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的作用有哪些,荔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荔枝核其实是一味中药,很多人都把它扔掉了,荔枝核的作用很多,在临床治疗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用途,下面图老师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荔枝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tulaoshi.com - 荔枝核的功效与作用 】
荔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荔枝核其实是一味中药,很多人都把它扔掉了,荔枝核的作用很多,在临床治疗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用途,下面图老师的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荔枝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目录
1、荔枝核的简介 2、荔枝核的作用
3、荔枝核的功效 4、荔枝核配伍应用
5、荔枝核附方有哪些 6、荔枝核的食用方法
7、荔枝核的药用价值 8、荔枝核的副作用
荔枝核的简介
荔枝核,是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的成熟的种子。
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和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就得到荔枝核了。
用于寒疝气痛,睾丸肿痛,心胃气痛,小肠气痛,妇女气滞瘀积腹痛。
形态特征
荔枝为常绿乔木,高通常5至10余米左右,有时也能达20余米高。
小枝圆柱状,密生白色皮孔。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10到25厘米左右,小叶2或3对,很少有4对的,薄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至15厘米,宽2至4厘米,上面光亮,侧脉纤细,下面稍凸且有光泽。
花春季开放,单性同株,细小,排成顶生、阔大的圆锥花序,被金黄色的短绒毛,萼小,杯状,5齿裂,裂片长约2毫米,镊合状排列,花瓣通常退化消失。
雄蕊6~8,雄花中的花丝长约4毫米或稍过之,在雌花中的花丝短,花药有厚壁,不开裂,子房通常2裂2室,雄花中退化至仅存残迹。
果实核果状,近球形,果皮干硬较薄,有瘤状突起,熟时暗红色。
种子黄褐色,假种皮白色内质,味甜可食。
花期2至3月,果期6至7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生长习性
适应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怕低温和霜冻。
鉴定方法
性状鉴别
种子长圆形或长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5cm。
表面棕色至棕红色,稍具光泽,有不规则凹隙和细皱纹。
一端平截,有近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5-7mm,另一端圆钝。
质坚硬,剖开后种皮薄革质而脆,有2片肥厚子叶,橙黄色或棕黄色。
气 微,味微甘、苦、涩。
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淡棕色。
1、种皮外表皮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
侧面观细胞1列,栅状,长34-59μm,宽10-17μm,壁增厚,非木化,外被角质层,表面观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
2、石细胞类圆形、类多角形,多数有突起或分枝,分枝先端平截,细胞直径17-34μm,壁厚3-10μm,纹孔及孔沟较稀疏,层纹不甚明显。
3、星状细胞为种皮通气组织,呈不规则星状分枝,细胞间隙大,壁薄,无孔沟。
4、镶嵌层细胞徽黄绿色或淡黄色。呈长条形,长17-46μm,直径3-8μm,壁薄,微木化,由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
5、子叶细胞类圆形或类圆状多角形,直径22-51μm,充满淀粉粒,淀粉粒溶化后留有类圆形痕迹。有的细胞含黄绿色或黄棕色油状物。
6、淀粉粒单粒类球形、卵圆形,少数一端尖或两端尖,直径3.5-18μm,长至23μm,脐点点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少,2-4分粒组成;半复粒少,脐点2-3个。
荔枝核的作用
1、理气止痛
本品辛温,入肝、肾经,有理气止痛作用。
《本草纲目》曰:“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气滞、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其治癞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
故多用于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肿痛等少腹疼痛,并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妇人经前腹痛和产后腹痛。
2、温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温,故有温中散寒之功,常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
本症多由于素体气虚或久病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胃失温养。
症见
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绝,食少纳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温,饥饿时痛甚,得食稍减,遇冷则剧,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胃痛时轻时重,数年不愈,严重者可兼呕血或便血,舌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滑,脉沉迟或濡弱。
《备要》载:“辟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症。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调节血脂代谢紊乱。
荔枝核可以用于疝痛,睾丸肿疼,胃脘痛,腹疼。
应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1、疝气痛,睾丸肿痛
本品主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
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可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医得效方》),或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气内消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若睾丸肿痛属湿热者,可配龙胆草、川楝子、大黄等同用。
2、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
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与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书》),若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妇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疗效更好。
荔枝核的功效
性味
甘涩,温。
①《纲目》:"甘,温,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涩,温,微咸。"
③《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涩,性平,无毒。"
归经
入肝、肾经。
①《纲目》:"入厥阴。"
②《本草经疏》:"入肝、肾。"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
温中,理气,止痛。
有理气散寒之用,能治疝气、睾丸肿痛及少腹气聚胀痛等症。
此外,还可用于胃脘痛和妇女寒凝瘀滞腹痛等症。
①《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②《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荔枝核配伍应用
配橘核
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
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内包块,虚寒性带下等症。
配香附子
专功肝郁,常治疗闭经、痛经、经前及产后血瘀腹痛,为妇人之良方。
《本草纲目》: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
每服二钱,盐汤、米饮送下。治妇人血气刺痛。皆是也。
配木香
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症。
配炒小茴香
肝肾同治、为理气疗疝之良剂。
常治疗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症。
配酒
以酒调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荔枝核附方有哪些
1、治气滞胃痛
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2、治睾丸肿痛
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栀子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苦参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3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3、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
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
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4、治心痛及小肠气
荔枝核一枚。
煅存性,酒调服。(《本草衍义》)
5、治肾大如斗
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
锉散,炒,出火毒,为末。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6、治疝气颓肿
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黄四钱。
为末,盐水打面糊丸绿豆大。
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诸气痛。(《坦仙皆效方》玉环来复丹)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