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春节的,春节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粘贴”福“字,寓意着吸纳福气的作用。但是最近北京的民俗专家说倒着粘贴福字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只有在垃圾桶和倒水的器具上才需要倒着粘贴,让图老师告诉大家春节福字怎么贴?
【 tulaoshi.com - 春节习俗 】
春节到了,大家的家里肯定都要粘贴“福”字了吧,在小时候,妈妈说“福”字一定要倒着贴,代表着“福到了”的意思,相信大家的家里也有这种说法吧。但是最近一段视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北京的民俗专家王作楫表示:倒着粘贴福字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示范,倒着粘贴福字是倒掉的意思,不是到来的意思,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福”字倒着粘贴只能在垃圾桶和一些倒水的器具上使用的,这样才能表示把不好的倒掉了,只留下了好的寓意,是把垃圾和穷困给送出去的意思,大家怎么看呢?
1、在大门上粘贴福字必须正着粘贴。我们很多人觉得福字倒着粘贴是福到了的意思,但是如果粘贴在大门上面的话寓意着开门迎福、吉祥临门的意思,倒着贴有把福气倒掉的意思。
2、如果是大“福”字必须正着粘贴。其实现在我们买的很多“福”字都是大“福”字,这个时候我们在粘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着粘贴,不然也有把福气倒掉的意思。
3、水缸和垃圾桶上的福字倒着粘贴。对于水缸和垃圾桶这样的需要倾倒的地方,我们在粘贴福字的时候需要倒着粘贴,寓意着将不好的东西赶走,毕竟垃圾桶里面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寓意。
4、卫生间的“福”字倒着粘贴。如果是卫生间和厕所等等污秽的地方,我们在粘贴福字的时候也是需要倒着粘贴的,也是有着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的寓意,这一点大家也是要注意的。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从很久远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一些传统习俗也被我们慢慢的吸收和传承下来,那么春节到底还有哪些习俗呢?首先是祭灶,现在很多地方也保留着这个习俗,灶王爷是一个神仙,我们在春节的时候需要把灶神接回来,在腊月二十三晚上,准备好灶王爷的画像和贡品等等;另外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粘贴春联也是我国一个传统的习俗,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还有一个打击都知道的,在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都是需要守岁的,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今天我们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如何粘贴”福“字的正确方法和关于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的介绍,其实在我们中国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尊重这些传统习俗的,同时我觉得这样的文化也应该得到我们的保护和传承,这也是我们对于美好生活一个更好追求的寓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chunjiexisu/)(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chunjiexisu/)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80213/2778920.html
看过《民俗专家说倒贴福字是错误的 春节福字怎么贴》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