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小姑娘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杜牧曾作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那么大家知道豆蔻指的是什么嘛?小编这就告诉你!
【 tulaoshi.com - 艳山姜 】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植株下部叶片发病重。
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会产生一些黑色小粒点。
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首先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的侵染来源。
然后平时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艳山姜能够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
叶枯病发生时,每隔7-10天喷洒波尔多液1-3次。
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
避免傍晚浇水。
艳山姜的落叶,周边杂草应该及时处理掉。
发生褐斑病后,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养殖艳山姜的适宜土壤为土质疏松、保湿性好、通气性好的土壤,可以用壤土、泥炭土、腐叶土等量混合,并且加入一些河沙和木炭粉。
艳山姜喜欢高温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2——28℃。
艳山姜不耐寒,冬季温度应该不低于5℃。一般只耐8℃左右的温度。
艳山姜生性喜阳光。
对光照比较敏感,光照不足时,叶片呈黄色,不明亮;阴天等时候光线过暗时,叶色会变深。
艳山姜不耐寒,当气温下降至10℃左右时,应该用纸把艳山姜包起来,再套上塑料薄膜,存放在房间里就能够成功越冬了。
在北方只要搁置在室内就可以。
艳山姜生长期时应每月施肥一次,以磷肥和钾肥为主。
艳山姜的根状茎和果实,味辛、涩,性温。
具有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的功效。主要可以用于治疗缓解脘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此外艳山姜的种子可以治胃脘胀满痛。
艳山姜叶片宽大,色彩绚丽迷人,是一种极好的观叶植物。同时,它的花朵多且有序,色白美丽,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花植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台湾地区对艳山姜的生活使用比较多。
原住民用艳山姜的茎状叶鞘,晒干,编织成绳索、篮子、凉席等编织品。
此外,台湾地区居民用艳山姜的宽大叶片做粽叶来包裹粽子。艳山姜的嫩茎可以作为姜的替代品。
在四川泸州以及重庆与贵州部分地区,人们也用艳山姜叶来包裹黄糍粑。
繁殖艳山姜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的沙质土壤。
土壤的通气性、排水性应该良好,一定不能粘重紧密。 栽培土壤可用壤土、泥炭土、腐叶土等量混合,并加入一些河砂和木炭粉。
艳山姜春分前后植株开始大量萌发新芽,春夏季时为艳山姜进行分株繁殖的最佳时期。
春夏季节时挖出艳山姜的地下根茎,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
然后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剪去地上部分的茎叶,以利于成活。
分株所选的根茎长4、5厘米即可。直接进行盆栽就可以。
植株移栽后发芽之后,长叶之前,可以适量施加以氮肥为主的液态肥料,促进艳山姜叶子的生长。
立夏前后改施磷、钾肥,促进孕蕾开花。
艳山姜在分株装盆后要灌根或者浇透。之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少浇水,以免烂根。
同时每天向叶面进行喷雾1——3次,保证叶面的水分。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70418/264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