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10)
韩舞(大多以韩国歌手歌伴舞的形式出现)、爵士舞、街舞、MTV舞蹈等等,一般都不是现代舞,虽可与现代舞融合产生独特的风格,但即便如此,娱乐化倾向较重的舞蹈就不会是现代舞。同时现代舞一般都有其创作动机,如对某些主题的思考、对美学概念的探索、对故事情节的描述等等,一般不会成为某个音乐或歌曲的附属品。
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现代舞团有云门舞集(台湾)、城市当代舞蹈团(香港)、广东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上海金星舞蹈团、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等,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则创作了不少风格独特的现代芭蕾作品。
中文名称
现代舞
外文名称
Modern Dance
起 源
20世纪初
含义
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内容与题材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畴之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巨大障碍。正是处于这种危机中,现代舞便应运而生。
现代舞蹈的种类 ,按照舞蹈的特征来划分:
一、专业舞蹈 ;古典舞 芭蕾舞 ;民族舞 ;民间舞 ;现代舞 ;踢踏舞;爵士舞。
二、国际标准舞: 1、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 2、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而兹、探戈、快步、狐步舞)。
三、时尚舞蹈 ;迪斯科 ;锐舞 ;街舞 ;芭啦芭啦 ;啦啦队舞 ;热舞劲舞 ;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⑴现代舞的生活观是宽容大度,乐观向上,随遇而安;它的艺术观是求同存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现代舞第三代大师默斯-堪宁汉曾说过:"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的作品,那就编一个自己喜欢的好了。"
⑵量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是第一位的。格莱姆的"巨匠"桂冠应该说是由无人匹敌的180部舞剧和舞蹈构筑起来的。她的同窗也曾指出:"你想编一个出色的舞蹈吗?那么,先编出100个糟糕的再说吧!"
⑶美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早已不是唯一的追求;而在现代美学中,美更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因此,美或者不美,不应是衡量现代舞作品高低的唯一标尺;格莱姆初出茅庐时,她那带棱带角,更带着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之敏感的抽搐动作,曾被当时报界辱骂成"要么是癫痫突然发作,要么是分娩迫在眉睫"。但是几十年之后,当整个世界都在运用她那痉挛性的表情方式之时,她的"收缩-放松"(Constraction-Release)动作原理则被当做是新时代的号角和新美学的代表了。
⑷新与旧的概念在现代舞中不是绝对的是非关系。尽管新的不一定总比旧的好,但新的每每比旧的更有趣,更能唤起人们的注意。
⑸对现代舞作品,应该尽力避免是非曲直的判断,尤其是在看远离传统观念的后现代舞时更应如此。舞蹈是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距离较远的审美学,而不是伦理学。
⑹对现代舞作品,尤其是对那种以实验为目的的新作品,包括学生的习作,最好不做价值高低的判断,而应以竭力挖掘其创造的潜力,理解其创造的动机为根本宗旨。
⑺一切舞蹈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在有意无意地探索"舞蹈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和美学命题。
⑻可舞性这个在古典舞中地严重问题,在现代舞中完全不成立,因为现代舞的概念如此宽泛,因为大自然在现代舞者的眼里无一不是在跳舞,因为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是在跳舞。美国现代舞第三代大师保罗-泰勒说:"我们缺少的不是动作,而是发现那些能为自己的目的出色服务的动作的眼睛。"
⑼思想性和哲理性一直是现代舞蹈家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不再是那种只会模仿,而不思创造的艺人和匠人。
⑽有必要弄清现代舞的宗旨是大胆的实验和严肃的探索,而不是廉价的讨好或技术的炫耀。
葛兰姆技巧
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以"收缩与延展"(Contraction & Release)为其动作原理,技巧训练著重于收缩下腹部肌肉以凝聚动力,再将此动力发放以延伸动作至更远、更高、更长。地板训练包含坐姿、跪姿及躺姿;站立动作以重心移转、平衡及延展为主;流动组合以走、跑、跳、转以及三拍子的变化为主要的训练诉求。
韩福瑞技巧
杜丽丝.韩福瑞(Doris Humphrey)以"跌落与复原"(Fall & Recovery)为其动作原理,技巧训练以摆荡(swing) ;与重心转换(weight shift)时所产生的动力为主,形成"起动、滞留、落下、再起"的弧形动作循环。韩福瑞的动作训练模式,也可以引申至宇宙万物间周而复始的现象,是为舞蹈技巧训练蕴含人生哲学的重要范例。
李蒙技巧
荷西.李蒙(José Limon)为韩福瑞的嫡传弟子,其技巧训练原理建基于韩福瑞技巧之上,再注入李蒙个人的钻研心得。除了保留以摆荡与重心转换的"跌落与复原"基础外,李蒙技巧更加强调动作的圆滑顺畅,以及肢体各部位的分解动作练习,李蒙视肢体各部位为单一乐器,当全身活动时,就犹如一场交响乐一般,多种乐器共同演奏动人的旋律。
何顿技巧
列斯特·何顿(Lester Horton)是著名黑人舞蹈家艾文·艾利(Alvin Ailey)的启蒙老师,在何顿死后,艾利成为何顿技巧的主要继承人。何顿技巧著重肢体线条的延伸、拉长,也试图挑战人体平衡的难度,因此多有单点著地而其它肢体部位朝反向伸张的动作训练。何顿的动作灵感多数来自原始族群或古代遗迹的形象。
放松技巧
