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四字要诀

2016-03-26 09:51 14 1 收藏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四字要诀,前人之论太极者已汗牛充栋,笔者鲜于创见,仅以四字略抒管见,亦形意之发挥也。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视频 】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四字要诀

  前人之论太极者已汗牛充栋,笔者鲜于创见,仅以四字略抒管见,亦形意之发挥也。

  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环也、圈也。试看宇宙间天体之运动,日月星辰无不以圆转为存在规律。此即天道,而世间之物凡与道之规律邻近或相合者即能长久,不近不合者便易消亡。

  天不变,道亦不变”(汉儒董仲舒语),此天”乃有此道”,一切世间法不离此世间道。试看地球上之生物果实亦皆圆,圆满为成熟之形,而日月星辰之运动则为圆弧运动,圆弧运动为常规运动,也是永恒运动。

  太极拳上合天象,下合地理,就意念和身形来讲要符合浑圆的要求,此即浑圆饱满、静亦圆、动亦圆、不凹不凸、不丢不顶、八面支撑,环、圈、圆、转,珠圆玉润。

太极则之而成太极拳理

  在佛家密宗有大圆满心髓,在道家则恪守天道之象与义,太极则之而成太极拳理。李经梧师曾简洁地概括太极拳练习有四性:柔和、连贯、圆活、完整。此处所提之圆,即是先师所说四性中的圆活、完整”两性。

  杨式与吴式拳均有太极圈”之说。赵铁菴师爷授与经梧先师《太极拳秘宗》中便有那首著名的太极圈”歌诀: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依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推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凡与我师接过手的人无不觉有一个圈在我师身手间,甚至一旦接上手,退也不易了。

  周旋、圈、水磨推急缓,都是圆弧运动,身形不可凹凸,不可出死角,然后可以臻圆融无碍、进退自如的天然境界。因此。太极拳古名先天拳”,含理至深,我以为还可以名之自然拳”(不同于自然门),因为它的拳理深契道法自然”之旨。

  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天体日月星辰之运行无忽疾忽慢之变态,其永恒不变者即匀缓运动,此为常态。常态即合道,非常态即不合道。试看地球上四时之交替,天体间日月之穿梭,星辰之旋转,皆匀速运动,故匀速为天地之大道,太极拳则之,运动以匀速而易圆满无偏也。

  与匀相关联的就是缓、慢。然而地球之运转匀而缓,匀而慢,故人立于其上而不觉其动,而其实际则缓慢中有不缓慢在。太极之体在静,其用在动,动与静为一,动中寓静,静中寓动,匀缓中寓不匀缓,所以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有贵在动静有常”一说,又谓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匀也”皆属失常度。

  匀之一字包蕴举步伸手、俯仰向背、进退顾盼、呼吸吐纳诸方面,又非仅指运动速度。试想,练拳者呼吸不匀,能不散乱轻浮吗?内家拳之静以制动、后发先至、似慢实快,便需在此匀缓中讨消息。

  中

  凡圆球皆有中心。日月星辰,乃至果实皆有核心,核心即中心。中之为用大矣。所有圆球之运动皆有向心力与离心力,两者之相反相成为张力。太极拳即以圆取象,因此最重用中,可以说,不能用中即不为圆。

  老子《道德经》谓:多言(动)数穷,不如守中”,守中者即全体大用,中为太极本。心意安和中正,不进不退,不攻不守,不贪不欠,浑然忘机,无胜负争强之心,是谓得中。得中而天地静,四方安,五脏百体安和通泰,是为无极态。太极本无极,静则无极,动则有极,静动之机即太极。守中者,太极返无极也。中者,如不动,守中者,周身一家。

  神宜内敛”便是守中;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便是守中。道以中为体,以和为用,中和为大道。人体之中为何物?众说纷纭。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中正安舒”,此乃身法之中”。而若究其实,其中”即身体的完整性,圆满无缺,周流无碍,中”在圆中矣。

  若言有中,各天体星球皆有中心,因此向心力之作用,作圆弧线之运动。因各星球皆有自我轨道,各以中心自运,故互不相犯,往来循环,而成天体运行。可见中心之整合与牵制作用而成常道。故不失中则形全气满神足,不偏不倚,不盈不亏。在外为圆,在内为中,时时不离中土,即不丢不顶。所以外形之圆满即不失中,中在空间之中,又不一定在空间之中。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中说:太极拳者,形而上之学也。”

  因此,练太极拳而不明理,必不能得太极精髓,此其与他拳不同者。太极劲即中定之为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中即定之意,时时处处寓中定之意,即谓得中。气定神凝便是中定功夫。吴孟侠、吴兆峰《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全体大用诀”原文即有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之句。凡能守中用中者,则得中和之气,而能与太虚同体。

