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季鲜明,季节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为了适应春秋气候这一变化的特点,从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实践经验中,诞生了春捂秋冻这一卫生谚语。
民间流传的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等有关春捂俗语,是有科学道理的。
适当春捂有好处
冬去春来,天气由寒逐渐转温,人的阳气也从冬季的闭藏状态开始由内而外的生发出来。然而,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对于气候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抵御料峭春寒的侵袭,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突然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外出遭受冷风刺激,那刚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活跃起来的皮肤细胞,张开的毛孔,会马上收缩闭合,体温调节失灵,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而造成上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甚至引发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捂过度也有害
说春捂好,贵在讲究适度,如人们平时老说的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这便是...[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