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软陶

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由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生活中的各种手工艺品也离不开它的身影。

经验文章 概述

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并要注意制作要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软陶

外文名称

modeling clay

又名

彩陶,烧烤粘土

纹饰结构

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

​基本概念

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有人称【烧烤粘土】。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软陶的兴起缘于二战以后,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玩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尽管软陶的历史不算短了,但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只有在大约10年。最初流行地是在台湾地区。现在“软陶”这个称谓就是沿袭了台湾的叫法。1930年代,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图样像千万种花一样缤纷灿烂,可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代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地区。

软陶表面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由于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图样像千万种花一样缤纷灿烂,可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地区。后来传进美、日。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自己动手)族的最爱。软陶的英文名字最常见到的字是[POLYMER CLAY]。它是一种[土],是一种[必须放进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颜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样和形状,难怪有人预测,[软陶]将是21世纪最迷人的工艺材料。

软陶常识

19世纪,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它多变的特性,立刻又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族的最爱。

软陶的英文名字也有很多,最常见到的字是"modeling clay"、"oven-bake clay"、 "polymer clay"等,翻译过来,指的不外就是"雕塑土"、"烤箱烘烤土"、"高分子聚合土。

软陶原料

软陶进入中国已有十多个年头,从起源来讲软陶源自欧洲,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既然如此,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从它的源头来了解。写到这里我(网子)突然想,如果老外写陶瓷文化方面的文章,是不是也要从中国的公元前写起,呵呵。言归正传,从国外的资料来看,它第一次出现在1930年的德国,是由化学原料PVC聚氯乙烯所合成的,其中添加了一些可塑剂和颜色色素,从学术上来讲它的标准名称应该叫:聚合体粘土(Polymer clay)。

软陶的发明者应该是德国一名叫Fifi Rehbinder的妇女,初期也只是一些个人在使用,真正出现商业的品牌是在1964年,她将配方出售给就是现在知名的Eberhard Faber公司,从此FIMO这个世界最早的软陶品牌就诞生了。同时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一家美国公司也在开发它们自己的粘土。一种被称之为Polyform的产品开发出来用于商业用途,初期并不顺利,白色的Polyform/Sculpey从1967年被小批量的出售,直到1984年,当时的艺术家才将颜色增加到泥土里。提到颜色,另一个重要的人物Marie Segal不得不提,因为她不经意地开发和促进了一个新的聚合体泥土产品商标Premo。在 1994 年,Marie Segal接触Polyform/Sculpey 后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没有高质量的美国人制作的泥土? Sculpey 需要有一些改变,它需要更多的颜色和类型。Polyform/Sculpey喜欢这个主意,并进行了大量测试,从此Sculpey聚合体家庭里多出了多彩的Premo的系列。Sculpey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国软陶品牌。

随着聚合体粘土在世界范围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其中。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些知名公司和品牌。FIMO是德国Eberhard Faber的品牌,Cernit是德国Dreieich 的T+F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还有Modello是由德国Nueremberg的Rudolf Reiser生产。而Sculpey III 和 Premo来自美国的Polyform Products Company。亚洲地区正光CK.CLAY和卡蜜儿是台湾的品牌,国内的乐思陶。上面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软陶的起源和发展,近一百年里这种材料经历了太多的变化,无数人对它进行了测试和改良。对比一下,中国目前生产软陶材料时间只有十来年,基本无品牌,无标准,无组织,比较有影响力的算是乐思陶。可以说在专业性和商业化方面还有太多的提升空间。进口软陶销售方面中国目前主要也是台湾的品牌为主,国内多数玩家还是选择实惠的国产软陶。基本美国和德国的软陶品牌因为种种原因很少进入中国市场.

主要组成

软陶(polymerclay)是一个新的专有名词(词典里查不到)。但我们把它拆开:“软”、“陶”、“polymer(聚合物)” 、“clay( 陶土,粘土)”,这都是我们熟悉的东西。

其实,软陶是聚合物(聚氯乙烯PVC)和无机填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物,因其性能(烘烤前柔软,烘烤后坚硬)和陶土相似,故命名为polymerclay(聚合物陶土),也有叫polymerclay soft (陶泥)的。由于与陶土相比,烘烤后具有优良的韧性,不破碎,中国人叫它软陶。可见我们汉语的丰富表现力。

当然,软陶的组成还包括软化剂(化学名“增塑剂plastifier”)、稳定剂stabliser(或抗氧剂antioxidant)、润滑剂lubricator及着色剂dyestuff和固色剂dye-fixing agent等等。

