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编辑
桃额锥尾鹦鹉(30张)
桃额锥尾鹦鹉体长26厘米,体重80-105克。这种鹦鹉鸟体大部分为绿色,前额、头顶的部份以及眼睛周围为橘色,头顶连接橘色的後面部份、以及颈部为深蓝色;脸颊、喉咙以及胸部上方为浅橄榄棕色,胸部下方、下腹部、尾羽内侧、以及翅膀内侧的覆羽为黄绿色;飞行羽的尖端和飞行羽的覆羽为蓝色,尾巴内侧和飞行羽为橄榄黄,鸟喙为黑色,虹膜为橘红色。幼鸟的体色和成鸟很类似,但是眼睛周围并没有橘色,虹膜的颜色也比较深。[1]
栖息环境编辑桃额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以及半干燥的乡村平坦地区、充满仙人掌植物的平原地区、塞拉多区(注:塞拉多(Cerrado)是一种巴西当地的热带植被型态,类似仙人掌锥尾鹦鹉所栖息的卡丁加群落(Caatinga)植被区),有时候它们会沿着森林边缘,到邻近人类居住的地区活动,或是在公园、以及农耕区觅食,有时会造成当地谷类作物相当程度的损坏,因此当地农民相当厌恶它们。[1-2]
桃额锥尾鹦鹉(5张)
生活习性编辑
桃额锥尾鹦鹉(30张)
桃额锥尾鹦鹉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会以4到8只或是20到30只左右的群体活动,偶尔也会在栖息的树木附近聚集比较庞大的族群;个性并不十分内向,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树上或是地面觅食,如果在林间休憩的时候相当难以发现,因为它们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在飞行的时候相当吵杂,会伴随刺耳的鸣叫,因此老远就可以发现,有地区性迁移的习性,会到不同地区觅食。主要的食物为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同时也会定期造访农耕区,觅食稻米、谷类、玉米等作物和果园中的水果。[1-2]
分布范围编辑
桃额锥尾鹦鹉分布图分布于亚马逊流域南方,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等地。[4]
繁殖方式编辑雌鸟每窝产2至4枚卵,孵化期26天左右,幼鸟52天后羽毛丰满并离巢。人工饲养,巢框的大小应该是13“×10”×10“。约直径3.25“的入口。[5]
保护级别编辑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4] 桃额锥尾鹦鹉全部图册网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