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使用小知识,膏药二字大家并不陌生,膏药对于一般的关节炎、颈椎病、老寒腿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效果。那么对于膏药你知道多少关于它的知识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于膏药的知识,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 tulaoshi.com - 怎样制作膏方 】
膏药二字大家并不陌生,膏药对于一般的关节炎、颈椎病、老寒腿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效果。那么对于膏药你知道多少关于它的知识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于膏药的知识,下面看图老师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膏方使用小知识
专家建议,吃早饭前的半个小时,晚上睡觉前的半个小时,服用膏药是最好的时期,服用前最好先用温水稍微摩擦一会。服用期间若果有感冒腹泻等症状一定要暂停使用。另外还严禁口服,别吃萝卜和喝茶叶水。
不宜同时饮用咖啡
咖啡含有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具有提神效果。膏方中人参之类的补益元气中药也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因此,服用膏方期间,如果同时喝咖啡,会使人兴奋过度,产生头昏脑胀、难以入睡的副作用。中医所说“气有余,便是火”指的就是补益元气不能过头,否则就会阴阳失衡,导致上火。
正确保存膏方
防潮霉
一剂膏方可服用月余,保存时需要注意防潮和防霉变。需将膏方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如果没有冰箱要放在气候较冷、朝北通风的地方。
专用勺
每次服用膏药的时候需使用专用的勺字,舀完后,再将勺子放进容器里。每次开盖时间要短,要保护好勺子的干净度,避免污染。
膏方的基本要点
1.膏方中的中药以饮片为主体,还包括细贵药、胶、糖、辅料等组成。
2.尽量多选用易出膏的药物,如黄精、玉竹、怀山药、山萸肉、桑椹子、薏仁米等,尽量不用草药、矿物化石贝壳类药物,以利于膏滋的形成。
3.药味一般相当于汤剂的2~3倍左右,处方总量为常用每日量的15剂左右。
4.生晒参、西洋参等每日用量3~5克,不超过10克;野山参每日不超过0.5克,蛤蚧粉每日不超过2克,河车粉每日不超过2克,西红花每日不超过0.5克,冬虫夏草每日不超过1克,珍珠粉每日不超过1克。
5.收膏用胶一料总量300克左右,用糖一料总量300克左右。一料膏滋总量3000克左右。
6.一料膏方服用时间一般为30~50天。
7.人参、虫草等贵重药材应用文火另煎或碾粉末于收膏时调入膏中。
膏方的服法与用量
1.冲服、调服、噙服(含化),通常每次15~30毫升(30克左右),一天1~2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2.以开水调服,饭前为好。胃有疾病者,可以饭后服用。初次服用先以半量开始,饭后15分钟内服完,适应一周后,改为常规用法用量。
3.少用海腥、油腻、辛辣、油炸等食品,不饮浓茶、咖啡,戒烟酒,以利于膏方吸收。
4.不以萝卜为菜,以免与人参作用相拮抗。
膏方制膏注意事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房屋布局及要求:
1.准备间
膏方饮片核对,细料、贵重药称量核对等。制作间→煤气灶或不锈钢夹层蒸气锅,通风设施以及下水道。贮存间→整洁,足够的货架,消毒或净化装置,温度20℃以下,湿度45~65﹪。
2.制膏设备
浸泡、煎煮、浓缩、压榨、过滤设备以及药液储存容器、膏方制备所用的专用铲片,如铜锅或煎药机、不锈钢桶、不锈钢筛网、竹片、膏方包装机。加热一般采用液化气(天然气)灶、控温电炉或蒸气加热。
3.物料准备
中药饮片调配、核对,贵重细料称量、核对后,需另炖或另煎,如人参类,贵重细料枫斗、西红花、虫草等;需打成细粉,如紫河车、珍珠粉等;需炒、碾碎或碾成泥状,核桃肉、芝麻等。糖、蜂蜜及其他辅料准备。另外准备黄酒用于胶类(阿胶、龟板胶等)去腥软化。
4.容器准备
陶瓷罐、玻璃瓶,洗净,小火或烘箱烘干,备用。
5.制膏流程
中药饮片的浸泡;饮片的煎煮、澄清、过滤;膏方的收膏;膏方保存。
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膏药
中医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药膏有风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和云南白药膏。
风湿止痛膏由川乌、草乌、三棱、莪术、白芷、荆芥、防风、红花等二十味药物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肩、上肢、关节、肌肉疼痛。
麝香海马追风膏为治疗骨伤科腰腿痛、软组织扭挫伤类病症的非处方外贴药。由生马钱子、海马、川芎、当归、怀牛膝、木瓜、防己、天麻、杜仲等21味组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痛、关节痛、筋骨痛、神经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扭伤、挫伤等症。
图老师说:通过上文图老师小编写的有关膏药的知识,相信只要大家仔细阅读完图老师小编的文章,你一定受益匪浅。使用膏药几乎没有副作用,膏药可以缓解局部的疼痛,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一般老年人用它效果很好的。大家快来试试吧。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