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习俗是中国传统春节期间的一种重要习俗。初七被视为春节中的“人日”,但是老人常说“七不出,八不归”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tulaoshi.com - 春节 】
正月初出远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cunjie/)正月初七是不能出远门的,因为大年初七出远门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并且初七是七煞日,诸事不宜,出远门更是尤其不能的。民间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还有说法是大年初七为七煞日,诸事不宜尤其是出远门。不过有些风俗都逐渐被取缔,旧时的风俗习惯多数是人的心理安慰。中国农历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民间传说女娲造人之时,正月前六天分别造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这天是人类的生日。
初七不出门的说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cunjie/)大年初七不能出远门的说法其实来源于土家族,大年初七被称为七煞日,尤其不能出远门,长辈为了保护家里的人都会不让家人出门。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来源于土家族。 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对一些不理解的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内涵。这种神秘的内涵便成了土家人生产生活中的禁忌。大年初七是七煞日,也叫“人日子”。诸事不宜尤其是出远门。长辈们为了家里的人都能好好呆在家里,都在这一天吃面条,意思是能绑住他们的腿,不让小孩子到处乱跑,以免被脏东西带走。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240111/2794188.html
看过《老人说“七不出,八不归”,为什么初七不能出门?》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