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菜,薇菜作为一种天然的养生食品,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对人体有着诸多的保健作用。下面这篇文章将仔细为你介绍一些薇菜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以及薇菜的一些吃法。
【 tulaoshi.com - 薇菜的作用 】
薇菜作为一种天然的养生食品,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对人体有着诸多的保健作用。下面这篇文章将仔细为你介绍一些薇菜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以及薇菜的一些吃法。
薇菜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所指,薇菜喜欢阴湿的环境,不耐干旱和高温。在阴凉处可以生长的和茂盛。在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中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
薇菜于5月下旬成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成配子体后,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胚接着发育成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到月初气温高于20℃时生长缓慢,6月底停止生长,9月底开始枯黄。
薇菜属蕨类植物紫萁科,植株高一般在60-100厘米。有营养叶和孢子叶之分。
薇菜的适应性很广,在每年4月下旬它的嫩叶生长的很迅速。
营养叶也称不育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呈三角状阔卵形,顶部以下二回羽状,小叶片矩圆形;孢子叶也成能育叶,较营养叶萌发得早,一般在成株中部抽生,羽状分裂,小羽片卷曲成条形,其上沿主脉两侧密生褐色孢子囊。根状茎粗短,直立或斜生。
生长环境
薇菜对温度的适应性广,当地温达8℃时即可开始萌发,15℃左右时,叶的生长速度最快,高于20℃时,生长开始缓慢,30℃以上生长停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薇菜对水分的要求也较严格,薇菜适合酸性土壤,但在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上生长更好。
营养成分
每100克薇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脂肪0.19克,糖类4.3克,胡萝卜素1.97毫克,维生素b20.25毫克,维生素c67毫克;每克干品含钾31.2毫克,钙1.9毫克,磷7.11毫克,铁125微克,锰81微克,锌62微克。此外,还含有尖叶土杉甾酮、促脱皮甾酮、鞣质等成分。
食疗作用
1.杀菌消炎,抗病毒:薇菜煎剂对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均显示明显抑制作用、也可抑制腺病毒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
2.止血:薇菜可辅助治疗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效果。
3.营养健体:薇菜营养丰富,补益脾胃,利肠,常食之有强身健体之功。
嫩茎叶焯水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
目前市场供应多为加工后的薇菜干,薇菜干品宜用温水泡发,泡发后食用,可制作成凉拌薇菜、青炒薇菜、薇菜蒸肉等。
紫其根茎用清水浸泡7天左右,取出捣碎,经过滤可提取淀粉(称为蕨粉),能制作粉皮、粉条,有一定滋补作用。
薇菜保健食谱
1.烧三鲜薇菜
【用料】薇菜250克,鲜蘑菇、熟鸡肉、水发海米、冬笋丝各25克,火腿末15克,油菜3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做法】将鸡肉、鲜蘑菇、油菜切成丝;薇菜去杂洗净;锅内放油烧热,用葱、姜煸香,加入料酒、酱油、鸡汤、白糖、精盐,再放入火腿、笋丝,最后加入菠菜、蘑菇、鸡肉,用文火焖烧透,放入油菜、味精略烧,用湿淀粉勾稀芡,淋花椒油出锅即成。
【特点】此菜清淡鲜嫩,咸鲜适口,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益气补虚的作用。适宜于吐血,赤痢便血,崩漏,小便频数,遗精,体倦乏力,虚劳瘦弱等病症。
海米薇菜汤
【用料】薇菜200克,水发海米、水发黑木耳各25克,火腿片15克,葱丝、姜末各10克。
【做法】将菠菜摘洗干净,入开水锅中焯透,取出浸泡30分钟,捞出沥水;木耳洗净备用;汤置旺火上,加清汤、料酒、酱油、精盐、葱、姜、海米烧开,下入薇菜、黑木耳,水开后加味精,淋香油,装入汤碗即可。
【特点】本汤细嫩咸鲜,香浓爽口,具有健脾益胃,消肿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痢疾痔疮,便血崩漏,体弱乏力,胃口不佳等病症。
薇菜鸡丝
【用料】鲜薇菜150克,熟鸡肉丝1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做法】将鲜薇菜洗净,去叶及绒毛,剩下的叶柄入沸水中焯片刻,捞出切段;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葱、姜煸香,投入鸡肉丝煸炒几遍,加入精盐、料酒和适量鸡汤煸炒入味,再放薇菜炒热,点入味精,推匀出锅即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特点】此菜洁白翠绿,细嫩鲜美,具有补益脾胃,润肺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胃呆食少,吐血,崩漏泄泻,小便频数,遗精等病症。
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最适合于治疗干咳、口渴、浮肿、心悸、体倦、乏力、便秘等病症。
2. 但薇菜鲜品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可食之过量。
注意事项
薇菜干品宜用温水泡发;鲜品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可食之过量。
图老师tips:对于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薇菜,上文中已经详细的介绍了一部分,想要做出对症下药的药膳,还需要了解更多的养生知识。现在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满足营养需求已经远远不够,将这些有食疗效果的药膳赶紧学起来吧!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30/204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