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藤的附方有哪些,海风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味中药材的名字,但是海风藤的作用在中医治疗疾病的历史确从未被人遗忘,海风藤的药用价值很高,下面图老师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海风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以及海风藤治疗疾病的附方都有哪些。
【 tulaoshi.com - 海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
海风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味中药材的名字,但是海风藤的作用在中医治疗疾病的历史确从未被人遗忘,海风藤的药用价值很高,下面图老师的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海风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以及海风藤治疗疾病的附方都有哪些。
目录
1、海风藤的简介 2、海风藤的功效
3、海风藤的作用有哪些 4、海风藤配伍应用
5、海风藤的治病验方 6、海风藤与混绕品的效用对比
7、海风藤的药理作用 8、海风藤的副作用
海风藤的简介
海风藤,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
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300px,节部膨大,上生不定根。
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
生理特性
常绿攀缘藤本,全株有特殊香气。
茎灰色,略扁,有关节,表面具纵沟,枝通常两分歧,关节处常生有不定根。
叶互生,有长柄,叶片狭卵形至卵形,长5到8.5厘米,宽2.8到4.5厘米,先端长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全缘,质稍厚,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常散生白色软毛,叶脉5到7条。
穗状花序生于枝梢,与叶对生,长2到8厘米,直径2.5到3毫米,下垂,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苞片盾状,雄蕊3枚,罕为2枚,花药2室,雌蕊1枚,子房上位,1室。
浆果近球形,熟时红色,直径3~4毫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花期5到6月。果期8到9月。
性状
干燥藤茎呈长圆柱形而扁,微弯曲,长15~60厘米,直径3~7毫米。
表面粗糙,灰褐色或褐色,有纵向纹理。
节膨大,节间长4.5~9厘米,节上不定根长短不等。
横断面韧皮部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放射状排列,木部灰黄色,有许多小孔,射线灰白色,木质部与韧皮部交界处有小洞,故横切面边缘可见小洞成环状,中央有灰褐色髓。
质轻而脆,折断时纤维状。气清香,味辛。以茎条粗壮、均匀、气香者为佳。
生境分布
生于海岸或深山的树林中。
分布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主产福建、浙江及台湾等地。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l)取本品粉末少许于载玻片上,加适量乙醇湿润,待稍干后,加水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针状结晶析出,加稀硫酸则溶解。
(2)取本品己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在365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小形,角质层突起呈浅齿状。
皮层最外侧为2-3列厚角细胞,内侧有2-3列纤维排列成断续的环。
石细胞偶见,内皮层凯氏带明显。
中柱维管束20-30个,环列,韧皮部外方有l-5列纤维排列成冠状。
与束间部位的石细胞联结成环,木质部导管大。
环髓纤维4-6列,髓部维管束4-9个排成1轮,髓中央有粘液道。
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砂晶和小方晶。
化学成份
茎、叶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蒌藤烯酮、细叶青蒌藤醌醇、细叶青蒌藤酰胺,其中细叶青蒌藤素含量最高,并且有阻抑肿瘤的作用。
此外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挥发袖主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香桧烯、莰烯、异细辛醚。
海风藤的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
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
《本草再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
《浙江中药手册》:宣痹,化湿,通络舒筋。治腿膝痿痹,关节疼痛。
1、祛风湿,通经络
用于风、寒、湿痹。
痹证,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筋骨、肌肤、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为其特征的一类疾病。
《素问痹论篇》亦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根据病因不同,痹证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
