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无聊时关注图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精彩内容。下面为大家推荐手机QQ到底想干啥,无聊中的都看过来。
【 tulaoshi.com - 手机软件 】
最近苹果App Store出现了一群异常愤怒的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在手机QQ的评价栏里打出了近5万条一星评价,直接让手机QQ的口碑创下了历史新低。这群人不是水军,恰恰是恨铁不成钢的手机QQ用户。
的确,这些用户是被上周发布的手机QQ 4.0版给气着了。新版手机QQ在用户界面进一步向微信学习,将所有好友的头像都显示为在线状态,并去除了在线、离线等文字提示。QQ延续已久的在线概念被模糊了。
怪事,同属移动通讯软件,微信不提供在线状态用户觉得理所应当,为何这一设定搬到手机QQ上,就招来这么大的反对声?手机QQ为什么要如此坚定地模仿微信呢?
其实从上一版本开始,手机QQ就从界面设计上向微信靠拢了。这次手机QQ 4.0则试图再现微信的全天候在线模式。所谓全天候,是指所有QQ好友都时刻在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手机QQ就通过以下两招来营造一个类似全天候的假象:
一、手机QQ 4.0/4.1版将在线好友从好友列表中剥离,让所有的好友都显示为彩色头像,而且无法显示在线好友数量。这种淡化在线状态的设定,是想培养用户用手机QQ进行日常通讯的习惯,争取代替电话和短信的功能。
手机QQ 4.0版的好友头像全部变为彩色
二、QQ最新版中去掉了iPhone QQ在线、QQ for Android在线、微信在线等移动在线标识。
这项改动或许是为了回应一些民间的声音,例如:10个iPhone在线QQ用户里有8个其实已经下线了电脑上发一条信息两小时后才得到iPhone用户的回复,甚至是开着iPhone在线就是为了装13。
电脑端QQ也已将设备图标去除
所以,现在的QQ用户无论通过什么设备登陆,都会显示出电脑版QQ在线的状态。手机QQ为了打造无差别登录,故意不让用户看见好友的登录设备。这种举动不外乎想骗取用户聊天的积极性,将手机QQ打造成一款好友实时在线的通讯工具。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这种模式微信也在用,似乎没什么问题,想来也符合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但为什么会被QQ用户们如此狂喷呢?
用户构成不同全盘模拟效果差
腾讯的产品设计师黄云东曾在问答网站知乎中表示:微信是一款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成功产品,手机QQ作为一款在线上亿的基础通信工具,有什么理由不借鉴呢?深层含义就是既然手机QQ与微信都服务于移动用户,那么微信的主要功能手机QQ肯定能照搬。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oujiruanjian/)软件功能一样,不代表用户的需求相同。这次手机QQ用户对新版本产生了这么大的逆反心理,必然有潜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首先,手机QQ与微信的好友构成有很大不同。微信诞生于智能手机端,只有移动用户,好友来源单一;而QQ好友的类别繁杂,关系也很复杂手机用户不少,电脑端QQ用户也很多,其中更有几年不说一句话的非活跃用户,或曾是好友现为陌生人的用户。
手机QQ 4.0版本混淆了用户的在线状态
所以,QQ用户需要不同的在线状态来确定好友身份,进而选择是否问候、是否传输文件、是否将其加入讨论组。腾讯虽然抹得去在线状态标识,却无法抹去多类型用户共存的事实。新版手机QQ的全天候在线反而让QQ用户的即时通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同理,由于用户类型的不同,手机QQ中的第二大功能好友动态与微信的朋友圈的实际体验也完全不同即使二者都在软件界面的同一位置。
手机QQ好友动态;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QQ的好友动态里,转发、评论比原创内容多,信息流大多是与好友无关的内容;而微信的朋友圈则不同,它提供了大量的用户原创图片,信息流没有陌生人的信息。朋友圈的内容更贴近好友自己,而且即时、生动。
源自台式机的手机QQ,本应该针对用户使用习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相应的功能。但手机QQ现在完全照搬微信,却忽略了QQ用户的成份,不得不说是一招昏棋。
手机QQ与微信:差异化道路在哪里?
在前不久的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手机QQ和微信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两者将差异化发展。而在基本功能相似的情况下,微信和手机QQ只能靠深挖用户需求,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商业化道路。
电脑QQ是手机QQ的羁绊
手机QQ的商业化道路其实已经成型。作为老牌即时通讯软件,QQ一直在用大量增值服务来吸引用户成为QQ会员。未来手机QQ可以增加一些特色贴图、定时提 醒等功能,来加强QQ会员在移动端的福利待遇,但基本框架不会脱离现有的QQ会员的范畴。此外,手机QQ还可以通过Qzone社交平台、QQ圈子等社交平 台,进行基于社交网络的精准广告投放。
目前QQ会员已支持70几项特权
从总体上看,手机QQ需要考虑与电脑QQ的一致性,所以商业化道路稍显缓慢。目前手机QQ尚未推出公共平台,这已经比微信慢了一步。
成也电脑QQ,败也电脑QQ,电脑QQ给手机QQ带来了5亿月活跃用户,但也同时钳制了手机QQ的盈利模式,使其很难进行颠覆式创新。因为颠覆时常伴随着旧有盈利模式的消解,这对于QQ这种已经有稳定利润的软件肯定是不可行的。
微信的道路更广阔
与手机QQ相比,微信虽然只面向移动用户,但商业化道路反而更广阔。一身轻松的微信可以尝试移动游戏平台、增值服务、电商入口、O2O入口等多种方向。
腾讯可以在微信平台投放一些自主研发或第三方的游戏项目,从而获取提成或直接受益;对于斗地主、连连看等热门游戏,可以由QQ游戏接入微信试点运营。
微打车
微信的公共平台也已渐显雏形:打车小秘成为微信平台O2O的试点项目,目前已获得不错的反馈。另外,微信公共平台可以尝试内容收费制度,扶植自媒体。
总之,手机QQ囿于用户群体的庞杂,并不敢放开脚步进行盈利模式的试错。而微信的商业化道路则更自由些。
猜想:手机QQ用户或将被微信蚕食
在成文之前,笔者曾随机采访了办公室里的几位手机QQ用户。他们虽然对手机QQ 4.0/4.1版本表示不满,但仍表示如果两者取其一,我会选择手机QQ,因为手机QQ承载着用户无法解脱的关系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oujiruanjian/)正如马化腾所说手机QQ和微信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所以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手机QQ与微信同时存在于手机里,用户用手机QQ找老同学;用微信联系同事、网购、玩游戏甚至打车。
QQ建构的关系网
微信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移动平台,承载生活、商业、娱乐领域的等各类移动服务。而手机QQ或许会固守社交领域,成为跨终端通讯软件QQ的一部分。
吃老本肯定不是手机QQ最好的结局。美观的界面与多元的功能,会吸引手机QQ的活跃用户一点点向微信转移。如果手机QQ不做出大的改变,未来手机QQ始终只是QQ的一部分,丧失手机软件的独立甚至主导地位。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402/211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