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水翁花

水翁花,别称水雍花、大蛇药等。喜温明湿润的气候,常生水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气微香,味苦,具有祛风、解表、消食的功效。

经验文章 概述

水翁花,别名水香,酒翁,土槿皮,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喜温明湿润的气候,常生水旁。气微香,味苦,具有祛风、解表、消食的功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水翁花

别称

水雍花、大蛇药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基本资料

【拼音名】Shuǐ Wēnɡ Huā

水翁花

水翁花【英文名】Flower of Operculate Cleistocalyx

【别名】水雍花、大蛇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 Roxb.) Merr. Et Perry

采收和储藏:5月底至6月初,采摘带有花蕾的花枝,用水淋湿,堆叠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晒至三成干,复堆闷1-2天再晒,以后晒1天,闷1天,待足干后,筛净残存枝梗。

形态特征

水翁,乔木,高达15m。树皮灰褐色,颇厚,嫩枝压扁,有沟。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1-17cm,宽4.5-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圆,两面多透明脾腺点;羽状脉,网脉明显。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花无梗,2-3朵簇生;花蕾卵形,长约5mm,宽约3.5mm

水翁花

水翁花;萼管半球形,长约3mm,萼片连成帽状体,长2-3mm,先端有短喙;花瓣4,常附于帽状萼上,花开时一并脱落;雄蕊多数,分离,长5-8mm,花药卵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3-5mm。浆果阔卵圆形,长10-12mm,直径10-14mm,成熟时紫黑色。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繁殖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明湿润的气候。常生水旁,为固进树种之一。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潮湿的土壤均能种植,忌干旱。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季采下成熟果实,去皮取出种子,洗净,稍晾干,然后与种子3倍湿沙拌匀,进行沙藏层积处理。春播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按行距30cm开深3cm左右的沟,播入种子覆土后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50cm左右,按行株距400cm×400cm定植。

栽培技术水翁花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粗生易长,多为自播,繁衍后代,亦可在溪旁、涌边近水处进行人工种植。可于夏至种子成熟后采种育苗繁殖,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定植时需挖穴、下基肥。种后注意护苗,防止人畜践踏。结合间苗,补苗,保证全苗。苗期经常松土除草,合理施肥,并在植物表面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护禾苗茁壮成长。在树幼龄期间,应除草、施肥,以利其加速生长。并在水翁花的花蕾期喷洒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采收加工

端午节前后采收。摘取带幼嫩花蕾的花序,晒至三成干时堆闷,发汗1~2天,然后日晒夜闷至足干,筛去枝梗、杂质。[1]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卵形或球形,两端尖,长4-7mm,直径2-4mm。萼筒倒钟形或杯形,棕色至棕黑色,外表皱缩,有4条以上纵队人向棱突起,除去帽状体,见重叠的雄蕊,花丝棕黑色,中央有一锥形花柱。质干硬。气微香,味苦。

化学成份

从花蕾中分离到没食子酸乙酯(ethylgallate),没食子酸(gal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5,7-dihydroxy-6,8-dimethylflavanone)即去甲氧基荚果蕨醇(desmethoxymatteucinol),7-羟基-5-甲氧基-6,8-二甲基黄烷酮(7-hydroxy-5-methoxy-6,8-dimethylflavanone),和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耳酮(2,4-dihydroxy-6-methoxy-3,5-dimethylchalcone)。

性味

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

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消食。主清热解毒;祛暑生津;消滞利湿。广东人常用于产后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泡水代茶;或煮粥。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清热,散毒,消食化滞。

2.《广东中药》: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恶寒发热。

3.《广西药植名录》:治头痛,跌打,蛇伤。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