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吸拔方法以及运用,相信很多人对于拔罐一定也不陌生。拔罐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养生方法,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拔罐来进行养生保健。也有一些人用于治疗疾病。今天呢,小编是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拔罐的一些常识的,包括拔罐的一些方法以及运用。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哦!
【 tulaoshi.com - 中医拔罐 】
相信很多人对于拔罐一定也不陌生。拔罐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养生方法,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拔罐来进行养生保健。也有一些人用于治疗疾病。今天呢,图老师小编是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拔罐的一些常识的,包括拔罐的一些方法以及运用。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哦!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
火罐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进行的,也就说借助燃烧的火焰的热力,将罐里面的空气排出去,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也叫做火罐法,它可以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投火法
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表。
(2)内火法
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贴棉法
选择大概一厘米左右的方形棉花一块,不要太厚的,然后擦上一点酒精,贴在罐的内壁的中部,之后点燃,罩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
利用煎煮水热力排去空气。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时将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罐
抽出空气。先将抽气罐紧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1.单罐
单罐主要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根据病变或者好是压痛范围大小来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处拔罐,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冈上肌腱炎在肩髃处拔罐等。
2.多罐
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称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体表纵横排列拔罐。
3.闪罐
吸拔后即起去,反复多次。即将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上。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
4.留罐
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即拔罐后,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瘠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又称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臀髋、腿股等部位。须选用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人涂一些滑润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向按,前半边不用力略向上提,慢慢向前推动,如此上下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十次,至皮肤潮红或郁血为止。
(三)以综合运用分类
1.药罐
用中药煎煮竹罐后吸拔,称煮药罐。或在罐内存贮药液,称贮药罐。
(1)煮药罐
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将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 拔于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病等症。常用药处方为:麻黄、蕲蛇、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6克。
(2)贮药罐
在抽气罐内或玻璃罐内事先盛贮一定量的药液,药液量约为罐的2/3~ 1/3,使吸在皮肤上。常用药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常用于风湿病、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2.针罐
在留针的过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有痠、胀、重、麻等得气感后,留针原处,再以针刺点为中心拔罐。多用于风湿痛。
3.针药罐
在留针过程中,加拔药罐。即先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刺点为中心,加拔药罐。
4.刺络拔罐
用三棱针、皮肤针等刺出血后加拔罐。即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等叩刺病变局部或小血管,使潮红、渗血或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适用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图老师说:上述内容就是关于中医拔罐的一些基本的常识介绍,大家通过阅读本文,应该对于拔罐这一种养生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拔罐的好处可多了,限于文章的字数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对拔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底下多了解一下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1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