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也被称为灯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最有特色的是赏灯和吃汤圆。除了吃汤圆之外我们还需要干些什么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与元宵节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tulaoshi.com - 元宵节 】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有啥习俗
1、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2、耍龙灯
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谝了其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3、走百病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即信仰性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4、逐鼠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据称这项活动过去主要是养蚕人家流行的。
5、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还要送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6、走桥
在有些地方有走桥的习俗。要连着走过3座桥,据说和十六日的“走百病”的习俗差不多。在十六日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走一走逛一逛,周用还有一首《走百病》的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秃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蹄珊中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薪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
7、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饶,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anxiaojie/)8、迎紫姑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她因穷困而死。百姓为司情她、怀念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9、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止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一八整整一天。到了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能能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anxiaojie/)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231225/2793934.html
看过《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要干什么呢》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