聚氯乙烯和无机填料是软陶的主要组成。

聚氯乙烯无论是进口料还是国产料,只要相应的牌号(包括聚合度或粘度、粒径大小)一样,性能一样。

无机填料的牌号和种类繁多。传统的无机填料由于粒子粗,孔容大(颗粒内的微孔数量多),具有慢性吸收软化剂的毛病,随着软陶存放时间的延长,软陶变得越来越硬。当然,还有存放环境温度偏高(如炎热夏天)造成缓慢塑化及软化剂挥发而导致软陶变硬的次要因素。(建议:在阴凉地方密封存放软陶)卡勒富系列软陶是采用纳米nanometer新科技,选用纳米材料(粒径为30~40纳米)作为无机填料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软陶产品。它具有细腻、柔韧特点,尤其是具有软硬度稳定的特征。为用户的软陶存放解除了后顾之忧。

毒性原理

软陶,主要由树脂(聚氯乙烯PVC)组成,与其它树脂一样,其毒性主要来自于添加剂(助剂),如抗氧剂、稳定剂及着色剂。

软陶,应严格适合<玩具安全>检测标准如BG6675-1986,EN7.1,严禁使用重金属盐类稳定剂,应选用有机类如硬脂酸类和环氧类稳定剂。

软陶的毒性主要来自于着色剂。一般地讲,大多数着色剂含有重金属,具有一定的毒性。当然,任何毒性都是相对的。当其含量低到一定值(检测标准值)时,是安全的,自然是越低越好。

软陶的颜色越深,着色剂的含量越高,其毒性越大。解决这一矛盾,对着色剂的质量要有较高的要求:

1.着色剂的高分散性。着色剂粒子越细,分散性越好。

2.着色剂的高相容性。着色剂与软陶的组分PVC及软化剂(DOP)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3.着色剂的高着色性。着色剂的着色性越高越好。

只有达到以上性能要求的着色剂才能适合用于软陶的生产(着色剂还有热稳定性的要求),用最少量的着色剂来达到颜色的要求。将软陶的重金属含量降到最低值,真正做到“无毒”。

注意事项

1.软陶有没有毒性?

软陶材质本身,就是食品包装级原料(PVC),再加上一些无毒的染料、软化剂及有机溶剂。只要是合格的软陶,都是一种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的安全材料,可以放心使用。

关于软陶毒性的说明

2.软陶在烘烤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毒气?

软陶在正常的烘烤温度下烘烤(120 ℃~150℃ ),并不会产生有毒或刺激性气体。但是若温度超过200℃时,不但会使成品烧焦、融化,甚至可能引起燃烧,造成氯的刺激性烟雾。所以,正确烘烤是绝对安全的。正常烘烤时,会闻到些塑料味,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3.烘烤过软陶的烤箱,可不可以用来烘烤食品?

刚烘烤过软陶的烤箱,会残留一些塑料味,只要将烤箱的门打开通风,味道散发后,即可再烘烤食物。但烘烤软陶时,最好放在玻璃或陶瓷的平盘上,并且不要和烘烤食物的烤盘混合使用,因为烤盘容易粘住一些软陶的碎屑,若再拿来烘烤食物,很容易使碎屑粘附在食物上。当然不要把食物和软陶一起烘烤,否则不仅影响食物的风味,也会影响软陶的烘烤效果。

4.软陶可以做成一般餐具使用吗?

由于软陶是一种低温热固的塑胶材质,并不耐热,且本身的可塑性及弹性高,硬度低,若直接盛装热的食物,会造成成品变形。但是,如果不直接接触食物的食器,都可以用软陶来做,或是用软陶来装饰、美化。

5.用剩的软陶材料及未烘烤的半成品如何保存?

软陶本身不含水份,所以不会粘上。可以用铝箔、蜡纸或保鲜膜包好,放在阴凉的地方。存放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或高热的场所,以免软陶受紫外线及高热产生变质。完成的作品可用清水清洗擦拭,不会退色或破裂,清洗之后再上一次亮光蜡或少许的油可使表面光滑。软陶在常温下是不会变质的,制作时利用掌温先将陶土置放在掌心搓揉。使其柔软。倘若陶太过于柔软,请将它置放在冰箱中,稍后取出,即可改善,更利于操作使用。

6.软陶工作时的清洁。

最好选择一个表面平滑,坚硬耐割,面积广大的工作台面,如玻璃、大理石、陶瓷或美耐米桌面。这些都是非常理想的工作台面,不但不粘、耐割,而且易清洗,如果是塑胶、木头桌面,则最好再铺一块上述材质的工作板。

在搓土之前,将双手洗净、擦干,再抹上一点乳液或护手霜(不要抹太多),待乳液被子皮肤吸收稍为干一些时。手上就形成了一层类似保护膜的油层,在搓土或制作时就不会过于粘手。此外,在搓土时最好先搓浅色,再搓深色,就不会把浅色土弄脏。最后手部清洁,也是抹上一点乳液或护手霜,用力搓揉手心,将染料搓融至乳液后,再用肥皂洗净即可。

7.软陶适合小朋友玩吗?

