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上火中医来帮忙,夏季是非常容易上火的季节,体内火气大,对我们肯定不好,那么怎么去火呢?中医如何看待去火的呢?身体中有哪几个穴位有去火作用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
【 tulaoshi.com - 怎么去火 】
夏季是非常容易上火的季节,体内火气大,对我们肯定不好,那么怎么去火呢?中医如何看待去火的呢?身体中有哪几个穴位有去火作用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图老师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
目录
1、中医教授去火之法 2、去火的茶
3、去火的中药 4、中医推荐去火药膳
5、去火的穴位 6、中医按摩去火
7、宝宝内热中医来“去火” 8、中医揭去火误区
中医教授去火之法
我们都知道肥胖不利于健康长寿,但是如果身体太消瘦,有可能就存在免疫力低下或者营养不良等很多问题。中医更加有“瘦人多火”的说法。
那么瘦人又该如何去火?瘦人易生阴虚火旺的现象,因此瘦人容易亢奋冲动,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易患失眠,口腔溃疡等。另外性子比较急,容易动怒,易导致肝火旺盛,使得身体阴阳失衡而“上火”。“上火”在中医中可以根据脏腑学说分为四类,不同的类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火。
1、肺火旺盛型
主要表现为口、唇、舌、咽部的干燥、不适。推荐冰糖煮梨水,放些银耳、莲子、百合,既好喝又可滋阴降肺火。
2、胃肠积热型
这种类型的主要表现为腹胀、口臭、便秘。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多吃些山楂、苦瓜等,情况严重的话,可服用保和丸等药物。
3、肝火旺盛型
主要表现为目视不清、眼干、耳鸣、眼里分泌物多。用龙胆泻肝丸治,食疗可以吃一些荠菜、油菜或者西红柿。
4、心火旺盛型
主要表现为情绪急躁、失眠、口舌生疮,多是由于阴虚心肾不交,可以用三黄片配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平时可以采用竹心(莲子心)煮水喝来降心火。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尤其要忌辣椒,葱、蒜等,宜多食甘润生津之品,如蜂蜜、银耳等。而阴虚往往生内热,体瘦者多见烦躁易怒、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虚热内生现象,故在滋养的同时,还要注意清虚火,可选食蛤蜊麦门冬汤、菊花肉片等。
去火的茶
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也是最容易出现“上火”的时节,“上火”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全身无力等症状。喝些凉茶可以清热降火,那么夏天喝什么茶去火呢?下面图老师小编推荐几种有效降火的茶饮。
1、菊花茶
菊花茶有清热去火的作用,对改善、目涩很有帮助。同时,它还能明目,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效果也不错。用菊花10克,枸杞5克,一同放入锅加水煎煮成茶。适合旺盛,出现头晕脑涨、耳鸣、眼睛痛等症状饮用。
2、西瓜皮凉茶
这道去火茶用到的食材非常简单,主要就是西瓜外皮和白糖。我们将西瓜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干净之后切碎去掉渣滓取汁,再加入少许的白糖进行均匀的搅拌就好了,这有祛暑利尿解毒的功效。
3、莲子心茶
莲子心1-2克,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后就可以饮用。莲子心有清心、祛热、止血等功能,可治心烦、口渴、目赤肿痛等症,此清火茶可清心火、除烦热、降血压。还可以用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用开水冲泡饮用,能增强泻心火除烦躁的功能。
4、决明子茶
决明子有清热、明目,疏通肝气的作用,而且很适合有便秘的人饮用,会起到很好的通便作用。
5、菊花薄荷茶
对于目赤肿痛,同时伴有头晕胀痛,口苦咽干,面红易怒的“肝火”,可以试试将菊花10克,金银花5克,薄荷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可以清肝明目。
6、金银花解毒饮
金银花、菊花、淡竹叶各20g,加水2000毫升,煎煮15分钟,用纱布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可起到清热解毒、明目除烦、清心利尿、防暑降温的作用。
7、苦丁茶
苦丁茶味苦性寒,能有效的疏风清热、明目生津,治疗的风热头痛、目赤齿痛等症状。并且苦丁茶还能有效的降血压、降血脂、利便降火、清咽利喉等作用,但是苦丁茶非常的苦,喝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
8、绿茶
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不过,绿茶略偏寒性,虚弱的人不可大量饮用,以免伤及脾胃。
9、苦瓜茶
取苦瓜一条,洗净,顶部切开去瓤,装满绿茶,设法盖封(可用牙签),悬挂于通风处阴干,再把苦瓜连茶一起切碎,每次取约5~10克,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常饮苦瓜茶可治夏日口干、黄赤等症。但者和孕妇慎用。
10、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味甘性寒,能有效的抗炎解毒、疏热散邪、凉血止痢,是去火清热解毒的一款很好的茶品。并且金银花是非常好的药物,除了清热散火的作用之外,金银花还能抗病原微生物,能对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金银花也性寒,不适合长期饮用,并且不适用于体寒的女人,或者月经期内不能饮用。
去火的中药
类型 火有虚实之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气机运行,根据气机的不同状态,可分别归属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气偏于动态而运行较快就对应于火,气偏于静止就对应于水。火又可分为实火和虚火,如果气机在狭小的空间运动必然拥挤,这种情况是实火;如果气机运行很快,但空间不狭小,就是虚火。实火要侧重于疏散,散开以后气机不再拥挤,火也就消散了;虚火则要侧重于滋阴,阴气充足以后可以涵养住阳气,使阳气不再乱窜,也就不表现为虚火了。
