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转肽酶的临床意义,谷氨酰转肽酶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谷氨酰转肽酶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谷氨酰转肽酶正常值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tulaoshi.com - 谷氨酰转肽酶 】
谷氨酰转肽酶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谷氨酰转肽酶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谷氨酰转肽酶正常值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谷氨酰-脯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其次是胰腺和肝脏,胚胎期是肝内大部分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3~50u/L的正常值(γ-谷氨酸、硝基苯胺法)。
此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仅轻中度升高。但当阻塞性黄疸时,此酶因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均可引起血中转肽酶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
临床意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可使GGT升高。
(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谷氦酰转肽酶(y-GT),正常值为50单位。急性乙肝时可升高,但持续1个月左右就会下降;如果长期升高不降,可能会向慢性肝炎转化。慢性乙肝有时可达200单位或更高,且不容易消失,目前还缺少特效使其下降其他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石病、肝内胆管结石等也可以升高;黄疸长期不消退(胆汁淤积)时也会升高。要注意的是,若发生肝癌时,y-GT的上升值可达正常值的10倍以上,对其升高者一定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加以综合分析。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4~38U/L(30℃),5~54U/L(37℃)。亦有报道以羧基对硝基苯胺做底物30℃时:女性5~25U/L、男性8~35U/L。男性稍高于女性。该法国内外试剂盒的参考值大同小异。
一般认为,氨基酸转移酶的正常值在40和0之间,高于范围。
谷氨酰转肽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都会出轻中度的升高,当出现阻塞性黄疸时,可出现谷氨酰转肽酶的显著升高。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除了肝病患者肝脏受损引起,也有健康人群在服用安眠药、抗糖尿病药物时等也会引起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
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IFCC和欧洲常规Szasz法。二者均是以γ谷氨酰-3-羧基-4-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为底物的酶动力。GOT作用于γ-谷氨酰-3-羧基-4-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产生γ一谷氨酰双甘肽和5-氨基2-硝酸苯甲酸盐,在405nm处检测吸收峰,计算出血清中GGT的浓度。
生理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1.20~30岁超负荷的男性升高约58%。50~60岁男、女性均约升高30%。慢性酒精中毒约升高20%~400%。90kg~40kg的女性可升高42%。4~10岁的儿童约降低10%。
2.药物的影响:服链激酶者中,约有25%病例增高4倍。巴比妥酸盐可能由于酶的诱导致GGT升高。鲁米那升高的机制可能由于酶的诱导或肝脏微粒体损害所致。抗癫痫药治疗15岁以下的儿童时使GGT升高4倍,治疗成人时升高2倍。
3.近年发现有无任何药物及疾病影响而出现GGT增高者,可能为过食高蛋白补品等增加肝脏负担所致。
在女性,安眠药约升高50%,抗抑郁药约升高45%,抗心绞痛药约升高40%,抗高血压药约升高25%。
在男性,抗高血压药约升高20%,抗痛风药约升高20%,抗糖尿病药物约升高20%。
偏高危害
危害一
对于是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会在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的刺激作用下,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危害二
对于是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相反,会使病情进一步的加重。
危害三
对于是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会导致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如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
危害四
对于是饮食不合理、作息不正常、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特别为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应该立即停药,会否则加重肝脏的负担。
图老师小结: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谷氨酰转肽酶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谷氨酰转肽酶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哦,祝患者早日康复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8/202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