发源于60年代的美国纽约市下城,由当时活跃于杰德森教堂(Judson Church)的年轻人,不断探索与实验肢体的潜能,经由接触即兴衍生而成的形式。肢体的活动型态与动作的动力既不过度使用,也不全然放松,而是任其形成一股延续不断的精力,使得肢体从某一动作延展至下一个或数个动作。
活用运动生理学及解剖学的知识,延展技巧可以使肢体在最省力的状况下,让全身的骨骼、肌肉贯连合一,完成一连串的肢体动作。
自由形式
当后现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于二十世纪的60年代兴起后,固定形式的现代舞技巧训练便逐渐受到前卫舞蹈艺术家们的批判,转而以自由发挥作为动作训练的主要形式。除了突显教授者的个人风格外,自由形式的肢体训练也包含对于时间、空间及能量的各种探索,通常是从日常生活的基础行动如走、跑、跳、转、蹲、滑等衍进而成。
根据现代舞发展的历程,基本可以分为20世纪前期创立奠基时期、发展时期、新先锋时期以及后现代舞蹈剧场时期等几个基本的的阶段。而在不同时期由于其艺术主张、价值取向、创作风格和表演训练技巧上的区别所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
在世纪之交,现代舞由反对古典芭蕾而创立,其思想主要强调以人体的解放与自由追求人性的解放与自由,带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露,其艺术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伊莎多拉 ;邓肯,露丝。圣。丹尼斯。泰德。肖恩,马丽。魏格曼等人。无论是邓肯的"自由之舞",还是圣丹尼斯对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及宗教哲学思想,他们虽各有其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但总体上是以拉班所建立的系统理论为中心的表现主义流派。和其他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一样,宣扬感觉第一,把直觉看成是认识世界的唯一 ;方法。维格曼是表现主义舞蹈的代表者,她的舞蹈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企 ;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而独立存在。
在这一时期的现代舞艺术,观点上主张形式追随功能,价值观上注重揭示人的价值和尊严,揭示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把感情表露意义上的表现作为艺术创作的本领。在艺术思想上主张真实反映世界,不仅反映人性的善,也揭露人性的恶等。在探索上,注重个人风格,并创作出个性化、系统性的动作体系和技术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有如下几个:
心理表现派:玛莎.葛兰姆的"收缩与延展" (Contraction &;; Release)为其动作原理。主要思想在揭示人类内心阴暗面,强调"内省 ;"心理。她强调舞蹈家应"以身体形象客观地表现自我信 ;念","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
象征派:韩福瑞技巧以「跌落与复原」(Fall &;; Recovery)为其动作原理,她认为这既包含着人类动作的全部范围,又是一切戏剧性效果的根源。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撑持起来反抗等,这种冲突就存在于这些动作之中。
人本主义舞蹈:荷西.李蒙其技巧训练原理建基于韩福瑞技巧之上,再注入李蒙个人的钻研心得,视肢体各部位为单一乐器,全身活动时,就犹如一场交响乐一般,多种乐器共同演奏动人的旋律。
放松技巧:由于不断探索与实验肢体的潜能,经由接触即兴衍生而成的形式。
何顿技巧:作灵感多数来自原始族群或古代遗迹的形象,例如古埃及的二度空间式壁画中之形体,便演变为其基本动作训练之一,主张"对世界传达出自己的身份和传统的骄傲"。
这些流派和技巧极大丰富现代舞的内涵,使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并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思想。
所谓"新先锋",意思是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艺术道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现代舞艺术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艺术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在艺术观念上主张进一步的解放身体,认为舞蹈艺术的形式是自足与封闭的,能够自我表达与检验。热衷于形式主义观点,认为形式就是一切,动作本身既是目的,而非传情达意的手段。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为以非理性与直觉进入,拒绝向观众解释自己的作品"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倾向于反传统,反美学、反文化、反理性、反艺术、反舞蹈。甚至瓦解舞蹈的要素,在编舞技巧上进行各种试验的,将其它领域的概念引入创作作品,创造了一系列的编舞方法。出现了立体派、抽象派、动力派等流派,技巧方面则形成了自由形式。当后现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于二十世纪的60年代兴起后,固定形式的现代舞技巧训练便逐渐受到前卫舞蹈艺术家们的批判,转而以自由发挥作为动作训练的主要形式。突显教授者的个人风格外,自由形式的肢体训练也包含对于时间、空间及能量的各种探索。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莫斯。坎宁汉(Merce Cuninghan)及其机遇舞蹈派:他反对人们一贯认为"舞蹈动作必须有含义"这一基本要求。他说:"在我的舞蹈艺术中是没有包含什么想法的"。其艺术方法是追求"偶得动作"。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类生活常被习惯所束缚,如果在编舞中使用偶得成分,就有可能发现人类最本能而又最吸引人的动作方式。
抽象派:抽象派的现代舞是以抽象的语言去表现所谓纯粹的精神世界,追求新奇、怪诞:代表人物艾尔文 尼古拉斯。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本能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超然存在的能力。