火可出现在心、肺、肝、胃、肾等脏腑,都可用中药治疗。具体选药应考虑每一味的性味归经。首先要选寒性或凉性的药物。其次再选择药物的味。寒凉的药有苦寒、辛凉、甘寒三种,实火一般用苦寒或辛凉类,因为这两类药能够寒凉清热的同时,又有疏散、开破的作用,把拥挤的气机散开;虚火一般选甘寒的药物滋阴。最后还要考虑药物的归经,比如心火常用黄连、莲子心、竹叶等;肺火常用黄芩、桑白皮,肝火常用龙胆草、川楝子。这都是为了是药物的作用更有靶向性。
火毒就是火聚集后产生质变,对机体造成更大伤害,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大都需苦味药把结聚破开,如黄连、黄芩、大黄等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牛黄、雄黄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效果 3种药武功高
一些中药清火作用明显,只要明确病因,单独使用时效果就较好。但这几个清火高手最拿手的领域有所区别。
黄芩最会清肺火
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因为它质地中空,和肺脏轻虚的特性相似,所以最擅长清肺火,表现为发热咳痰、烦渴多饮、肤如火燎等。此时可取黄芩10~20克,煮10分钟后放至适宜温度后口服。此外,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病症也可服黄芩,因为它善治机体上部的火盛。
肝火耳鸣用菊花
菊花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尤其能缓解肝火旺盛者的眼睛干涩症状。此外,菊花还有平肝阳的作用,头眩耳鸣者也可服。菊花质地松散,不用煎煮也能把有效成分溶出,可以取3~5克用水冲泡代茶饮。很多苦寒药虽能清热,但用久会伤阴,因此黄芩、黄连这样的药物只能短期服用,菊花则没有这个弊端,只要不是虚寒体质就可长期用。肝阳上亢而头晕的人,可用菊花做枕芯,能起到清爽头面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建议装枕芯前,把菊花密封放锅里蒸一下,以杀死虫卵。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清肾虚火地黄最拿手
地黄是一味滋肾阴、清虚火的良药。肾阴虚的人常常有腰酸、五心(手脚心和内心)烦热、盗汗、头晕耳鸣等症状,如果用苦寒药会适得其反,必须用甘寒药滋阴。地黄富含汁液,且煎出的药液质地浓厚色黑,能沉入下焦填补肾精。不过,有人服地黄后会腹泻,经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黄30克煎煮十几分钟后服;必要时用熟地黄10~15克,煎煮30分钟再服用,可避免腹泻。
成药 先看症状再选
有时一味药清火效果不佳,需要多种药联合起来组成团队(如制成中成药)攻克。和武林高手分门派一样,根据清火类别的不同,这些中成药也可分成几类。
胃火
胃火的产生和饮食有关,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表现为胃胀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黄清胃丸等。
肺火
虚火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实火常表现为痰多色黄、黏稠、喉燥咽痛、面红口干、心烦口渴、胸满气喘,可服用牛黄清肺散、鲜竹沥等。
肝火
多与工作压力,生活环境,以及身体的激素变化有关。一般表现为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杞菊地黄丸,注意饮食少酸多甜,养肝、健脾、和胃。
心火
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失眠,还可表现为心悸、舌尖痛等。由于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较复杂,建议咨询医生后选药,饮食上应多吃酸枣、百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脏腑上火还常分实火和虚火,很多病症都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多数人难以分清,建议使用以上药物前请中医辨证。
禁忌 经常用会内伤
有人用清火药发现效果很好,一出现症状就吃,或者长期服用,很容易出现不良后果。
以常用的清火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为例,其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大便秘结等。该药主要清的是中焦上焦(胃和胃以上)的火,且多为实火。由于这类药中含砷,长期服用可能造成毒性累积,伤害肝脏和神经系统功能。
此外,清热药多苦寒,长期吃可能伤害脾胃,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建议大家自己用清火药,如果自行用药超过3~5天症状仍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就应该及时和医生沟通并调整用药方案。
人群 脾胃不好慎用
吃清火药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分清类型,特别是脾胃功能不佳、体质偏寒者选择时更应谨慎。
苦寒药如应用不当,轻则让脾胃受伤,出现腹胀、腹泻,重则可能伤身体的阳气,引发四肢发冷畏寒等。甘寒药使用不当同样伤脾胃,不仅腹痛、腹泻,胃口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可能伤脾阳、导致体内生寒湿,加重胃部不适,感觉身体倦怠无力、大便黏腻,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另外,多数上火引起的热病易伤津液,长期用药不当,即使身体正常者也会造成阴虚,“苦燥伤阴”就是这个原理。因此,清热不忘养阴,阴虚的患者要注意遵医嘱配合使用养阴药。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胃肠不适、浑身无力时,应及时和医生沟通。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