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借力与吸力,太极拳是一门很有学问的技艺,它不像其它的竞技项目。太极的每个动作都有深刻的意义,它是中华名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它包含着武学兵法,养生术,思想文化等。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视频 】
太极拳是一门很有学问的技艺,它不像其它的竞技项目。太极的每个动作都有深刻的意义,它是中华名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它包含着武学兵法,养生术,思想文化等。
中正之力,力在其中。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力的特点之处。
太极拳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一种普及性的运动。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看见太极拳。为了要普及简化太极拳已被改变得愈来愈简单,由困难的内动变成偏重于外形,包含了戏曲工架及舞蹈表演形式。武术方面的运用已被磨灭。
太极拳变成中看不中用的体操。但这种改变对促进太极拳的普及实是功不可没。以前太极拳有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在现今生活节奏如此急速的时代怎能要求为生活折腰的人们花如此多的时间去练拳?
太极拳要求的是用自己的意念去带动体力的关节和肌肉的各个器官,只要体内的受自己的意念越多,说明你的功力也就越深。每一动作都带动着多次的内动,以内动为主的效果明显比外动的效果要好的多。
太极拳是内家拳术,与形意拳,八卦掌合称三大内家拳术。曾经有人以鱼作比喻:太极拳是鱼头—敏感度极高;形意拳是鱼身—充满爆炸力;八卦掌是鱼尾—喻其灵活性。三家拳术都有其独自的发劲方法,修练方式亦不相同。
但只有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力从人借。力从人借之真义是借用地心吸力,即是学会利用身体重量压到地面而产生的反弹力作为活动的能源。能把握此技巧,能源用之不竭。 我们自婴儿开始学习翻身、走路都是与地心吸力相抗,一举手,一投足皆是用本身力量抗衡地心吸力。随着我们成长,用力已是一种习惯,要改变此活动的习惯是极之困难的事。借地心吸力的法门就是将身体每一个部分放松,将重量全交给地心吸力。王宗岳拳论要求偏沉则随,正是启发太极拳活动的能源要旨。身体愈多部份放松,身体重量便愈放得多到地面,反弹力亦随之增加。太极拳要练得松就是这原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练习太极拳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而自然。这是一个目标,在这样过程中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走,脚踏实地,从它的方法入手。
人法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能取之资源都限于地球。练太极拳所能借用的天然之能即地心吸力及其反弹力。地心吸力是惯有的天然之能,表现在我们身上的是每个人都受地心所吸引,都有重量。这个重量就是可利用的能量。太极拳借力打人,四两拔千斤。借力,所指的是借他人之力。他人,推手时借对手之力,自己练拳时的他人之力,就是地心吸力。
如何借?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在受地心吸力所吸引。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这个环境中完成,早已学会借地心吸力及其反作用力而不自知。就象走路,从婴儿期学习走路,左脚踏下去,右脚提起来,同时保持身体平衡。没有人深究地心吸力的问题,早已习以为常,早已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打太极拳,要从头学习、锻练借用地心吸力,那是因为我们要求不用力。不用力是相对的,一开始做不到,要从思想上重视,要树立一个不用力的目标,向着不用力的方向努力。
地心吸力令我们的身体有重量,打拳时两腿不停地左右交替承受身体的重量。当身体放松时,一部分沉下去,身体的另一部分飘起来。是一边沉下去,不是全身都沉下去,一起沉下去是双重。要节节贯串地沉下去,这是偏沉则随。
太极拳就好像是水,滔滔不绝。在不停的流动就像太极八卦图,需要我们的内在之力也要不断的流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2007933.html
看过《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借力与吸力》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