软陶适合3岁以上小朋友使用,但是12岁以下小朋友必须要有家人或老师陪同或指导,尤其是使用尖锐工具及烘烤时要特别注意。在选材料方面,儿童最好选用较软的陶土,或请家人、老师先行将陶土搓软。

调色方法

一般市售的软陶,就已经有数十种颜色,但是在制作软陶作品时,若能将原有的颜色加以调合,可以使作品的颜色看起来更鲜活。

软陶的调色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握几个基本的原则,就可以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

三色图

依照上图三原色混合法则,就可以掌握调色的大方向。

实际调色的比例,浅色比深色的比例要大很多。例如:黑+白=灰,则黑色只要很少量,就可以使很大一块的白色软陶土调成灰色;若是红+白=粉红色,以1∶4 的比例来调合,而用暗红色取代红色来调相同的色彩,暗红色可能只需原本红色1/4的份量。

除了三原色之外,加入适量的黑或白色,可使原本鲜艳的色彩变得沉稳或粉嫩。其实第一次调色时,不一定能马上调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但是只要多多尝试累积经验,更甚而每次调色都把颜色和比例做简单的笔记记录下来,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时间内,马上就能成为软陶调色的高手。

注:咖啡色调色方法为红+黄+黑,其中调色量为:黄色>红色>黑色。具体偏色如何可以自己尝试,通常我们要调出想要的颜色,越浅的泥需要得越多,越深的越少。

烘烤方式

定型方法

软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后,都必须经过烘烤箱烘烤,此过程对于软陶作品有直接的影响。[1]

一、水煮定型法:(适用于没有烤箱的初学者)

将软陶作品放入冷水(最好使用纯净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碳酸钙,会使作品表面“结垢”影响美观)中,文火加热直至开锅,并保持此状态10-20分钟(视作品大小而定),关火后,带水捞出或等水温自然冷却后,再将作品捞出(注:定型全过程一定要使用文火,一定要让陶泥有一个缓慢升温或降温的过程,大火会导致物品因内外温差过大而裂开哟)。若一次定型硬度不理想,可再重复一次或几次,直到达到满意效果为止,(但要注意要等完全冷却后再投入冷水中二次定型哟!)

二、烘烤定型法:(属最适合软陶的定型方法之一,省时省力效果佳!)

将要定型的软陶作品放入烤箱中,设置烘烤温度为110-150摄氏度,烘烤5-10分钟(视作品大小而定)(温度不宜超过170度),烘烤后,不要立即打开炉门,等炉温自然降至室温时再将作品取出(中途可随时间推移慢慢开小缝散热)。(注:如烘烤后立刻打开炉门,冷空气迅速进入炉内,会造成作品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开裂,所以一定要遵循“缓慢升温或降温”的原则。)

此外,烘烤软陶的两个要素:⑴时间 ⑵温度,两个要素都必须控制在理想的状态下,才能烘烤出完美的软陶作品。  

时间因素

烘烤软陶作品要有足够的烘烤时间,否则作品无法烘烤完全,导致表面易破裂变形。原则上1/4英寸(约6.4mm)的厚度需烘烤15分钟, 1/2英口寸(约12.7mm)的厚度需烘烤30分钟。一般来说,较硬的土需较长的烘烤时间;较软的土需较短的烘烤时间。必须特别注意的是烘烤时间是指从烤箱达到预定温度之后到烘烤结束的这段时间。若未事先将烤箱预热,则烘烤时间要再加上预热时间才是正确的烘烤时间。(一般烤箱预热需十分钟)。建议读者将不同大小厚薄的作品分类,把相同厚薄的作品放在一起烤;制作大形软陶作品时,最好能将内胚先以铝箔作好,以减薄作品的真正厚度,缩短烘烤时间。

温度因素

烘烤软陶作品要有适当的烘烤温度,若温度太低作品无法达到理想的硬度及弹性,容易破损;温度太高会导致作品表面焦黑或甚至融化变形。所有的软陶作品烘烤温度都是130 ℃/275℉,不能超过145 ℃。建议读者在烘烤软陶作品时,垫一块磁砖或玻璃片(不能铺铝箔),在快烘烤好之前5分钟,将温度稍微调高,利用此短时间稍高温的烘烤方式,可使软陶作品表面微泛起油亮光泽。若以此方式重复烘烤,效果会更好。

