层次,来单独训练。

  首先,我们先将这个球进行充气。刚才在讲到松柔的概念时,我们说松柔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不松走向松柔,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用球体来譬喻,我们假设,一个气球,在没有充气时,这气球摊在地上,这样的状态,我们不能叫它松柔,而是一种懈”。如果我们把这个气球,气充的狠饱满,像是实心球一样了,那么这个球就过于硬了。这样的球体状态,肯定也不能叫做松柔。倘若我们先把这个球体,将气先充足,然后再适当的放掉一些气,这样的球体,用手去按它,也能按得进去,但是越用力按,越会觉得来自球体的反弹和转化。这样的球体,就可以称作是松柔”。我们来回过头讲身体的这个太极阴阳球。同样的道理,我们将自身的这个太极阴阳球,由小变大,再由大适当的变小一些,身体的太极阴阳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将身体走向松柔”的过程。这一充气过程,体现在基本功中,我们称之为内动”。我们的基本功训练中,就有一个纯粹训练内动的基本功。

就有一个纯粹训练内动的基本功

  内动:

  自身的内劲是,两脚需要用到的是孙式的姿势,这是关键性的姿势一定要正确。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两脚跟并在一起,脚尖成90度角,两手平举齐肩,两拇指、两食指并作一处,膝盖稍稍弯曲,肘也稍稍的弯曲,腰背尽量的向后靠直,这时,从两跟开始,由内开之意、无内开之形,两腿也由内而外的开,肩胯打开,胸腹也一一掏空,最后两手臂内侧肌肉也有内开的意思。这样的训练方法,其实是训练身体内侧肌肉或者胸腹部带动脏腑系统的运动。这一基本功,不单能将手足内侧肌肉运动起来,还能通过胸腹的内动来带动脏腑的运动,像是对脏腑起着按摩作用。这种内动训练,会增强脏腑系统的功能,脏腑系统机能强大了,发源于脏腑系统的无能的能量,也就充沛。我平时训练的最多的动作,就是这一动作。再随意一些,两脚在川字步的前提下,也可以一样的内动训练,这就是抽靠贴”的训练法了。

  脚踝骨的运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平时,脚踝骨因为几乎要承受人整个身体的重量,因为人的整个重量,就是通过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的缓冲,才与地面接触的,所以,脚踝骨几乎承受了人体的整个重量,所以,这个部位,最不容易放松了。倘若脚踝骨不能放松,你们不妨观察一下,人身体受外力被跌倒,其实就是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没有放松,身体所受的外力,作用在脚踝骨处,因为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相连处没有放松,无法释解这些外力,最后,脚底就离地了。脚踝骨越紧张,身上所受的外力,就直接对抗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人就越会被跌出。脚踝骨其实充当着脚底板与小腿胫骨之间的缓冲功能,它具有一种缓冲功能的。如果脚踝骨松灵了,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的缓冲功能发挥的功能就大了,这种情况下,身体所受的外力,一旦传导到小腿胫骨之后,就被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给缓冲了,这样,脚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足以抗衡业已缓冲了的外力,这样,人就变得很稳了。一般,来自对方人体的外力,其实其发挥作用的势能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也就只有几寸,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的缓冲功能一旦发挥,人体中轴就能向后移动几寸,外力一旦超越了几寸的距离,其势能就如强弩之末,或者我身躯迎上几寸,也能封闭对手势能的释放,对手会感觉到压迫,外力也自然失去了作用。所以说,脚踝骨的运动,其实是很重要的。拳论说,一动无有不动。这一动无有不动”,其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讲脚踝骨的运动。只有脚踝骨处运动了,才能带动全身身躯的整个运动。(学员提问:老师,脚踝骨运动时,是否大力一来,就会有一个缓冲的概念?)是的,脚踝骨能松灵了,能自如的运动了,对方大力推来,到了脚底,就会被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的缓冲功能所释解了。这就是一种缓冲功能。脚踝骨的缓冲功能,其实还不单只是前后。(学员用英文解释缓冲字意)这种缓冲,不单是前后缓冲,左右也有缓冲功能。

