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2016-03-28 18:11 881 1 收藏

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是胰腺所分泌的一种消化酶素,并且会经过胰导管随胰液而排入十二指肠。那如果尿淀粉酶升高,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 tulaoshi.com - 尿淀粉酶 】

尿淀粉酶 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尿淀粉酶是胰腺所分泌的一种消化酶素,并且会经过胰导管随胰液而排入十二指肠。那如果尿淀粉酶升高,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尿淀粉酶临床意义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会有有些人会出现尿淀粉酶增高的情况的。其可能是因为急性胰腺炎起病或者是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时候,则是会导致尿淀粉酶中等程度增高的。

  此外,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等,此酶活性亦增高。

  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使酶释放增加。分泌过多。胰腺等组织排泄受阻。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映在尿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映在尿中

  由此可以知道,血和尿淀粉酶的检查主要是是用于诊断胰腺炎的,因为,慢性胰腺炎则是会导致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

  此外,急性腹膜炎,肠梗阻,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腮腺炎等疾病均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一般大于300苏氏单位则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根据。

  急性胰腺炎多在起病12~24小时以后尿中淀粉酶开始升高。一般认为,尿液淀粉酶增高在频率及程度上比血清淀粉酶高,而且在血清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仍可持续5~7天。

  因此,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很有价值,特别是对没有及时就诊的患者。

  急性胰腺炎

  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2~12小时即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12~24小时可达高峰,2~4天恢复到正常。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较好方法。

  由于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是一过性的,所以怀疑急性胰腺炎应及时抽血检查,否则易得出假阴性结果。有并发症或复发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时间延长。

  尿淀粉酶的正常值

  相信大家都知道尿淀粉酶会升高的,那尿淀粉酶多少就属于升高的呢?也就是尿淀粉酶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健康值

  苏氏法(Somogyi法):80~300U/L。佛尔格穆特法:16~64U/L。温斯罗法:8~32U/L。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尿淀粉酶 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2)

  检查介绍

  血清胰淀粉酶P—AMY[参考值]<115U/L尿淀粉酶UAMY[参考值]100--330U/L。

  就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就有好多,正常0-1200U/L,还有正常尿淀粉酶为80-300苏氏单位/小时,超过300单位/小时有诊断价值,还有正常值:<1000u/l。

  尿淀粉酶升高的原因

  1.胆道系统疾病

  正常情况下,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者占80%,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这段共同管道长约2~5mm,在此共同通道”内或Oddis括约肌处有结石、胆道蛔虫或发生炎症、水肿或痉挛造成阻塞,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便可反流到胰管内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即所谓共同管道学说”,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尤其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

  若胆石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管炎症引起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如伴有十二指肠腔内高压,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产生急性胰腺炎。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

  在欧美国家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近年也有增加趋势。酒精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内pH值下降,使胰泌素分泌旺盛,胰腺外泌增加。

酒精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

  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其原因符合阻塞-分泌旺盛学说”。

  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或促使胰液外分泌亢进,或促进胰腺管上皮细胞增生、腺泡扩张、纤维性变或引起血脂增高,或促进Oddis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3.感染

  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不但可带入肠液,还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炎症。

还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炎症

  4.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高脂血症时,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

  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合并胰腺炎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25%~45%的病人有胰腺实质钙化和胰管结石。结石可阻塞胰管,同时钙离子又能激活胰酶原,可能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图老师小结:以上就是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尿淀粉酶的正常值以及尿淀粉酶升高的一些原因。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如果出现尿淀粉酶升高的话,则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医院进行检查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21352.html

延伸阅读
谷氨酰转肽酶 谷氨酰转肽酶的临床意义 谷氨酰转肽酶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谷氨酰转肽酶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谷氨酰转肽酶正常值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谷氨酰-脯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其次是胰腺和肝脏,胚...
甲胎蛋白是什么 甲胎蛋白有什么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是什么,其实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并且正常情况下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那甲胎蛋白的正常值是什么多少呢?甲胎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甲胎蛋白正常值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呢?相信...
标签: 生活常识
肌钙蛋白临床意义有什么 肌钙蛋白临床意义有什么 第一:一般来说,肌钙蛋白测定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实验室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预后判断、用于AMI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同时它对于其它心肌细胞损害的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第二:具体来说,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在诸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生化指标中,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是什么呢,想必大家对于纤维蛋白原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是什么吗,纤维蛋白原偏低怎么办呢,纤维蛋白原定量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纤维蛋白原吧。 一种蛋白质与血液凝固蛋白的合成。血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单体蛋白去除凝血酶...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胃蛋白酶原是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后在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所变成的。并且因为组成的原因有胃蛋白酶原1与胃蛋白酶原2之分。那胃蛋白酶原的具体组成是什么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胃蛋白酶原组成 胃蛋白酶原根据其...

经验教程

694

收藏

76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