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老师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易学的大范围延时摄影的拍摄、后期以及转场摄影教程,get新技能是需要行动的,喜欢的朋友赶紧收藏起来学习下吧!
【 tulaoshi.com - 摄影 】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从2014年9月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延时摄影,到如今断断续续拍了有一年了,从固定机位到大范围都有尝试。
在这段时间的拍摄中,我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今天分享一些我的经验,跟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下关于大范围延时摄影的拍摄、后期以及转场。
从相机的移动距离上来区分,我们常见的延时主要是固定机位或者使用滑轨辅助拍摄,它们的移动距离一般不会超过2米;而大范围延时摄影通常会移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距离进行拍摄,这样的话几乎无法用滑轨操作,通常我们是使用挪动三脚架的方式进行拍摄。
举个栗子,这里有个我拍摄的望京SOHO延时摄影片段,分别是大范围和固定机位拍摄。
一.关于前期拍摄
前期拍摄据我所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挪动三脚架拍摄,另外我也尝试过手持拍摄大范围延时。
先说用三脚架拍摄,这是最佳的拍摄方式,具体操作模式就是每拍摄完一张照片之后,挪动三脚架拍摄下一张,这里有一个我拍摄大范围延时过程中的花絮。
通过上面的视频可以看到我是如何拍的,接下来我详细说一下具体操作。
首先是确定好拍摄的主体和移动的位置,并选取对准点,比较好的拍摄习惯是先在拍摄初始位置、中心位置和终点位置分别拍摄三张照片进行观察,做到心中对拍摄完的画面有一个大体的把控。
那么关于对准点,建议选择拍摄主体上固定的、全过程可见的点,最好是和周围对比强烈,并且靠近画面中心,这样的话方便在移动机位后进行迅速对齐,保证对准点一直在画面中的同一个位置,这里需要使用到相机的屏幕取景功能,通过打开网格线或者按下机身上放大按钮后出现的对焦框来定位。
拍摄前最好计算出大概的拍摄张数和每一张之间移动的距离,比如你需要拍摄一段5秒钟的素材,总移动距离为50米,以25帧每秒为例,那么你需要拍摄的张数就是5*25=125张,每次三脚架挪动的距离为125/50=0.4米,每一张的移动距离要尽可能的相等,这样才能保证拍出来的延时能够平滑。
关于如何准确控制移动距离,可以通过地面的地砖或者其他明显的标记进行参考,例如下图的情况,可以每次挪动三脚架的某一条腿到我画白圈的位置。
如果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参考,那么可以用粉笔在地上标注记号或者自己进行估测,只要误差别太大基本还是OK的。
另外要保证摄成功,很重要一点是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保持水平,保证水平的方法一个是借助相机内置的电子水平仪,另外就是自己在云台上外接高精度水平泡,我的建议是使用外接水平泡来拍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当然,为了精确调节,建议使用三维云台进行拍摄,普通的球形云台拍大范围的话实在是很难控制,如果你试过三维云台,我相信你会爱上它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举个栗子,下面是我拍摄的一段延时素材,我用红框标注了我拍摄时的对准点,并没有经过后期稳定,可以看到它已经比较流畅了。
以下是后期稳定后的效果
后期的稳定处理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前期没有拍好,后期还是无力回天。
接下来说手持,一般来说不建议手持拍摄,因为它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多数情况下后期无法直接去抖,还得结合手动key关键帧进行微调,费力不讨好。
但是有时候并没有条件去给你架设三脚架,例如以下一段视频。
这是我在北京冬至时拍摄的颐和园十七孔桥,当时是踩在结冰的湖面上拍摄的,由于湖面特别滑,而且光影转瞬即逝,所以只能手持拍摄,下面是后期稳定后的效果。
接下来说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追车,这个我最先也是在Rob Whitworth的作品里看到的,自己也学着尝试了以下,也是手持拍摄。
我们先看下稳定前和稳定后的效果。
可以看到效果非常明显,那么它的拍摄方式和大范围的原理一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摁紧快门进行连拍,而是自己把控好节奏,我这个例子大概间隔0.5秒拍摄一张,拍的时候一个是保证相机端平,另外就是保持你追踪的那辆车在画面中心。
当然这种由于车速较快,加上手持,所以前期拍出来会抖得非常厉害,但是只要不是太离谱,并且手能端平的话,后期还是能完美解决的。
