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豆浆的8大好处,豆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健康饮品,而且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经常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大有好处。不仅可以滋润我们的肠胃,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强身健体。那么你知道喝豆浆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常喝豆浆有8大好处,快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喝豆浆的好处 】
豆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健康饮品,而且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经常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大有好处。不仅可以滋润我们的肠胃,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强身健体。那么你知道喝豆浆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告诉你常喝豆浆有8大好处,快来看看吧。
1、强身健体
每百克豆浆含蛋白质(蛋白质食品)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铁(铁食品)2.5克、钙(钙食品)2.5克以及维生素(维生素食品)、核黄素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
2、防治糖尿病
豆浆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此可以防止糖尿病症状的发生,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压
防治高血压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
4、防治冠心病
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机血管的兴奋,改善心机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如果能坚持每天喝一碗豆浆,冠心病的复发率可降低50%。
5、防治脑中风
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可以有效的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补的血流,从而可以很好的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症状的发生。豆浆中所含的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还能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
6、防治癌症
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50%。
7、防治支气管炎
豆浆所含的麦氨酸又防止支气管炎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减少和减轻支气管炎的发作。
8、防止衰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豆浆中所含的硒、维生素E、C,有很大的抗氧化功能,能使人体的细胞返老还童,特别对脑细胞作用最大。
喝豆浆的8大误区
一:豆浆起不到补钙的作用
很多人都认为喝豆浆起不到补钙的作用,其实这是个错误的理解。因为豆浆中也含有一定钙质成分,而且所含的大豆异黄酮,维生素D、钾、镁等微量元素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尤其是异黄酮,它不仅能减少中老年妇女因为雌激素水平过低造成的骨钙流失,更能较好的促进钙质吸收。而且考虑到中国人普遍的乳糖不耐受症,建议在喝牛奶的同时适当喝一些豆浆,将取得更好的吸收效果。
二:豆浆中的蛋白质不如牛奶
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8%-42%,而且大豆蛋白已经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蛋白质,再经过九阳豆浆机的超微精磨,豆浆中的大豆蛋白能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实验研究表明,大豆蛋白比鸡蛋清、普通瘦肉、牛奶酪蛋白都好,每天至少摄入25g,就可以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
三:煮豆浆的沫不能喝
煮豆浆时候会有很多沫,有的人认为豆浆沫有毒不能喝,其实不然,豆浆沫与黄豆中的卵磷脂、大豆皂甙等成分有关。豆浆里面的沫,也是大豆中的营养成分,并不是什么有毒的东西。
四:豆浆只适合早上喝
一直以来中国人习惯了早餐喝豆浆,其实豆浆也适合在午餐、晚餐作为配餐饮品。
由于豆浆富含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能够有效满足人们日常营养,所以适合经常饮用。根据李里特的建议,每人每天应至少摄入25g大豆蛋白,大概是一斤左右豆浆。
五:豆浆只能喝热的
豆浆之所以要喝热的,其实并不在于温度,而是生熟。生豆浆里关键是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素,它会阻碍蛋白质的分解。人食用了会妨碍消化,可能会拉肚子,闹肚子。
但只要经过煮熟,胰蛋白酶抑制素就会失去活性,不再阻碍消化。
六:早餐豆浆和鸡蛋不能一起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豆浆和鸡蛋并不是不能一起吃,而是鸡蛋中的粘液蛋白质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进而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只是蛋白质的流失,浪费点营养而已,并不会产生副作用。
七:喝豆浆容易食物中毒
有人因为听说喝豆浆会中毒就将其拒之门外,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理解。只要豆浆煮熟,喝豆浆就不会中毒,但为了避免营养流失不宜反复煮熟。
如果用九阳倍浓植物奶牛豆浆机做豆浆,还能大幅提高豆浆浓度,并提升口感。
八:只要是豆浆都没什么区别
豆浆是广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饮品,但豆浆是怎么做的非常重要。街边的豆浆尽量不要喝,在超市购买豆浆也要注意保质期等问题。
总结:通过图老师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喝豆浆有什么好处了吗?你对平常喝豆浆的8大误区都一一了解了吗?既然喝豆浆有这么多的好处,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就要多多饮用豆浆,而且对你的肠胃也有好处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30/204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