注意:可能是由于台湾的烤箱及陶土和国内的有一些差别,经过我们的实验,一般2CM厚的软陶作品将温度控制在100 ℃左右,烘烤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成型。冷却后拿出,如果感觉手感较软,可以继续加烤几分钟。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将软陶烤焦、烤裂。

初学者可先暂订在5分钟,而分成两段时间烘烤。烤箱不能设定温度时,则以3-5分钟为原则,分成2-3次烘烤,但每次烘烤时须等到作品冷却,才能重覆烘烤。在烘烤过程中不慎将作品烤裂时,可在作品冷却后,填补上同色系的软陶土,并加以轻压、抚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制作方法

揉土

揉土是软陶制作的必要工序,其目的是把未经加工的软陶材料揉制均匀,使材料的内部密度加大,减少裂痕与气泡的存在。揉制“成熟”的软陶材料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都会得心应手。

造型

软陶制作的重要过程是造型。作品的作品的成功与否有一大半是看制作者是否会创造出美丽的想象。简单的软陶制作不外乎以下几种造型,如球形、鼓形、方型、水滴形、柱形、弯柱形等等。

配色

软陶的配色是一个关键问题。有些作品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色彩的调配。你如果想创造出更加丰富或独特的色彩,都需要利用现有的不同色彩的软陶材料调配。最主要的首先要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关系。红、黄、蓝这三色是色彩的基本,由这三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许多色彩。如图1所示。用以混合出的色彩加入其他的色彩还可以混合出更加丰富的颜色。

质感

为了使软陶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可以利用其他的物体为工具,将软陶制作出完全不同的质感。如利用各种粗细不等的针、管、纱窗布、树叶、牙刷、梳子等等,尽您所想象,开发出各种不同的质感,是您的作品更加丰富

制作要领

1. 在操作软陶制作前,要用肥皂洗净双手,并净工作台面,以免尘土或污物粘附到软陶材料上。

2. 如果软陶材料不佳,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粘手或粘台面现象。此时可以使用日常的护肤乳清洗手和台面,达到防止粘连的目的。

3. 制作中如使用模具,可以在模具中撒些爽身粉,以免材料与模具粘连。

4. 在操作不同色彩的软陶材料时,需要重新清洗双手及工作台面,以免不同色彩相混,影响美观。

5. 软陶材料在未经烤制前,无论是未揉制的或是以揉塑制好的,都要用保鲜膜包裹保存,以免粘上灰尘或干燥。

6. 冬天天冷时,软陶材料会变硬,揉制时较费力,可以人为的对其加温,如用温水浸泡或用手心加热。

7. 夏天温度太高时,软陶材料容易变软,捏制时不易成型。此时可用冷水或冷毛巾降低手心温度,或将软陶材料放置一段时间,等其变硬再使用。

8. 烘烤软陶时,烤箱温度切勿超过150摄氏度,以免发生烤焦现象。炉温最好控制在100~120摄氏度为宜。

9. 烤制时间设定要视其作品的大小、薄厚而定。对于过大过厚的作品,一次烤制不满意,仍可以烤制两次、三次,直至满意为止。但对于又薄又又小的作品,烤制焦煳后则可以挽回。因此,针对不同的作品放置的位置要特别注意烤箱的温度与时间的设定。

10. 烤制时作品放置的位置要四面无碍,切勿将作品碰触到烤箱的壁面,同时也要注意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11. 不要在烤制刚刚完成后立即开箱取物,应有几分钟的散热时间,以防作品突然遇冷爆裂。

12. 软陶工艺操作完成以后,要认真清洗双手,以免残留物留在手上。以为软陶材料毕竟是化学物质,请您注意饮食安全。

市场前景

软陶在利用非常广泛,装饰工艺品;挂饰;DIY手工教学等都是非常手欢迎的,偶然一次机会听到乐思陶的何经理说:“软陶将是橡皮泥彩泥的终结者”可能有点夸张,但能看出软陶的市场前景是多么的广阔。

现在用到的最多的就是工艺品,比如软陶挂件、手链、手机链等,很有代表性的有用软陶制作真人公仔的,利用一张照片就可以捏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非常受市场欢迎,主要用于送礼。其次就是手工教学方面的应用,再有DIY爱好者的必备捏塑材料。

(概述图片[1])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