  经梧先师授徒,非常重视品德教育,他本人之品德亦为武林所识者有口皆碑,正是守中用中之典范。其拳术之出神入化要在于品德之中正无亏。不解此理,仅事争勇斗狠,纵铁鞋磨穿终不能至我师之上乘武功,不修道之故也。丹书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可知,有形之中”或为脐、为丹田、为命门,而无形之中”则为虚无之灵性。守中之意须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若存若亡,否则即落执着,着相则妄。

  孙禄堂《拳意述真》记述刘奇兰语曰: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出之”,即此意。孙禄堂以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以说形意、八卦、太极虚无合一之道,习太极者当三复斯言。

  拳经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故守而不守,不中而中,乃为得之。当与人接手之时,有意无意方为得。形意拳老师俞敏说:拳打下意识”,李经梧先师说:接手时一想就晚了”,皆指此意。打拳不散乱、不间断、不歪斜、不凹凸、不丢顶、不零碎、不出尖、不呆滞,即为圆浑,中已在焉。

  连

  绵韧也,贯通也,续继也。万物以生生而不已。试看天体运行其有瞬间停顿否?地球自转其有片刻停息否?故连者,一贯而至永恒也。太极法则于此,故又以名长拳”。此长拳非肢体姿势之大小,实指拳势之连绵不断。势乃内气之吐纳,如环无端以外显,故拳打气势,内练气脉;式乃拳脚之变化,显为招着之法术也,两者需明辨。宇宙古往今来,循环无端,无首无尾,相续不断,此即存在之大道。

  故太极之为拳,依天道运行之理,行云流水,滔滔不绝,从虚无(无极式)起,至虚无(无极式)终,总有一”在。经梧师授拳,十分重视起势与收势,习拳时之起与练至完成时之止,仅为小收束,故拳打不知,拳打十二时,无时不在太极态。经梧师83岁做前列腺手术后,腿脚不便,多坐于椅上休息,然总在用意练拳。晚年坐椅上与人接手说手依然沾、连、粘、随、接、化、打、发,丝毫不差,雄风不减,全在其意连”而未停歇。

  故连”之一字,非仅谓拳式之不断也。又我初习太极,师谓劲短、断,要劲长、连。今思之,劲之长、连,即意、气之长、连也。历来练家有练拳、养拳之分。经梧师亦告诫:要练养相兼。

  因之体会:练习时之连与不练习时之连当融为一体,于是片刻无不在拳功中。近年,我诸多同门师兄时有指点,中有强调:十年练拳,十年养拳者,受益匪浅。

  亦正因此,中华武功才能独秀于世界武坛,如无此种文化内涵哲理意蕴为支撑,中华武功特别是太极拳还不是也沦为一种人体力量搏击术了吗?不柔不化不是太极拳。

  人体从精神到肌体若持续绷紧,紧张超过负荷,人很快就会完蛋。泰拳之刚猛举世公认,泰拳师之躯体亦刚硬无匹,然而泰拳师之平均寿命仅为四十岁还不到,说明斯术是戗生之术而非延年之法。

  或谓养生则太极拳为优,技击主柔则未必为优。此说亦似是而非。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2009545.html

延伸阅读
太极拳视频 谈太极拳的静字该如何理解 静”是我们学好太极拳的一个关键要素,通常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师父们都会一直强调静,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静字呢?下面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并能在学习中得到运用。 太极拳的静,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和学习,即敬、静、净。 敬:...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四大境界 练习太极拳有四种境界。 一、 平衡 现代社会提倡和谐”,所谓的生活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总之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 和谐”指的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就"小"从自身而言唯有身体平衡才能和谐”美满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
太极拳视频 练太极拳如何理解太极用意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养生这个词也变得越来越流行。打太极拳就是一种很健康的养生运动。很多人都喜欢打。打太极拳的好处也很多。今天,图老师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打太极拳如何练习呼吸,以及练习太极拳的推手和拳谱有什么要点! 呼吸配合法 打太极拳的时候...
太极拳视频 浅谈学好太极拳的五字要诀 在太极拳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要领,如松、圆、正、沉、轻。这五个字在太极拳的运用中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五个字的要求,并将其体现出来,才能提高我们太极拳的认识及学习能力。 太极拳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学习,为了共同提高,我们需要一起分享...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当中的拳理 太极拳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对于太极拳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太极拳的拳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可以掌握太极拳的拳理呢?下面就由图老师小编为大家讲一讲当中的相关要领,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会对太极拳的拳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首先,我们先看看拳理有哪些分类。 眼下...

经验教程

975

收藏

44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