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根治肺气虚,肺气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老人会有肺气虚的情况,肺气虚的人往往怕冷,那么你知道肺气虚的发病原因到底是哪些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肺气虚怎么根治,赶紧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肺气虚的病因 】
肺气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老人会有肺气虚的情况,肺气虚的人往往怕冷,那么你知道肺气虚的发病原因到底是哪些吗?今天图老师小编就向大家介绍肺气虚怎么根治,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肺气虚的病因 2、肺气虚的临床表现
3、肺气虚的鉴别诊断 4、肺气虚的治疗
5、肺气虚体质饮食宜忌 6、肺气虚的人怎么补
7、老人肺气虚吃什么好 8、儿童肺气虚吃什么好
9、女人肺气虚吃什么好 10、男人肺气虚吃什么好
11、肺气虚的食疗方 12、肺气虚喝红豆粥好吗
肺气虚又称肺气不足。即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喘无力,气短,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面色晄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治宜补益肺气。《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肺气虚的病因
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乎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
若饮食不节,脾气受损,或劳倦内伤,脾气亏虚,则不能生化水谷精微以养肺,所谓土不生金”,致脾肺两虚;同时脾运不健,水湿易于停聚,而为痰湿阻肺,此皆为脾虚及肺,而成脾肺两虚。因此,脾肺两虚有肺虚及脾、脾虚及肺之不同。久病肺气虚弱,影响及脾,导致脾气亦虚;或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肺失所养,而致肺气虚;或其他慢性病影响肺脾两脏等引起。肺气的宣发与速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作用。而肺又与大肠相表里,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即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大肠经络肺。
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如果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就失去滋润,导致便秘。
抵抗力下降
肺气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形成肺气虚证。
慢性肺部疾病
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乎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
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或化学环境导致机体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呼吸困难,功能活动减少。
肺气虚的临床表现
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遇寒冷易发作鼻窦炎。
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肺气虚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在中医里面肺属于金,象征了天空象征着苍穹。那么对肺气虚的人来说,就如同天空的气机亏虚一样,天空中的气不足了,那么行云布雨可就差了。那么大家就要干旱哦~下面响石潭再说一下肺的主要功能,当然这里是中医,切忌和西医挂钩!
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
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见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大肠病证有湿热内侵,津液不足以及阳气亏虚等。
肺的病变,主要为气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腠理不固及水液代谢方面的障碍,临床上往往出现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症状。大肠的病变主要是传导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便秘与泄泻。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和卫表不固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或气的生化不足所致。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体倦懒言,声音低怯,痰多清稀,面色晃白,或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
【证候分析】
本证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则咳喘气短,气少不足以息,且动则耗气,所以喘息益甚。
肺气虚则体倦懒言,且动则耗气,所以喘息益甚。肺气虚则体倦懒言,声音低怯。肺气虚不能输布津液,聚而成痰,故痰多清稀。面色晃白为气虚常见症状。
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于肌表,腠理不固,故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为气虚之征。
肺气虚的鉴别诊断
有肺脏功能衰减之表现,如咳嗽无力,短气;属气虚之证,多见于肺脏疾患之后期及肺系慢性疾患之中。
①咳嗽声低无力,喘息短气,声怯懒言,痰多清稀。
②面色不荣,畏寒自汗,疲乏无力,易患外感,或脾气虚导致大肠传送无力而致便秘,虽有便意而大便难下伴汗出气短。
③除上述肺经症状与全身表现外,多见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细弱。
1.与脾气虚证相鉴别
二者同属气虚范畴,但本证病位在肺,除一般气虚证候外,还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
而脾气虚证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见症为特征。
若同时既见有肺气不足之证,又见有脾虚失运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肺脾两虚之证。
2.与心气虚证相鉴别
两者亦属气虚证的范畴。但本证病在肺脏,故以咳喘气短,动则更甚,易于感冒,伴一般气虚证候为特征,而心气虚证病在心脏,故以心悸怔忡,胸闷不适,活动后诸症加重伴有一般气虚见证为特征。
若临床既有肺气虚弱证,又有心气不足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心肺气虚证。
一主症
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
二临床表现
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三证情分析
肺气亏损,宗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故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耗气,而喘息更甚;肺气不足,水液失于正常输布,聚而成为清稀痰液,气虚不能运血上荣,故面色淡白或咣白。
气虚则神疲乏力,声音低怯,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均为气虚之证。
四本证的发展与影响
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复受外邪侵袭,则可致气虚外感之证。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可成心肺气虚证。肺气根于肾,肺虚日久,影响及肾,则成肾不纳气之证。
肺气虚的治疗
1.肺气虚之药物治疗
1.1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 人参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1.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 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 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1.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1.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 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1.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2.肺气虚之针灸治疗
咳嗽取穴肺俞、风门、列缺、天突,痰多配足三里、丰隆,气急配定喘,咳血配尺泽、孔最。用补法。
哮喘:针刺取穴天突、定喘、内关、列缺、肺俞、肾俞、关元,痰多配丰隆、足三里,胸闷配膻中、气海,一般用补法。可用灸法,取肺俞、肾俞、关元三穴。灸三壮。
3.肺气虚之推拿按摩
咳嗽、哮喘反复发作,在缓解期可用此法,以扶正固本,宽胸理气。取穴:风池、大椎、肩井、命门、曲池、台谷。常采用擦、拿、抹、摇、拍击等手法。
辨证施治
1.肺脏虚损、肺气不足
(1)证候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
(2)治则补益肺气。
(3)主方保元汤加五味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4)方药人参、黄芪、生姜、五味子、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胡桃仁、生姜、五味子,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
2.易患风寒感冒者
(1)证候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
(2)治则全身疲倦,恶寒无力。
(3)主方玉屏风散加紫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4)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生姜、紫苏。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
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片,1日2次。
3.虚寒性慢性鼻窦炎
(1)证候头昏、恶寒、自汗等。
(2)治则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
(3)主方鼻通宁滴剂滴鼻,或用鼻通丸,均加服北芪片。
(4)方药辛荑、苍耳子(鼻通宁滴剂)。用法:1次~2滴,每日3次。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鼻通丸),用法:1次丸,1日2次。
4.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
(1)证候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
(2)治则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3)主方补阴煎加减。
(4)方药生地、麦冬、天冬、北沙参、地骨皮、女贞子、天花粉、甘草。
5.肺气虚兼肾阳不足
(1)证候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
(2)治则补气温肾。
(3)主方保元汤。
(4)方药人参、黄芪、肉桂、生姜、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3次。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9/203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