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

2016-04-01 18:40 8 1 收藏

最近很多朋友喜欢上摄影,但是大家却不知道如何去做,别担心有图老师给你解答,史上最全最棒的详细解说让你一看就懂。

【 tulaoshi.com - 摄影 】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

   文物摄影技巧:

  一、运用好灯光是文物摄影的关键

  文物摄影大多数在灯光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所以首先要了解灯光照明的一些特点。灯光照明主要有散光灯和聚光灯两种。散光灯的照射效果是光照广泛、均匀,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逐渐减弱,而聚光灯照明集中、强烈,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减弱。拍摄文物大多数用散射光,因为光强性质接近于自然光,适合于人物视觉习惯。

  二、文物摄影的用光方法

  前侧光是沿着拍摄方向并成45°~90°角方向照射来的光线。用这种光线照明可以突出表现粗糙和有凹凸花纹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绳纹、铜器上的饕餮纹、甲骨上的刻字或器物上的附着物(布纹、席纹等)。

  根据侧光角度大而阴影短,角度小而阴影长的特点,在拍摄凹凸起伏的器物时要采用高位置的侧光,反之要采用低位置的侧光。如果凹凸变化很小,侧光的位置就要很低,甚至采用接近90°角的正侧光,才能把要表现的细部刻画出来。

  另外,玉器、石器、骨器上的加工痕迹,古纸、丝织品的纤维组织,需要用聚光灯的侧光来照明。而凹凸起伏比较明显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纹饰、铜器上的铭刻及铜镜、纸币、印章、封泥、瓦片、陶片、墓志、碑文、砖刻、画像石、石雕、玉雕和骨雕等,要用散光灯的侧光来照明。运用侧光照明要防止光比过大或光线不均匀的现象,通常采用加辅助光的方法克服以上缺陷。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 图老师

  后侧光属于逆光的一种,它能有效地增加器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对于塑造物体的轮廓十分有效。后侧光一般要高于器物,使器物至少有两个受光面(上面和侧面)这样有利于勾勒器物的大部分轮廓。

  如果后侧光使器物的1/4~1/6处于高光下,3/4~5/6处于暗面。这时就必须使用辅助光。辅助光不但可以增加暗部的亮度,充分体现暗部的花纹,尚可减淡后侧光形成的器物投影,使器物的投影在画面上浓淡相宜,恰如其分。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2

  用后侧光拍摄文物时,曝光值以暗部为标准,兼顾亮部,使各部分的光比不得超过底片的宽容度。布光时同时考虑主体和背景,使之达到层次分明、对比适中的效果。散射光的光线均匀柔和,明暗色调接近,投影平淡,在拍摄时容易产生光斑的器物(如瓷器、玉器、料器和金银器等)常用这种光。在拍摄文件、图表、字画和小件器物时也常用这种光来照明。散射光一般是自然光在薄云遮日时产生的,在灯光照射条件下可以在强光灯前加上一层硫酸纸或一块磨砂玻璃,使光线漫射或用白纸屏和反光伞将光反射到器物上去,达到散射光的效果。

  小件器物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文物摄影中小件器物的摄影较为多见。小件器物拍摄时除一般采用散射光照明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器物的色调要尽量接近,避免深色、浅色器物色调差别过大而引起曝光偏差。

  2.拍摄时大多采用俯拍角度。

  3.沉底的颜色与器物颜色要搭配协调。

  4.适当调整器物高低位置。

  5.注意器物之间不要互相遮挡。

  拍摄玉器时要使灯光照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对称。这是因为玉器质地滑润,并且大多雕琢有精细的花纹。这种花纹只有在一定光线和角度下观察才比较显著,所以拍摄时要利用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采取特殊角度的拍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玉器上的柔光和反光连同花纹一起进入镜头。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3

  三、文物摄影中投影的处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

  文物摄影中投影的浓淡及文物在画面上所占的位置与比重,对衬托主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认真对待。

  文物摄影光源距器物较近,并且通常需要有主光和辅助光照明,这就使器物的影子不但明显且处理不妥还会杂乱,特别是鼎、鬲之类的三足器物,每足有1~2个投影,当光从两个角度打来时就会出现两个投影。

