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南天竹叶

南天竹叶,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叶。南天竹叶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尿血,目赤肿痛,疮痈,瘰疬。是很不错的中药材。

经验文章 概述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尿血,目赤肿痛,疮痈,瘰疬。

  相关配伍

  1、治人稍觉头疼,身体酸困,便即感冒寒邪,急宜服此药发散,毋使传经,变成时疫:南天竹叶三十片,乌梅、红枣各三枚,灯芯三十根,芫荽梗三段(无芫荽,以葱白三节代之),甘草、麦冬各三钱,小柴胡二钱。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温服,微汗即愈。(《行箧检秘》却疫方)

  2、治尿路感染:南天竹、车前草各15g,木通、扁蓄各9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3、治尿血:南天竹叶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4、去风火热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纲目拾遗》)

  5、治疮毒:南天竹全苗,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6、治瘰疬初起:南天竹、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四两,陈酒四壶。水煮透,一日三服。每服药酒,须吞丸药。丸药方:僵蚕一斤(炒研),砂糖和丸桐子大,每次吞一钱。(《百草镜》)

  7、治风火牙痛:南天竹叶15g,蟋蟀草、铁马鞭各12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8、治小儿疳病:南天竹叶,煎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涂敷;或煎水洗。

  炮制

  一、采集加工四季均可采叶,洗净,除去枝梗杂质,晒干。

  二、炮制方法将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形态特征

  南天竹又名南天烛、蓝田竹、杨桐、阑天竹、大椿、猫儿伞、小铁树、老鼠刺、珍珠盖凉伞。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为红色。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花成大型圆锥花序,长13-25cm,花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片,内两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花柱短。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内含种子2颗,种子扁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院。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

  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最末的小羽片有小叶3-5枚;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或红色。革质。气弱,味苦。

  相关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苦、酸、涩。”

  2、《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3、南药《中草药学》:“酸、涩、平。”

  4、《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

  5、《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咳。主治尿血,百日咳。”

相关文章


    Notice: Undefined index: newRealte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69/cache/smarty/ebd5b6baaa27a84ab77c8b54582b7df55c5aa59c.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Notice: Trying to get property of non-object in /home/www/www.tulaoshi.com/releases/release-69/cache/smarty/ebd5b6baaa27a84ab77c8b54582b7df55c5aa59c.file.tag.html.php on line 258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