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食物过敏,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食物过敏的现象,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朋友,一旦发生了食物过敏,吃饭时就会变得非常谨慎,生怕又吃了过敏的东西。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食物过敏吗?食物过敏的症状又是什么呢?食物过敏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tulaoshi.com - 食物过敏 】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食物过敏的现象,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朋友,一旦发生了食物过敏,吃饭时就会变得非常谨慎,生怕又吃了过敏的东西。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食物过敏吗?食物过敏的症状又是什么呢?食物过敏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食物过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食物的错误反馈。
不是所有食物进入人体都会出现异常反应,只有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婴儿或免疫系统受破坏后(如反复使用抗生素等)才可能出现过敏。
食物过敏的最先、最常见的表现是消化道症状。进食一种食物后,快速出现唇、舌和上腭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明显口腔瘙痒或出现恶心、急性绞窄样腹痛、呕吐、腹泻等都应考虑为食物过敏。
这些主要就是表现为急性的过敏,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谨慎,不要乱吃东西,吃抗过敏药了。
食物引起过敏很多时候表现为慢性症状,比如治疗不见效的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或黏液、经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顽固性便秘、肛周红肿、皮肤苍白且经常疲惫等。遇到这些情况,请教医生,考虑是否与食物过敏有关。
如果发现儿童生长缓慢并伴有湿疹及至少一条胃肠道症状,包括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或黏液、腹痛、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便秘、肛周红肿等,应该考虑食物过敏。家长不能明确诊断时,应该请教有经验的儿科医生。
食物过敏的原因
一、食物过敏病因概要
食物过敏的病原虽然比较复杂,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概括,大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食物过敏原,消化道过敏原主要为食入性过敏原,常见有奶类、蛋类和鱼虾类等;
2、遗传因素;
3、解剖因素,消化、吸收过程及黏膜免疫异常时,均可造成过敏性胃肠炎;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4、消化道炎症也是肠道过敏症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二、食物过敏详细解析
1、食物过敏原
消化道过敏原主要为食入性过敏原,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抗原物质,不断呈递给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而致敏。通常食物中具有致敏作用的成分有以下特点:①多为水溶性糖蛋白;②分子质量在10~65 ku之间;③大多数对热和酸较为稳定。可以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目前已知有数千种之多,通过食物激发试验发现最常见的过敏原食物有奶类、蛋类、花生、豆类、鱼虾类和麦类等。
2、遗传因素
食物变态反应与遗传基因有关:父母中一方有食物过敏史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双亲均患本病者,则子女患病率高达60%。
3、解剖因素
人体胃肠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黏膜屏障系统可以限制完整的蛋白质抗原侵人,而进入肠道的食物抗原与分泌型IgA(SIgA)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限制了肠道对食物抗原的吸收,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减轻对食物蛋白的免疫反应。小儿消化道黏膜柔嫩、血管通透性高,消化道屏障功能差,各种食物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引起变态反应。3个月以下的婴儿IgA水平较低,黏膜周有层产生SIgA的浆细胞数较少。当消化、吸收过程及黏膜免疫异常时,均造成各种食物的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而发生过敏性胃肠炎。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4、其他因素
消化道炎症是肠道过敏症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这是由于消化道炎症致胃肠黏膜损伤,增加了胃肠黏膜的通透性,使过多的食物抗原被吸收,而发生变态反应。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详细询问进食的种类、时间、烹调方法,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等;追溯小儿既往食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等,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诊断标准:①证实摄入某种食物能反复引起患儿的症状和体征;②有免疫功能受影响的证据。结合其他筛选试验和免疫学检查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食物过敏引起的症状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应与非变态反应所引起的消化道和全身性疾病鉴别,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胆石症、炎症性肠痛、乳糜泻等。
进食某些食物后引起的不照反应,不能都认为是食物过敏。现引用1984年美国过敏和免疫学会提出的关于食物异常反应的概念如下。
(一)食物异常反应
食物异常反应是一个总的概念,适用于由摄入的食物和(或)食物添加剂引起的所有异常反应,包括人体对食物成分或添加剂引起的免疫反应(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及非免疫性副反应,如食物不耐受,中毒性、代谢性、药理性和特异体质的反应,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异常反应等。
(二)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指食物和(或)添加剂引起的异常生理反应,是由食物或添加剂引起的非免疫反应(如中毒性、药理性、代谢性、感染性反应及其他非免疫因素所致的异常反应),它与食物异常反应的主要区别是不涉及免疫反应,但可由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参与。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毒物污染或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和(或)食物添加剂,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两大类。毒物可来自污染的微生物与食物本身(如河豚、生鱼胆等),也可源于其他化学物质(如砷、汞、有机磷农药等)。此异常反应一般无免疫因素参与。
(四)药理样食物反应
药理样食物反应指食物及其衍生物利(或)食物添加剂中含有内源性药理作用样物质(如咖啡因、组胺等),摄入机体达到一定量后,产生的某种药物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及表现。
(五)假性食物过敏
假性食物过敏多指由于精神及心理因素引起的食物异常反应,其临床表现类似食物过敏,但不涉及免疫机制介导的化学介质的释放。
食物中毒、药理样副作用和食物不耐受等一般不涉及机体的免疫反应,与食物的过敏反应不同,临床上应注意区分,尤其应避免将食物过敏反应误诊为食物的毒副作用或食物不耐受。
四、避免过敏饮食原则
①避免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
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假如你怀疑某种食物引起过敏,最好是在发生过敏的现象之后再尝试一、二次,以确认过敏的元凶,避免造成偏食或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发生。
②摄取足量的维他命
意大利研究人员曾发现,多吃含维他命C的水果能够让气喘小朋友的症状获得舒缓。也有其他报告认为维他命C不足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过敏症。这可能是因为维他命C可以协助人体组织的完整性,使过敏原不易侵入体内,诱发过敏。
③控制油脂的摄取量
想减轻过敏的症状,患有过敏性鼻炎、气喘等疾病的人,要先控制平日的用油量,少吃煎炸食物,避免选用如葵花油或玉米油,应选择芥花油、大豆油等,还要适度增加鲑鱼、鲭鱼、鲱鱼、西刀鱼等鱼类和核桃等的摄取。
图老师小结:食物过敏虽然让人讨厌,但是却也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强大的一个佐证,得了食物过敏不要太担心,看了上文的内容,只要大家做到了正确的预防措施就能很好的避免食物过敏了,那样只要不是对我们有过敏性的美食,那就大口的吃吧!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9/203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