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对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进行。对联是由两句对仗工整的句子组成,以展示寓意吉庆吉祥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下面就是图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贴对联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tulaoshi.com - 过年 】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春联时有哪些讲究或注意事项?
其一,贴春联的时间有讲究,按照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来说,必须在腊月三十(有些年份是腊月二十九),也就是农历的最后一天去贴,也要在中午12点之前贴完,过了中午12点之后就不好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guonian/)不过,据笔者所了解,南方的一些地区,都是腊月三十吃过午饭才开始贴,还有一些地区,会在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贴。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大家根据当地的习俗来决定。
其二,贴春联时,如果去年门上的春联或门画还比较完整,也要撕掉,不能说擦擦继续用。过年讲究“辞旧迎新”,如果用去年的东西,也就失去了“过新年”的意义。
其三,贴春联时,一般情况下,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读的时候也要先读右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上联必须是“仄起”仄声结尾,下联必须是“平落”平声落款结尾。
其四,在大门上贴“福”字时,不要倒贴(屋内的小门可以倒贴),大门的位置比较特殊,是家庭的“门面”,大门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倒出去了”,而正着贴则表示庄重。
其五,堂屋门贴门神时,不要贴反了方向,关门时两者需要对脸,如果贴反了,两者等于背靠背,脸都朝外了,不仅不好看,寓意也不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guonian/)其六,如果3年内,家中有去世的老人,可以选择不贴春联,如果想贴,可以贴蓝色、紫色的春联,不要贴红色的春联。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231227/2793980.html
看过《过年时为什么贴对联 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