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在野外垂钓,这也是一种爱好,不在乎钓鱼的多少,只享受这个过程。但是如果有想钓上鱼来的人,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分享的哦。野外钓鱼找好钓点的话,可以让你收获颇多。一起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钓鱼 】
一、选择食多的水域
鱼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必须每天都要进食,这与人天天要吃饭是一样的,所以,哪里食物多,哪里鱼成窝。有食能聚鱼,有食的水域能钓到鱼。垂钓实践告诉我们,下列各处食物丰厚:水草处、坑洼沟槽处、杂乱处、弯道处、入水口处、两水交汇处、倒树下、树桩旁、淤泥底、乱石堆、沟沟汊汊、喂食台、下风口、坡沿下、洗菜和淘米的地方等待。这些地方对鱼最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滞留的食物多,鱼一经来此便久久不会离去,这里无疑便成了垂钓的好钓点。因此,我们每到一处钓场,一定要选择食多的水域下钩,这样才能获鱼丰盈。
二、选择水温适宜的水域
水温是鱼赖以生存的要素之一,哪里水温适宜,哪里就有鱼的身影和踪迹。鱼的品种不同,对水温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水温在15℃~25℃之间最适合大多数温水性淡水鱼活动和栖息,在这个水温范围内都能钓到鱼。
因为水温受气温制约,而气温又会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变化,所以,在冷凉季节,诸如初春、深秋和冬季,大多数时间要选择深水区下钩,选择光照时间相对较长的北岸下钩。要避开流水钓静水,避开阴面钓阳面,避开下风钓背风。总之,冷凉季节垂钓要找水温相对较高的水域下钩才能钓到鱼。而在炎热季节,垂钓的时段和选择的钓点也是由水温决定的。比如早晚和夜间要钓近岸,阴天雨天也要弃深钓浅,而白昼出钓则要钓阴钓潭。一言以蔽之,循温找鱼好下竿,循温钓鱼才是好钓点。
三、选择富氧的水域
氧气是鱼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氧多鱼则欢,缺氧鱼则芋蔫。”这与人时刻也离不开氧才能维持和延续生命是一致的。那么,水中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那些外界因素影响水中的溶氧量?水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来自水生植物,它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出氧气;二是来自大气,在大气层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会向水中渗透。影响水中溶氧量的因素有光照的强和弱,水的深和浅,水的动和静,水表的面积大和小,水质的优和劣等。据此,我们在寻找钓点时,一定要找富氧区和富氧层下钩,诸如流水、下风口、进水口、增氧机周围、水草处、树荫下和大水面。这些水域氧气含量多,鱼自然也多,被视为公认的好钓点。
四、选择阴暗隐蔽的水域
鱼的生活习性大都惧强光喜弱光,甚至喜阴暗。再者,鱼的生性比较胆小,害怕惊扰,担心天敌袭击。所以,它们为了自身安全,免受伤害,大都活动在比较安全的水域,或隐蔽在不易被发现的角落。据此,我们寻找钓点时,要选择深坑处、乱石中、倒树下、桥墩旁和杂草处。要避开大路旁,避开喧闹环境,避开刚刚捕捞过的水域,夏日垂钓还要避开阳光直射的水域。
夏季是鱼类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也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夏季的早晨一般气温都在15-25度之间,一般水温在20-30度之间。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鱼多浮在水面吸氧,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人们垂钓也避开了酷暑的干扰,鱼吃钩,人感觉舒适,这时钓鱼效果最好。
夏日的辐射温度很高,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就可以达到40-60度,人都会受不了的,更别说是鱼了。这时河塘表水和岸边浅水的水面都会发烫,钓者在这样的高温下吃不消,鱼也吃不消,多数鱼避入深水凉爽处或水草下、树荫下,鱼不爱进食所以上钩的鱼也寥寥无几。中午当然可以钓,只是鱼的生活规律决定此时食欲性差,上钩率低。 所以不建议中午垂钓。
俗话说:“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这里面包含有两层意思,1、是季节、2、是鱼的食性,具体垂钓还要根据季节、鱼种、天气、水质、水域等具体灵活运用。野外垂钓其他鱼种时要具体考虑,钓鲶鱼就要用荤饵,钓草鱼就要用素饵。鲫鲤鱼属杂食性鱼,荤素都吃,但春季以荤为主,到了夏季由于气温高,像人一样不爱吃荤,所以夏季素饵也倍受鱼的青睐,这个季节荤素对鲫鲤鱼来说,都可以使用。当然在养鱼池有鱼塘主经常喂一些颗粒饵料,所以在池塘垂钓还是素饵为好。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种的期间,江河鱼塘的水草就会陆续长满了整个水面,将水面遮盖得严严实实。由于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水草生长时需要氧气,夜间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间鱼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栖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鱼多数都到亮水中游戈寻找饵料和活动。所以夏天的早晨钓鱼多数都是钓亮水或水草边缘,而水草中是钓不到鱼的。
早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左右,这时气温就会不断的升高,鱼便开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动觅食,这时便可以钓草缝和草眼了。当然阴雨天和多云天气在水草边做窝还是优于亮水的,春、夏、秋总的来说钓草优于钓亮水。
相关阅读:钓鱼的小技巧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71116/276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