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

2016-03-28 15:30 5 1 收藏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黄疸不是什么大病,中医治疗的效果很好,尤其对于这种小病,中医更能彻底的治愈,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黄疸的症状和病因,还有中医治疗黄疸的方法吧。

【 tulaoshi.com - 新生儿黄疸 】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黄疸不是什么大病,中医治疗的效果很好,尤其对于这种小病,中医更能彻底的治愈,下面随图老师小编一起看看黄疸的症状和病因,还有中医治疗黄疸的方法吧。

  目录

  1、新生儿黄疸 2、新生儿黄疸症状

  3、新生儿黄疸病因 4、治疗黄疸偏方

  5、中医治疗黄疸的食疗法 6、中医辨证治疗黄疸

  7、中医针灸治疗黄疸 8、黄疸患儿注意事项

  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在婴儿出生的二十四小时后,血清胆红素会由刚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慢慢的上升到86μmol/L(5mg/dl)后者更高,在临床上黄疸没有其他症状,1到2周时间即可消退。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在足月的婴儿里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也不会超过255μmol /L(15mg/dl),但是极个别的早产儿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对待生理性黄疸要有足够的警惕性,以防出现误诊和漏诊。

  婴幼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病理性黄疸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所以一旦怀疑婴幼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常见的几种婴幼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BO的溶血,因为它是由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以母亲为0,胎儿为A或B的最为多见,而且造成的黄疸都比较重,其他的如母亲为A、胎儿为B或AB、胎儿血型为A或AB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这样一来的话,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是ABO溶血这种情况,但是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ABO系统血型不合的婴幼儿都会发生溶血的,所以家长不必太担心。

  据报道婴幼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婴幼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 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因此,婴幼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婴幼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症状

  基本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伴随症状

  1、黄疸伴发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肝脓肿。病毒性肝炎还有急性溶血则可先发热后出现黄疸。

  2、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3、黄疸伴肝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

  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腹部体征

  1、腹部外形

  肝占位性病变、巨脾、腹膜后肿瘤和盆腔内肿瘤均有相应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呈蛙腹状,脐部突出,也可发生腹壁疝和脐疝。

  腹壁静脉曲张见于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

  2、肝脏情况

  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时黄疸和肝肿大并存,肝脏质软,压痛和叩击痛较明显。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时,黄疸迅速加深,而肝肿大不著或反而缩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肝肿大不如急性肝炎明显,且质地增加,也可无压痛,肝硬化时也可扪及边缘不齐和大小结节。

  肝癌时肝肿大较者,可失去正常形态,质坚,可扪及巨大包块或较小结节,压痛可不显著,但肝表面光滑的不能排除深部癌肿或亚临床型“小肝癌”。

  肝脓肿接近肝表面时,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压痛等炎症征象,巨大肝脓肿、肝包虫病、多囊肝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等情况时,肝区或有囊样或波动感。

  3、脾肿大

  黄疸而伴脾肿大者,多见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润性疾病,癌肿侵及门静脉和脾静脉时,可引起脾肿大,少见的脾梗塞和脾脓肿等亦有类似脾肿大,且有压痛等体征。

  4、胆囊肿大

  黄疸而伴胆囊肿大者均属肝外梗阻,应考虑以下情况:

  1)、癌性黄疸见于胆总管癌、胰头癌、乏特壶腹癌和罕见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胆囊光滑、无压痛,可移动,即所谓Cour-voisier胆囊。胆囊癌时质坚,常有压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2)、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旦出现梗阻,胆囊可肿大,多无压痛。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萎缩而不能扪到。

  3)、慢性梗阻性胆囊炎,因胆囊管存在结石,胆囊肿大的机会较急性胆囊炎为大,压痛不明显。

  4)、慢性胰腺炎时,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可压迫胆总管而使胆囊肿大,压痛也不显著。

  5)、胆囊底部巨大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或胆道蛔虫症,也可引起胆囊肿大、压痛多不明显。肝内胆淤时胆囊多萎缩,胆囊是否肿大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5)、其他情况 有肝炎、扑翼震颤、肝性脑病和其他神经精神异常、腋毛稀少、睾丸萎缩、杵状指、皮肤角化过度、匙状指甲、多发性静脉栓塞和心动过缓等。

  晚期癌性黄疸病人尚可表现癌肿转移的有关征象。肝功能衰竭可表现脑病和颅内出血情况。血腹、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性肾病和休克等也可见于癌性黄疸病人。

  新生儿黄疸病因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

  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

  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

  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

  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

  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不论是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较差,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

  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

  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8792.html

延伸阅读
新生儿黄疸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现在皮肤上的以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是小儿常见病。那么你知道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到底是哪些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向大家介绍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新生儿黄疸病因 2、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 3、新生儿黄疸...
标签: 新生儿
[标签:内容22 父母应科学对待新生儿黄疸 切莫勾搭上毒奶瓶 ·牛!BB虎年讨红包穿衣指南 ·虎年疯狂降!宝宝辅食推荐 ·亏本卖!明治送百元睡袋 ·推荐:养虎宝宝,喝好羊奶 ·生命阳光,买三送一大血拼 1段婴儿奶粉调查 ·大惊喜!买安满即送玩具车 ·爆笑!史上脑残育儿法 ·赵薇怀孕 39助保...
新生儿黄疸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Case 市运输公司客运司机刘军的儿子早产,出生时体重只有2.千克。小宝宝从生后第二天便有生理性黄疸,住院一周就出院了。回家后第三天,孩子洗澡时着凉了,晚上开始咳嗽,发低烧,次日咳嗽加重,下午出现呼吸困难,已经减轻的皮肤黄疸又明显。家长赶紧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体查,抽血做有关化验检...
标签: 婴儿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一般新生儿黄疸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黄疸;一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胆红素值往往比较高,黄疸也较深,故必须积极给与治疗。        1、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可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不过作用较慢,约需4天-5天会产生效果...
小儿黄疸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黄疸的类型不同,黄疸消失的时间也不会不同,有的黄疸则需要经过治疗才会慢慢的消失,下面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让治疗小儿黄疸的。 小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

经验教程

652

收藏

6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