好,下面我开始和大家探讨后期流程。
二.关于后期处理
关于去调色、去闪烁和黄昏渐变等固定机位延时摄影就涉及到的操作我就不细说了,我的具体流程是先在LRTimelapse中去闪烁(如果没有光线变化可省略这一步),再到Lightroom或者Camera Raw中调色并转成jpeg图像序列,最后导入After Efftce(以下简称AE)中进行去稳定和细节的修饰。
那么我先以追车的这个片段为例,由于前期拍摄的素材是保持端平的,所以后期我需要做的就是让黄色的出租车一直保持在画面中心,这样画面看起来就是流畅且稳定的。
以上是关于怎么追车的后期操作,那么普通的大范围后期稳定就简单多了,使用AE里的warp stabilizer VFX(变形稳定器)这个插件就能一键稳定,80%的情况下不需要调整其他参数。
举个栗子,以下这个视频,就是使用warp stabilizer直接稳定的。
另外有一种让我最头大的情况,就是前期拍摄的条件实在恶劣,后期无法做到一键稳定,例如我在大理古城内拍摄的大范围延时,当时我尽管很努力地前期拍摄,但是由于游客众多,对准点经常被遮挡,导致AE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稳定失败。
我们先看看这个视频。
那么它是如何稳定住的呢?我并没有找到捷径,是硬生生把100多帧的照片导入PS里变成一个一个的图层,进行手动对齐,再导出一张张的图片进入AE里面。
这样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这样作死。
好,后期的常见情况基本就这么多,接下来进入我分享一下我觉得最有意思也是网络上几乎很难找到的东西,关于转场的问题。
三.关于延时摄影的转场
在转场这块,我受RobWhitworth作品的影响比较大,也一直把他当成我学习的方向,对于它的作品我有很细致地观看,自己也试着模仿和总结了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里我主要分享一下思路,不做具体操作的演示,因为这些操作都是十分基础的。
先看一段视频,这是我在王府井大街拍摄的一段大范围延时。
个人觉得镜头衔接得还行,我给大家看一看具体它是由哪些镜头得来的大家就明白了。
看完这些素材,我想你们应该能理解这个镜头是如何做到的了,3段视频,一张接片的照片,构成了一次的转场。
我记得有人说过,拍照片的时候,得用后期的思想去指导前期拍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那么,拍延时的话,如果要做到很好的转场效果,需要的是用剪辑的思维去进行前期拍摄,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
也就是说,在你前期拍摄的时候,你脑海里已经很清楚得知道了你最后得出来的效果是怎样的了。
我们再举个栗子。
抛开这个场景不说(因为的确是不怎么好看),我们只看转场,我想大家已经能想到这个是由三段素材剪出来的了,以下是这三段素材。
它们都是在AE里使用最简单的缩放、位移的关键帧变化完成的,这些都是基础操作,我要说的重点是两个镜头之间衔接的细节。
我们再细看一下从第一段素材到第二段素材的变化,是素材一缩小到素材二的。
然而缩小之前,它还有一个微微放大的一个趋势,然后再把镜头由第二段素材一直往右拉到第三段素材,在镜头拉到最右端的时候,再把镜头向左移一小段,再回到最右端。
我们可以通过慢镜头再观察一下。
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为了实现是一种拟人或者拟物的运动形态,就好像一个人要稍微退两步助力才能冲得很快;一个弹簧要先往下压一压才能弹得很高。
这么说如果还是不太明白的话,我做了个小球的运动动画来简单演示一下。
可以看到,同样是从左边移动到右边,上面那个小球明显比下面那个要生动一点,所以在转场上做好这些细节,会让你的片子更耐看,很有动感。
那么有关转场的东西就讲这么多。
四.最后说说学习方法
我是通过别人的成熟的东西去学习,例如我看rob的片子,我会去剖析它的每一帧画面,既然别人都一帧一帧地拍好了,你为何不借着这个tulaoShi.com机会一帧一帧地去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比如rob所拍摄的迪拜,有这么一个镜头,一天的光线变化之内一栋高楼就建好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把它慢镜头回放一下,可以看到它并不是建出来的,而是为了画面效果,后期里一块块贴上去的,这些东西你不细看你永远没法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光看还不行,多去试着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全部是个人经验之谈,有些地方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欢迎指正。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401/2082691.html
看过《大范围延时摄影的拍摄、后期以及转场》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