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瘤怎么治疗,甲状腺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肿瘤,并且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那患上甲状腺瘤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甲状腺瘤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些。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 tulaoshi.com - 甲状腺瘤 】
甲状腺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肿瘤,并且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那患上甲状腺瘤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甲状腺瘤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些。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甲状腺瘤症状
虽然说甲状腺瘤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却有许多人都不知道甲状腺瘤的症状。因此,下面图老师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甲状腺瘤的症状吧。
1.无任何自觉症状
甲状腺良性肿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以外多数见甲状腺孤立性结节,少数为多发性结节。
病程缓慢,临床上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因稍有不适或肿块达到1cm以上甚至更大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在常规体检时做B超而被发现颈部肿块。
多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瘤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巨大瘤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现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如压迫气管,使器官移位。有少数因瘤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局部胀痛。
2.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
多见于女性,并且患者大多数都是有长期甲状腺结节的病史的,而且早期大多数是无症状的,或者会出现轻度的心慌、消瘦以及乏力症状。
随病情的发展,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中毒症状,多数患者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个别可以发生甲亢危象。
3.癌变
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癌变的可能性:
(1)肿瘤近期迅速增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2)瘤体活动受限或固定;
(3)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4)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
(5)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瘤治疗
以上我们也是知道了甲状腺瘤的症状了,那患上甲状腺瘤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良性甲状腺结节,提倡局部切除或剜除,力求保留正常腺体,避免全甲状腺切除,尤其是青少年患者。
2、甲状腺癌不应当做部分切除或剜除,因其残留肿瘤比例较高,至少应行腺叶及峡部切除,另有不少学者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认为这一术式会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概率增加,有资料表明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10年生存率与之相似。
3、提倡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可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减少医疗纠纷。提倡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以指导手术方式的确定,如果诊断为肿瘤,应常规探查或清除中央区气管食管旁淋巴结。
4、颈清扫一般提倡功能性清扫,对低危患者,若临床检查及术中未能触及肿大淋巴结者,仅作中央区清扫,高危患者,若临床检查及术中触及肿大淋巴结,可切取活检,阳性者可作功能性清扫。
5、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质判断及治疗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已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甲状腺结节及颈淋巴结的良恶性,应大力提倡以取代触诊为主的传统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超范围手术。
6、局部外侵的分化性甲状腺癌,仍要力争保留重要器官,如喉、气管等,不强求手术彻底而牺牲器官功能。
7、化疗、放疗及放射粒子植入对分化型癌及髓样癌无效,仅适用于重要器官、血管处微量残余肿瘤。
8、恶性甲状腺肿瘤,术后激素替代是必要的,目的在于抑制促甲状腺素的水平,防止复发,建议甲状腺癌术后服用甲状腺素使TSH控制在正常低界以下、零值以上,终身监测TSH水平。
9、对高危年龄组男性40岁以上,女性50以上,如果局部病变较晚,颈部转移广泛,或肿瘤分化较差,应采取积极的手术包括甲状腺全切除及术后同位素治疗。
甲状腺肿瘤患者常规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或不治疗,因为患者一般最初是看西医,而被诊断为甲状腺肿瘤,西医认为最好的疗法为手术治疗。
但是经验证明,手术治疗术后极易复发,复发率高达88.2%,难以根治,因为手术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甲状腺肿瘤虽然生长在颈部,但是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对于大多数的甲状腺肿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治标而不治本。
甲状腺瘤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饮食
1、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
如海带、紫菜、发菜、淡菜、干贝、蛏、海蜇、海参、龙虾、带鱼、鲐鱼、鱼肚、蚶、蛤、甲鱼。
2、宜多吃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
包括菱、芋艿、油菜、芥菜、猕猴桃。
3、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红枣、山药。
图老师小结:以上就是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甲状腺瘤的一些症状以及治疗甲状腺瘤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如果患上甲状腺瘤的话,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哦,以免病情的恶化。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2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