  谈到这里,我们不妨来谈谈人的重心”的变化。由于脚踝骨的前后左右的运动,使得人的重心,在两脚之间,前后左右,有一个圆形的缓冲空间。一般的人,只是两脚作为两个支撑点,支撑着身躯,而当脚踝骨松灵之后,脚踝骨在前后左右都能有缓冲了,人维持重心的范围就会变得大一些。人重心所维系的这个区域,我们把它叫做际缘”。人的重心,在这个际缘范围内,是稳定的,一旦超出际缘的范围,就会失去平衡。所以说,人维系重心的这个际缘,它的范围大,平衡功能相对就好。你的这个际缘范围大了,你就有资格将别人的重心,逼迫到他的际缘边沿,那么对方就会失去平衡,或被跌出。所以说,脚踝骨松灵了,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的缓冲了大了,人维系重心的际缘的范围,也就大了,你重心的稳定性,肯定比别人好。(学员提问:这是不是有不倒翁的概念?)有不倒翁的概念,但是,不倒翁呢,中轴是有倾斜的,只是依赖下半身绝对的重量和底盘的弧形结构,才得以维持平衡。而人际缘变大,得以维系重心平衡时,人的中轴是不能倾斜的。人像是一把椅子放置在一个云台上,下面的云台可以左右前后自由的运转,而椅子还是稳定的,不能象不倒翁一样的摇晃。人的中轴线,在际缘的范围内,前后左右的能够自由的活动。有一些人,确实以学做不倒翁来维持平衡,遇到顶牛,腰背后向弯曲了,两脚还死死支撑着地面。想当然的以为是柔腰百折了,还自以为柔化的很好,幅度很大,其实这样会练坏身体的。这种顶牛的人,很多人练得腰、膝都是伤疼。所以,我平时不愿意把太极拳的稳定性,用不倒翁来譬喻。我说的际缘,不妨用意念想象一下:自己的头颈上挂着一根很长的毛笔,毛笔的端毫,似乎能触碰到地面,当人定步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时,毛笔的端毫,就在地面上画出了重心所维系的际缘了。这个范围,就是你目前重心稳定的范围。或者说,像是拍电影的摄影师,摄影师是坐在一把椅子上的,手上、肩上扛着一架摄像机,椅子下面呢,装着轮子,这轮子呢,是在轨道上运行的。只是太极拳中要求这轨道既可以前后向的运行,也可以左右向的运行。这样才能保证摄影机的平稳。这把椅子在前后左右向运行的范围越大,这际缘就大了。如果这椅子一旦超出了轨道,那就超出了际缘,就会人仰马翻。平时在这一基本功训练时,脚踝骨由后向前或由前向后,加上前后之间的涌泉,一只脚可以虚拟的分作前后中三块。左右向,也可以左右左右或右左右左,每只脚分作两部分。这样一来,两只脚似乎可以虚拟的分割成十二块了。这需要一点想象力的,是虚拟的。这对理解两脚之间的8字循环圈,很有好处的。脚底8字圈,说到底就是两脚重心在十二块脚底的区域里,均匀的受力变化。或者说,像是由十二只小脚,组成了两只大脚。这么说,是要有一些想象力的,新加坡每户人家家里,常常可以见到壁虎。就像是壁虎的脚掌上,每只脚上还有很多小的吸盘,这些吸盘能够均匀的附吸在墙上。人的两只脚倘若能像这种吸盘一样,重心就稳定了。接下来我们来讲中轴。

  中轴的平整移动:

  中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理解的,也是经常的被误解的。

  刚才我们讲到一个重心的概念。其实重心的概念与中轴是有区别的。中国古人,其实没有重心的概念的。重心是西方物理学的概念。譬如以一扇门为例子,门的重心应该是整扇门中间的那一中心线与地面接触点上。而中轴就不同。门的门轴就不同,这轴线,可以装在门的左边,也可以装在门的右边。或者干脆象旋转门一样,门轴是在中心线上。门轴在中心线上,这中轴就与重心合一了。门轴在左右向时,就与门的重心是两个概念了。太极拳要求,中轴可以前后左右平整的运动,目的是练到两脚虚实分明。中轴由前向后平整移动时,前脚膝盖尽量定位不动,胯打开,前脚完全变虚,像是摆样子摆在那里,这时,即便前脚下这块地面凹陷了,前脚还不会跌下去。中轴由后向前,或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等,都是一样的,终归要将一脚平整的移到完全虚”了,而且还要象是摆着样子一样。两脚虚实不清,阴阳不分,也就双重了。上面说的脚踝骨运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保证中轴平整的移动。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2006783.html

延伸阅读
太极拳视频 认识太极拳的内功养身心 太极拳的练习是内力的练习,如果想让自身内力达到一种提升,就必须要把握好其中的练习关键点。我们很多人都不能真正去掌握太极拳的关键,导致长期的练习还是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是很不好的。 太极拳的练习是一种长期的练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低定要把握好自身的进度。 虽然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学习太极拳时如何选择环境 太极拳是一门修养身心的武功,要想真正达到修养身心的效果,图老师小编认为选择一个好的练功环境是有不要的。太极拳的练习宜静,远离喧嚣的城市,离大自然越近越好,毕竟太极拳有着天人合一”的内涵,我们需要与自然融合。 选择太极拳的练习环境,有助于提高我们太极拳的效率,因为...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顶头悬要领 在太极拳的学习与练习中,我们常常听到顶头悬”这三个字,那么关于这三个字我们该如何理解,相信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来说,相信不是能够完全了解,下面图老师小编将为大家做相关得到介绍。 太极拳是注重身法练习的一种武功,练习时注重周身各部位功能的配合。 对身法的规范有...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十三桩动作 太极拳十三桩是前辈所传太极拳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促进功力增长,有利于规范拳架.同时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太极十三桩是由太极宗师陈发科的嫡传大弟子,太极大师雷慕尼总结修改而成的一套秘传功法,极少外传。 太极拳十三桩不受场地大小限制,练习时间长短也可根据自...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十三种功法如何学习 一、先贤曾说,打拳打个理” 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应该练明白拳。 二、太极拳是一种大脑意识支配下的整体运动 只是抬手、提足,肢体主动习练,而不用脑者很难成功。 三、太极者,无极而生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阴阳相济...

经验教程

607

收藏

29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