  所以,如果用光不当,投影过浓,势必又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影子过多,互相交错,又有杂乱之感;如果没有影子,虽然主题也突出了,但器物会有凌空的感觉,或形同剪纸,效果也不好。浅色器物的拍摄,玉器、石器、骨器、蚌器或铜器等可以放在较深色的背景上拍摄,这样既能突出器物轮廓,也能衬托器物的色调和质感,投影处理在深色背底上也不明显,不会干扰所表现的器物。所以,文物摄影中,处理好投影会增加器物的立体感,起到填补空白、调整平衡、突出器物造型的作用。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4

  四、文物摄影中背景的处理

  文物摄影画面中,背景往往要占去1/2的面积,所以要充分利用背景,让其为主题和内容服务。

  背景色调的选择。在用全色片拍摄时,背景一般采用深灰的中间色调,而深、浅色调的选择要以器物颜色为主。完全黑色的背景不利于表现空间感,画面也显得沉闷,而用一张白纸作背景也起不到衬托作用,所以一般均不采用。

  用彩色片拍摄文物时一般用浅灰色、浅米色、浅咖啡色和淡黄绿色为宜。如需用深色背景,则以深棕色、深灰色或黑色为好。

  在彩色拍摄中套特别注意背景衬布的色彩对文物的影响,特别是表现表面光滑的器物,背景色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拍摄文物时,为了保留文物原有的真实色彩,最好不用对比强烈的补色和颜色鲜艳的背景。如果拍摄的文Tulaoshi.Com物颜色偏深,宜采用浅灰色调的背景。

文物摄影有什么技巧5

  背景材料的选取。光滑、细腻、透明的器物适合选择质地粗糙松软的背景材料(如毛毯、网格布等)。粗糙、不透明的器物适合选用细腻些的背景材料(如灰布、背景等)。

  背景布的使用方法。俯角拍摄时,背景布平铺在器物下面;平角拍摄时,一种方法是将背景布的一端挂在高处让其自由下垂到器物台上,再圆滑地转向平台,使背景与台面无明显界限。另一种方法是把背景布和台面分开,使画面中间偏下处出现明显界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

  总之,考古摄影不仅需要具备考古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摄影艺术,还要掌握摄影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考古作品。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401/2093916.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摄影 摄影技巧
时间的选择 春日的早晨(10点前)和下午(15点后)的光线是比较适合拍照的,日光有倾斜的角度,光线也比较柔和,会在植物和人物上照耀出美丽的光影效果。如果不 得已要在正午时间拍摄的话,我们可以尽量选择阴影处,避免人物直接站立于顶光之下。拥有1610万真实有效像素的佳能SX60 HS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象。 换一个角度 跟做人一样...
旅行摄影有什么技巧?   摄影的目的 旅行,是一件非常不错的运动。若干年后回忆当初的时光,肯定是满满的幸福记忆。喜欢旅行的人都听过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这句话,没有好的照片也确实是有些许遗憾。普通的旅者,由于没有进行过相关训练,往往无法拍出满意的照片。每次回放时是不是经常会说当时这里不是这样的,是...
经典摄影有什么技巧   1.阳光十六法则(Sunny 16 Rule):阳光十六法则是在没有测光表时,正确估算日光下曝光数值的方法,所以这条法则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将光圈设为F/16,快门与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设为100时,快门应该设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据这个法则,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时应...
风光摄影有什么技巧   褪去层层精心装点的城市风景,那些如璞玉一般未经雕琢的自然风景,带着一种强劲的气魄,跌入人们的视线。如何留住这些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象呢?以下是5个风光摄影技巧。 1. 要有光 光给了一切,正因为有了光,才得到了色彩、层次、影调等等一系列视觉感受。所以要表现大美自然风景,一定要注意光线...
经典摄影有什么技巧法则   一、阳光十六法则 对于风景摄影而言,过分依靠相机的测光结果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比如场景中存在大面积暗色景物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会增加曝光量,得到的照片效果呈现过曝的效果,天空变成惨白一片,没有任何细节。 这时如果采用阳光十六法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阳光的照射强度是...

经验教程

322

收藏

47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