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技技术不断提高,在人工这一块也大大减少,现在基本用于人们研发出来的一些机器来代替人工。现在修一栋高楼大厦只需要空中造楼机就可能帮人们短时间内完成大楼的修建。下面图老师分享关于中国首创空中造楼机的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tulaoshi.com - 科技小制作 】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研发各种各样的新型器材,如现在中国首创的口中造楼机,这种机器在修建大楼时可以沿着建筑高度方向不断运动,将所有的工艺过程都集中的一层一层的在空中完成。直到修建好一栋大楼后,就可以马上移动修建其他地方的楼层,这样就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也节约了很多的成本。
空中造楼机,可以理解为一座移动式的造楼工厂,这种机器可以沿着建筑高度方向不断运动,将所有的工艺过程,集中、逐层地在空中完成。直到建好大楼的每一层,而且一座大楼建好之后,马上就可以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建设另一座大厦,可以实现重复和循环建造大楼。整个建造过程采用智能手段控制,5到七天就能完成,包括装修。100米高的楼,200天就能建成。
与传统的人工建造方式相比,依靠现场浇装配式建造技术,空中造楼机不再需要反复支模及拆模,人工绑扎钢筋、找平粉刷,可以减少90%的现场用工。
根据央视的报道,中国首创的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整个平台自重2000吨,加上塔吊,钢筋等建筑装备,物料,总体重量约4000吨,约等于3000辆小汽车的重量,以往的造楼机只能实现平台顶升后再进行塔吊等的顶升,而新一代造楼机可以实现整体顶升,5个小时内可以实现整体顶升4.5米。工期又可以缩短20%。
造楼机就是一座移动式的工厂,当造好一座大楼之后,“工厂”马上移动到另一地方建造另一座大楼,实现了大楼的“流水线”建造。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工人高空作业的危险。
目前全球70%的300以上高楼都是中国建造,而新一代造楼机的大规模运用,中国速度又将刷新。
(1)空中造楼机停靠在高空499米处,这个四周封闭的移动工厂正在等待着突破500米大关的重任。平台自重2000吨,再加上钢筋、混凝土,以及塔吊等一系列装备、物料,造楼机总重接近4000吨,相当于3000辆小汽车,它将在5个小时内,整体顶升4.5米。
(2)工人们正在进行顶升前的最后准备,安装承力件。“这个承力件背后就是我们这个平台的支点,我们把它叫做微凸支点,就是混凝土表面3公分厚的一层凸起,这一块承力件就可以承受约400吨的承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kejixiaozhizuo/)(3)这种有点像搓衣板的微凸支点是中国建筑的独有发明,空中造楼机能够经受住4000吨的荷载,抵抗14级大风,它是其中的关键。
(4)承力件就像造楼机的手脚,紧扣在大楼核心墙体的支点上,大楼外侧的液压油缸负责提供动力,依靠微凸支点,大楼的墙体就变成了攀岩墙,造楼机驮着负重像猴子爬树那样一层层向上攀爬。
(5)顶升中,钩爪会不断挂住墙面上凸起的小台阶,即便液压机突发故障,12个钩爪也会牢牢抓扣在墙面上,为百米高空造楼机的安全保驾护航。在极限情况下,可以抵御十四级大风。
(6)这台造楼机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就是顶升效率更高。上一代造楼机平台上塔吊等重型设备,需要设置专用的洞口,平台顶升后,再对塔吊进行顶升;完成全部重型设备的顶升通常需要2天。而现在,整体顶升可以将工期至少缩短20%。
(7)技术人员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油缸的顶升行程,这个顶升力达到400吨的巨型装备,是所有抬升动力的来源。这是在空中造楼机上第一次使用长行程的液压油缸,6米行程可以让平台一次顶升到位,提高作业效率。
(8)仅用5小时,新一代造楼机就完成了它500米关口的挑战,这是中国建筑建造技术的新高度!
(9)全球300米以上的高楼,有将近70%是中国建筑建造,超高层建筑领域中国高度、中国效率、绿色节能的建筑方式以绝对优势领跑。
(10)12个大型液压油缸运行必须完全同步,高度差要控制在2毫米以内,否则可能导致平台倾斜。
三维五轴激光机床,是加工异形曲面卫星零部件的利器,代表着目前全球数控机床的最高技术水平。
研发的每一步,都是难关。从激光头的肩部到肘部再到腕部,内部直径8厘米的狭小空间内,需要容纳50组电路信号,20组高压水、气通道。作业中,任何一组出现泄漏,价值数百万元的激光头都会报废。机头如何密封,曾困扰中国机床行业十多年。现在,这个难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切割开始,激光头上下浮动,始终与零件保持着0.7毫米的距离。类似这样的拐弯,传统加工工序要使用四、五种设备,至少花上三天才能完成。现在,只要几分钟,就能一次性完成数百甚至上千个孔径和复杂工序的精加工。
有了这种超级装备,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制造周期可以压缩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空天领域实现机床国产化率80%。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kejixiaozhizuo/)传统现浇混凝土优点非常明显,取材方便、比钢结构成本低、比木结构高度大、抗震抗风整体性强、工程技术成熟;但缺点也非常典型,自重较大、现有湿作业工艺施工现场脏乱、工期比预制构件长。
装配式建筑以日本为典型代表,万科对此的长期研究也是基于日本的技术与管理,它的优点是工厂预制构件质量稳定且优异、构件标准化率越高边际成本越低、工地现场整洁;但缺点是国内工人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产业链各环节联系松散、运输吊装难度大、工厂尚未规模化、建筑整体抗震能力不强。
可以看出以上二种方式特点非常明显,而作为后起之秀,空中造楼机有效的整合了二者优缺点,保证了现浇施工的整体性,达到更大的建筑高度,同时不需要超大超重构件的整体运输吊装,也使现场更整洁工人更少,施工工艺与传统方式相似工人不需要大范围培训,不需要另建工厂,工期更短。
空中造楼机最需要解决的是传统现浇工艺和装配式工厂化的结合,既改善现场的杂乱无章,也不需要进行颠覆性长时间的工人培训,最终实现“工程质量可控、建安成本可控、建造周期可控和减少建筑垃圾排放”的“三控一少”目标。同时用最小的改变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对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全方位运用,这也是人工替代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四个主要技术运用:
1.从标准化、模数化的户型制作工厂化的部品部件替代模板,用以提高构件 标准化率,还可以通过增加可变尺寸控制,使得不同户型住宅能重复利用。
2.用智能化控制侧模的开合模替代人工拆支模工艺,使构件表面更完整,减 少蜂窝麻面。
3.采用免振捣微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并采用点阵式浇筑和自动喷淋技术,远 程定时控制浇筑与养护时间。
4.采用多腿同步升降,控制整装操作平台,取消拆装模板和脚手架。
总结:看了中国首创的空中造楼机,你是不是对中国的科技技术越来越佩服了呢,再以往和现在对比,以前费时又费力,现在不仅省时而且还环保。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科技的相关内容可以来图老师平台搜索相关内容。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80319/2782144.html
看过《中国首创空中造楼机 空中造楼机怎么修建的》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