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治偏头痛妙招,提到偏头痛,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吧,偏头痛发作的时候痛苦难忍,那么偏头痛怎么治疗好呢?今天,小编就偏头痛的治疗,偏头痛吃什么药及偏头痛怎么办来跟大家讲讲偏头痛怎么治疗。
【 tulaoshi.com - 偏头痛吃什么药 】
提到偏头痛,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吧,偏头痛发作的时候痛苦难忍,那么偏头痛怎么治疗好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偏头痛的治疗,偏头痛吃什么药及偏头痛怎么办来跟大家讲讲偏头痛怎么治疗。
目录
1、偏头痛的症状 2、中医治疗偏头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3、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 4、偏头痛偏方
5、偏头痛吃什么中药 6、拔罐缓解偏头痛
7、偏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8、如何预防偏头痛
偏头痛的症状
1、风邪入脑
头痛都是由于受风寒引起的,部分或全部头痛,经过多年不能全愈。舌苔薄白,弦紧。
2、瘀阻脑络
头痛如锥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弦涩。
3、肝阳上亢
头部一侧胀痛或抽掣痛,痛时面红耳鸣,每因情绪激动、恼怒而诱发,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4、痰浊上蒙
单侧头痛,重和沉闷,恶心呕吐,胸脘胀满,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弦滑。
5、肝肾阴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偏头痛时轻时重,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6、肝肾阳虚
偏头痛日久不愈,劳累或受寒即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形寒肢冷,便溏纳差,腰腿酸痛,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偏头痛频繁发作将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睡眠,因为睡眠不足,白天就没精神,工作也大受影响。而且有部分患者常常是一工作就发作,十分耽误事。
同时,人久患头痛疾病,性格发生变化,往往性情变得暴躁。又因为久治不愈,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心理脆弱,丧失信心,时间长了对人的心脑血管将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头痛发作后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也较常见。
偏头痛主要类型的临床表现
无先兆偏头痛
发病前可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也有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表现,女性月经来潮、饮酒、空腹饥饿时也可诱发疼痛。
头痛多呈缓慢加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
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
其次为感觉先兆,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言语和运动先兆少见。先兆症状一般在5~20分钟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分钟。
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头面部水肿、颞动脉突出等。
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重者可历时数天,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
(1)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
为最常见的有先兆偏头痛类型,先兆表现为完全可逆的视觉、感觉或言语症状,但无肢体无力表现。
与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出现符合偏头痛特征的头痛,即为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若与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的头痛表现不符合偏头痛特征,则称为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当先兆后60分钟内不出现头痛,则称为典型先兆不伴头痛。后两者应注意与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相鉴别。
(2)偏瘫性偏头痛偏瘫性偏头痛
先兆除必须有运动无力症状外,还应包括视觉、感觉和言语三种先兆之一,先兆症状持续5分钟至 24小时,症状呈完全可逆性,在先兆同时或先兆60分钟内出现符合偏头痛特征的头痛。
如在偏瘫性偏头痛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包括运动无力的偏头痛先兆,则为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若无,则称为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中医治疗偏头痛
中医头痛有“头风”之说,主要是多风、多瘀(引起头部血管跳痛)、多痰湿(引起恶心呕吐)、多虚(眩晕、头部有缺血表现)所致。
因此,头痛的治疗首先应该分清性质,通过检查鉴别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
无明确病因的头痛为原发性头痛,其中包括原发性偏头痛、原发性丛集性头痛和原发性紧张性头痛。
冬季门诊中头痛患者以偏头痛居多,表现多数是一侧头痛。专家表示,压力过大、情绪紧张、饮食辛辣、睡眠不足、气温变化等都可能引发偏头痛。
冬天,日夜温差大,或进出室内外温度转换过快,会导致头部常有闷重感,更严重的就会引起偏头痛。
这种由温差引起的头痛属于“外感头痛”,原因是头面的气血循环不佳,导致脑部血管无法很柔顺的扩张与收缩,当温差剧烈时就会突然收缩紧绷,瞬间引起头痛。