海风藤,性味辛、苦,微温,可用于风、寒、湿邪所行起的行痹、痛痹和着痹。
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活动不便。疼有定处,阴雨天更甚。
甚则腰脊冷痛、沉重。
兼有胸闷,时泛恶,肢体困重等证。
舌苔白腻,脉濡缓。
海风藤燥湿袪湿,行气散风,温经通络。
为治着痹之要药。《浙江中药手册》目:“宣痹,化湿,通络舒筋。”
2、舒筋骨、利关节
用于筋脉拘挛、关节不利之证。筋脉拘挛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可因中风、中寒、中暑、中湿而起,虚证可由伤津亡血或阳虚,筋脉失养所致。
海风藤性专祛风湿、行气血、通经脉、舒筋骨而利关节、止拘挛,可用于因中风、中寒、中湿所引起的关节不利、筋脉拘挛实证。
《本草再新》日其:“行经络,和血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3、活血通脉
可用于跌打损伤。
外科跌打损伤,伤处血脉不通,气滞血瘀,可见红、肿、疼痛,活动不便。
海风藤味辛、苦,气微温,性能祛湿,行气,活血,温通经脉,以消肿,去瘀,止痛。
《四川中药志》即以其泡酒服,治跌打损伤,用之显效。
4、行气宽中
可用于哮喘及久咳不止。
海风藤的作用有哪些
1、抗肿瘤
海风藤提取物风藤环氧化物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2、治疗关节炎
海风藤有治疗关节炎的效果。
对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酸痛,均有一定的效果,与羌活、忍冬藤等同用。
但其药力不是很强,可作配伍使用。
本药能阻断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
可用于治疗类风关、结缔组织病的肿胀指,以消肿。
药理报道其所含风藤烯酮的成分具有抑制肺水肿作用。
这方面可试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有泡沫痰,提示轻度肺水肿的病人。
3、对心血管的作用
海风藤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
降低狗心肌缺血区侧枝血管阻力,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有较好的疗效。
4、抗炎
所含胡椒酮能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而有消炎作用。
5、止痛
提取物腹腔注射能提高小鼠痛阈,有止痛作用。
6、拮抗血小板
激活因子(PAF)海风藤提取物静注可减轻PAF引起的大鼠低血压和肺水肿反应。
其有效成分为风藤烯酮。
风藤烯酮可拮抗PAF引起的人中性粒细胞聚集和脱颗粒反应,还可阻断PAF、组胺、缓激呔昕致的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
海风藤提取物可以拮抗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并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
海风藤的这种效应可能与其中风藤烯酮与PAF的拮抗作用有关。
PAF(血小板激活因子)提示海风藤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中药。
7、抗内毒素
提取物静注可减轻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大鼠低血压和肺水肿反应。
8、其它作用
海风藤能对抗内毒素性休克;能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区的侧枝血管阻力
可降低脑干缺血区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对脑干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能明显降低小鼠胚卵的着床率。
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并拮抗血栓形成,延长凝血时间,酚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海风藤配伍应用
配络石藤
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活气血而止风湿疼痛。
络石藤辛苦,微寒,宣风通络,凉血消肿。
二药合用,寒热平调,祛湿除风,消肿止疼力增强,用于风湿痹证,关节肿痛者效佳。
配鸡血藤
风湿入络,脉络不和,气血闭阻,肢体麻木、疼痛等。
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经止痛。
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
二药合用,祛风湿止痛力增,用于风湿痹阻,脉络不和者效佳。
配桂枝
海风藤味苦、辛,性温,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
桂枝味辛、甘,性温,温阳通脉,调和气血而止疼痛。
二药合用止风湿疼痛效健。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症。
配威灵仙
海风藤与威灵仙均为祛风湿,通经络的要药,用于风湿痹证显效。
海风藤善治拘挛疼痛;威灵仙善走窜行气而疗麻木。
二者相须为用,功效倍增,各施其能,对风湿痹痛、肢体拘挛、麻木疼痛效果为佳。
配青风藤
海风藤和青风藤均有祛风寒湿之力。
二者性味均辛、苦,微温,但海风藤苦味重,善祛湿邪;青风藤辛味重,善治风疾。
二药合用,风湿之邪皆祛,抗风寒湿邪之力大增。
用于风湿痹证,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孪效果尤佳。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