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练太极推手劲道的三大要点,关于接劲和借劲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视频 】
关于接劲和借劲
一些拳友在推手时,不懂得接劲和借劲的关系,掌握不好接劲的要领,不是接不住,就是借不到。乍一看,是单纯的不会借劲的问题,实际上,从一搭手,错误就已经形成了。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在具体行工上,须注意以下几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1、要明确接劲和借劲的关系
接定彼劲是借得彼力的前提,若接不定彼劲,则借不到彼力。只有先将对方的劲力接住(当然有快慢问题),然后通过自身随意机能的运化,才能实现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目的。
2、要掌握好接劲和借劲的时机
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非大力不走,非大力不借。初学时,由于听劲不灵,当自己形成了背势,才知道去变化。
故对彼之来力既接不住,又借不着,不是丢,就是顶。二是心不静,气不敛。对方刚一出劲,便急忙去横拨或硬顶,或虽能拨开但仍借不到彼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三是懂劲后,能有意识地在彼劲将出未发之际,一粘即定,既而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四是高手接劲,从容安逸。
一举一动意在人先,且全身处处都能接劲借劲,所谓周身无一寸非太极”。
3、要掌握好接劲和借劲的火候
首先是对方挨我何处,我心要用在何处,在何处听清对方的虚实,在接触点分清阴阳。其次是要以意接力(不要以力顶力)。
对彼所出之力,不管是直的还是斜的,都要用意去接,用意即是不丢不顶、沾粘连随,意与力合即是接定彼劲。在气势上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断续处。
一气呵成,连而不断,圆转自动。这样,才能使彼在不各不觉中落空。三是要周身能相顺相应。接劲、借劲不仅是接触点在动,周身内外都要与彼相顺相随。
所谓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尤其要动得均匀,动得与对方一致,一举手沾连粘随之意俱全。
关于曲中求直与蓄而后发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指出: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李亦畬将其视为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五字决》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而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由此可见,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作为太极拳懂劲阶段的要求,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窍要。
1、曲中求直,要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在效果上,强调用张弓所蓄得的弹性力与对方出所之力合为一起而施于对方,实现借力打人的目的。
有人简单地称之为形曲劲直”。这样讲不够完整,也不够准确。曲”为蓄,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借人之力蓄好已劲时的一种得力状态,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曲”。
如果未接定彼劲,未蓄好已劲,自己未得机得势,则无论外形上是怎样的曲,都不符合曲中求直”之曲”的含义。直”,是曲中之直”。自己的曲与对方的曲联系起来,有无数之曲,也有无数之直。
曲中求直”须随彼劲的变化而变化,须通过求”才能掌握。
2、蓄而后发,讲的是蓄发劲的先后次序,强调的是蓄劲
只有蓄劲如张弓,才能发劲如放箭。实践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白蓄为合,为收”。
合,即是周身内劲的聚合;收,即是周身气势的收小。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尤其强调五弓合一,内中须有弹性(五张弓在意不在形)。练习时,须将周身之气敛入腰脊,注于腰间,使腰成为主宰。
二是要注意合中寓开”。蓄劲时,前意不可丢。蓄,不能成为丢、塌、散,不能使自己成为背势。三是要合之还能再合”。就是要做到收之还能再收,吸之还能再吸,蓄之还能再蓄。
四是要知已知彼”。蓄劲时,须将自己安排好,使自己得机得势,须掌握住对方的劲力,蓄劲才能进行。五是要掌握好蓄劲的时机。
在随曲就伸的借力之中,吸进彼力,断彼之根,使彼觉得进之不能,退之不敢。六是要接定彼劲”。若接不定彼劲,则无从做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也就无从借得彼劲而为我所用。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2008955.html
看过《太极拳视频 练太极推手劲道的三大要点》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