偏头痛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疾病如何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治疗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供大家了解。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
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口服汤药
辨证论治口服汤药是临床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虽然口服汤药比较麻烦,但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别寒热虚实,开具针对性较强的中药处方,诊疗个体化,这也是中医药的长处。
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偏头痛病人可以选择中药汤剂治疗。很多病人头痛发作时来医院看病,而头痛缓解后就停止治疗,难以坚持服药,这样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头痛可能再次袭来。
中医治疗偏头痛一般从肝风、痰浊、血淤等方面辩证论治。
如肝阳上亢,风火为患的“头风”,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呈跳痛或胀痛,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可选用羚羊角汤为基本方进行治疗,药物选用羚羊角粉、钩藤等。
对于头痛时手足发凉,遇冷加重,恶心呕吐,舌质淡者,一般为虚寒证,可用吴茱萸汤治疗。不同证候要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一般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
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
中医治疗偏头痛,除了中药外,还有一系列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放血疗法、腹针疗法等。
同时,偏头痛时,患者可自行按压或环形按揉以下穴位。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交连线和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百会穴是全身气之汇集处,头痛时按压此穴,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有效缓解头痛。
风池穴
位于耳后头枕骨下,发际附近的凹陷处,此穴具有清热降火,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的功能,其止痛作用迅速。
合谷穴
又名虎口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中点处。合谷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
印堂穴
位于眉心处,平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拔山根。
太阳穴
位于眉毛和外眼角的交线处,按摩太阳穴,有提神醒脑,止痛消疲的功效。
肾俞穴
在第二腰椎旁开二横指处,艾灸此穴,可以治疗月经性头痛。
阳白穴
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
神庭穴
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有效缓解头痛,十分提神醒脑哦。
平时一定要放松心态,多多按摩上述穴位,令人烦恼的头痛症一定会大大缓解。
准备姿势:平躺。
第一步:分推印堂穴。并从印堂穴推至太阳穴,按揉太阳穴。
第二步:多指揉两颞部(头部两侧耳朵上方),并按压头部正中。
第三步:多指拿揉头部两侧。
第四步:用掌根揉、挤压前额至颞部。
第五步:用双十指按压眼部周围。
第六步:掌心相对,揉搓至发热敷在眼睛上(眼睛闭上),然后轻缓揉动眼部。
第七步:两手相对,用掌侧扣击头部,指端抓打头部。
第八步:多指缓揉、点按风池穴。
第九步:双拇指揉压肩部。
第十步:用双手掌、指端用力顶托颈部。
偏头痛发作时,采取按摩的方法可以缓解或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易行。
如可以采用推“三点”的方法。“三点”是指神庭穴、头维穴、太阳穴。
神庭穴在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
头维穴在前额发际拐角处上约半寸,按压其周围有些疼痛感的就是此穴。
太阳穴在眉稍和外眼角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
具体操作方法
先推神庭,用双拇指交替进行,从头发尖过神庭穴,入发际1寸,用力推10次。
然后推太阳穴,双拇指分别用力按住太阳穴,用力推到耳尖为止,推10次。最后推头维穴,双拇指分别用力推头维穴10次。
另外,还可以请推拿、按摩专业医师进行较系统的手法治疗,对于减少发作次数有一定作用。
偏头痛偏方
1、炒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白酒适量。水煎分服,每日l剂。主治偏头痛。
2、绿茶1克,谷精草5~16克,蜂蜜25克。前2味加水250毫升,煮沸5分钟,去渣加入蜂蜜,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主治偏头痛。
3、生姜21克(切片),白酒250~500毫升。
将生姜浸入白酒中,温服1~2小杯。主治偏头痛,心腹冷痛。
4、乌头、天南星、葱汁各适量,前2味研为细末,葱汁调敷太阳穴。主治偏头痛。
5、川芎3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主治偏头痛。
6、胖头鱼(花鲢鱼)头1个,生姜50克,米酒250毫升。
加水适量,砂锅煮熟,趁热食完。主治偏正头痛,时痛时止。
7、干香菇25克,黄酒适量。煮熟饮服。主治偏头痛。
8、茶叶、川芎各9克。水煎分服,每日1剂。主治顽固性偏头痛。
9、珍珠母30克(先煎),龙胆草2~3克,菊花9~12克,防风3~5克,当归6~9克,白芍9克,生地 12~18克,川芎5克,全虫2~4只,虫5~9克,地龙9克,牛膝9克。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本方可清肝阳,活血通络。
适用于偏头痛,若苔腻口苦者加佩兰5~9克。
纳差加焦六曲或谷麦芽各12克,舌边尖有瘀点者去白芍加赤芍。服用本方时忌辛辣之品。
1、治头痛发汗
用萆解、旋复花、虎头骨(酥、炙)等分为末。将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二钱,暖卧取汗即愈。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