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营养价值和禁忌

2016-03-29 23:03 4 1 收藏

柿子的营养价值和禁忌,柿子想必很多人都很爱吃吧,柿子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水果,那么,你知道孕妇可以吃柿子吗?柿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吃柿子的禁忌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柿子吧。

【 tulaoshi.com - 孕妇可以吃柿子吗 】

  柿子想必很多人都很爱吃吧,柿子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水果,那么,你知道孕妇可以吃柿子吗?柿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吃柿子的禁忌你知道吗?下面,图老师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柿子吧。

  柿子在水果中甜味居首位,故被誉为最甜的金果子。柿子是秋天的时令水果,种类很多,风味也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涩柿与甜柿两大类。

  深秋的时候正好是柿子上市的时候,柿子生津解渴,对人体很有好处,而且柿子很好吃,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吃太多,否则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

  孕妇可以吃柿子吗

  柿子性寒,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镇咳、怯痰等功效,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动脉硬化、痔疮便血、大便秘结等症。

  柿子营养及药用价值均适宜孕妇适量食用。尤其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可以一吃两得。因此,孕妇可以吃柿子。

  孕妇吃柿子的好处

  1、有效缓解妊娠高血压

  柿子可以有效地缓解妊娠高血压,对胃和肺部都有滋养的作用,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2、缓解孕妇便秘

  柿子不仅营养而且其医学价值也很高的,柿子内含有的果胶,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孕妇吃柿子的注意事项

  1、柿子有涩味,吃多了会感到口涩舌麻,收敛作用很强,引起大便干燥。遇酸可以凝集成块,与蛋白质结合后产生沉淀。因此,吃柿子应该点到为止,以一餐一个为宜。

  2、柿子和螃蟹同属寒性食物,因而不宜同吃。柿子也不要与鱼虾等高蛋白食品同吃。

  从现代医学来说,柿子属于寒性的食物,如果和高蛋白的鱼虾一起吃的话,会容易凝结成块,变成胃柿石。

  3、柿子是一种凉性水果,空腹吃柿子易患胃柿石症,宜在饭后1小时以后吃。

柿子是一种凉性水果

  4、孕妇吃柿子应尽量少吃柿皮。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5、因为柿子的糖分比一般的水果高,所以,准妈妈一定要控制摄入量。

  有糖尿病的孕妇不宜吃柿子。贫血和患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的孕妇也不宜吃柿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6、孕妇吃柿子不要超过200克。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

  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

  一般认为,在不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7、另外,由于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容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柿子的营养价值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柿子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淀粉、果胶、单宁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质1.36%,脂肪0.57%,以及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

  涩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多,每100克柿子中含10.8克,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这也是大家感到柿子很甜的原因。

  新鲜柿子含碘很高,能够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柿子中的有机酸等有助于胃肠消化,增进食欲,同时有涩肠止血的功效。

  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 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柿子含单宁,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

  柿子皮不能吃。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吃柿子的禁忌

  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不要空腹吃柿子:空腹吃柿子易患胃柿石症,尽量在饭后1小时左右食用,以避免胃柿石形成,一次不宜太多,而且,吃后不宜再吃酸性食物。特别是胃酸过多、消化力较差者,更应注意。一般认为,不在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有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产后、病后、疝、痧痘等症均不宜食。

  柿子不可与蟹同食,否则令人腹痛泻。

  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因为柿子含单宁,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

柿子含单宁,易与铁质结合

  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食柿子。

  柿子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人不宜食用。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属此类),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柿子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果胶和维生素,有良好的清热和润肠作用,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天然的保健食品。

  不过柿子中大量的单宁酸会影响身体对铁质的吸收,所以不宜多吃。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服用铁剂时不宜吃柿子。柿中鞣酸与铁结合成沉淀,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绞痛,同时影响铁剂吸收。

  柿子不宜与酸菜、黑枣同食。

  柿子不宜与鹅肉、螃蟹、甘薯、鸡蛋共同食用,否则会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食柿子前后不可食醋。

  喝白酒后不可食用柿子。

  柿子的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生成抗癌、抗流行病病毒的干扰素,对感冒、癌症等有较好的作用。

  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并从生理上调整血压,对高血压、低血压也有很好的作用。

  利尿通便、消肿、减肥。

  消暑解渴。

  安神、美容,消退老年斑。

  柿子能及时补充人体养分及细胞内液,起到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

  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

  柿子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改善心血管功能。

  体力劳动者多吃大柿子:它有消炎和消肿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腱炎症和外伤的康复。

  柿子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症。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如果用柿子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

  图老师tips:看完本文,相信大家对孕妇是否可以吃柿子以及柿子的营养价值和禁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其实柿子的功效有很多,也适合很多人吃,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在平时吃一些吃柿子也是有好处的。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9/2038269.html

延伸阅读
盘点玉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众所周知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那么玉米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 玉米的营养价值 1、可利用能量高。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与功能...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螃蟹的营养价值-螃蟹的食用禁忌 螃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 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
1、钙 甲鱼富含钙,钙能维持牙齿和骨骼健康,能促进青少年的骨骼发育,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 2、磷 甲鱼中含有的磷,能促成骨骼和牙齿的钙化,防止小儿软骨病、佝偻。还能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 3、钠 甲鱼中的钠,参与水的代谢,能调节心肌和神经功能。孕妇适量食用可以促进体内废物的排除。 4、铁 甲鱼...
牛肉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铁和锌——这是保持能量的宝贵元素。如牛排中富含容易吸收的铁和锌,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还富含叶酸,防止婴儿先天残疾。 牛肉的营养价值以及牛肉饮食禁忌 牛肉的营养价值 牛肉含有丰富的钾和优质蛋白质,这些成分都是运动员必须的营养物质,因为钾的水平太低就会影响肌肉的增长,所...
标签: 生活小常识
栗子的营养价值 栗子的营养丰富,栗子中还含糖、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脂肪,尚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及无机盐。此外栗子的热量也很高,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 1、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栗子中所...

经验教程

250

收藏

89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