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述的数据,编写接口层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来构思一下程序运行的过程。说句实话,那种对于某种变化实时作出响应的程序,一般都用什么方法编成,本人并不很了解,推测无非是两种思想,一种是用一个线程不断地对这个变化进行检查,发现改变则动作;另一种是注册一个类似于钩子的东西,用回调函数来处理。无疑第二种方式要更节省系统资源,只是难在本人对Windows的钩子掌握的还一塌糊涂。若换了个高手,无疑应该用这种方式,而我却只有望着Spy++中迅速滚动的消息发呆的份。也许等我学好了钩子之后,会写个0.2版,而在0.1版中我已经决定了使用丑陋的反复检查的方式。于是,用了一个TTimer控件,定时间隔设在了30左右,用它的OnTimer事件来进行一次检查和反馈操作。时间间隔是反复试验确定的,太小,会很占CPU,太大则反应会变慢。
这样,运行过程已经确定下来:
OnTimer事件-判断当前可否进行操作-取得整个雷区当前状况-用算法进行分析-反馈操作
所谓不可进行操作的时候,无非是指:根本没有扫雷窗口,或者窗口部分被遮挡(此时无法取得正确的像素值),或者扫雷游戏没有开始。
在我的代码中,OnTimer事件处理过程的核心就是如下简单的...[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