主要源于欧洲的舞蹈剧场艺术,追求再度返回舞蹈的戏剧传统和表 现主义的传统,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在在以人的肢体如何舞动,而注重的是人类为什么舞蹈,舞蹈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注入人文气息。而现代芭蕾也是这一时期现代舞的流派之一。
舞蹈剧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皮娜·包希。舞蹈剧场原指一种古典芭蕾与新舞蹈结合,并能够完整表达剧情的舞蹈。她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1、破碎的舞蹈剧场 2、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3、对重复的偏爱 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为何而动,为何而舞,揭示的是两性永远互动的主体,表现出来的是终极的人文关怀。
现代芭蕾:现代芭蕾亦是现代舞当中的流派之一。它是介乎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之间的一 ;种形式,在观念上是现代舞,但技巧上还是芭蕾。现代芭蕾最早的代表者是K.约斯,他原来是拉班的学生与合作者。他当过芭蕾演员,因此他实践 ;把两者结合是有基础的。
19世纪末,古典芭蕾舞开始走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统和陈规陋习使舞蹈失去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味。人们也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 ;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行为规范,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应和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
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却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图尼克衫,赤足而舞,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化中寻找灵感。她提出的"反芭蕾"的口号和灵魂肉体高度结合的宣言,是与当时人们内在需求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邓肯对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如果说邓肯是不自觉、本能地反叛了芭蕾传统,带来了一场舞蹈革命,那么当德国的玛丽.魏格曼、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出现时,她们就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舞,不仅仅作为一种身体的复兴运动,而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与观点,它是以产生新的动作体系和动作理论,并逐渐成熟为标志,以人类精神的观照为初衷,创造一种个性化、时代化的,以身体动作认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
欧洲与美国在现代舞的发展上大体是共时同步,相互影响的。而欧洲在现代舞发生时间上,又要早些。19世纪未,现代舞的萌芽由欧洲向美国渐变而成长,即使是出身美国的邓肯,也是欧洲首先得到了认可。在当时,艺术文化都遵循着一种欧洲的标准。法国的戏剧家、歌唱家弗朗索瓦.德尔萨特,创建表现体系理论,把人体动作分为不同表情,成为戏剧性的姿态。美国现代舞的第一代先驱丹妮丝受他的影响颇深,把他的体系列入自己的教学课程中。德尔萨特的弟子,瑞士的音乐家埃米尔.雅克.达尔罗兹又发明了"舞蹈韵律操"。现代舞大家魏格曼、尤斯、霍尔姆曾向他学习。当德国鲁道夫.拉班的"人体动律学"与玛丽.魏格曼的表现主义舞蹈出现时,中欧便成为现代舞的一个放射分流的中心高地。无论是拉班对动作进行科学性的分析,还是魏格曼关注的人生主题和人体的内宇宙,都对美国在20年代执迷的东方情调形成冲击。同时,以美国玛莎.格莱姆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主流现代舞者,在德国表现主义、人文精神的感染下,在古代文化的感召下,开始树立本土的舞蹈形象,为自己内心复杂、略显混乱的情感动机寻找动作出路。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并存的新生国家,充满了乐观精神和自由观念。在这样一个生存环境中,现代舞不断地叛逆、造反与独立的行为,成了一种更新的力量,促使舞派迅速分流裂变。著名的美学家和史学家塞尔玛.珍妮.科恩也由此而得出结论"现代舞是一种打倒偶像崇拜的艺术。"随着美国社会的高度工业化,后工业文明在人性的异化、战后的破灭感中开始解构一切。60年代,贾德逊舞蹈实验基地诞生之后,后现代与后后现代舞运动便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20年代以来,现代舞领域中已经出现了玛莎.格莱姆.默斯.堪宁汉、保罗.泰勒、霍塞.林蒙.汉姬.霍尔姆古典现代舞的五大训练体系。这场运动进对古典现代舞的反叛,是对后工业社会中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舞者们穿着日常生活的装束走出了剧场,在湖面、楼顶、街边、美术馆等熟悉的生活景象中创造出"陌生"的视觉环境和听觉氛围。舞者们则更多地进行着纯动作的实践,由早期的从情感动机中产生动作回到在动作本体上萌发意义。安娜.哈尔普林使用大量的非职业舞者,把舞蹈还原成为一种社会功能和群体的欢娱。戴维.戈登则有意地消除了生活与舞蹈的距离,生活化动作的运用与讥讽芭蕾的变形,显示了后现代破碎、解构的玩笑,同时也反映了当代舞者放松的心态与人格。后现代舞蹈的冷漠、躁乱,却越来越真实地贴近了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传统重负的国度,现代舞不断地更新换代,过快的新陈代谢也导致一种创新的穷竭和某种慌乱,创新成为它自身的传统和规律。
德国作为现代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却一直在战争的阴影下发展缓慢,充满了悲观色彩的情调。在德国理性的传统下,德国现代舞者最先确立了动作规范和对本体进行理论分析,虽然其舞蹈宗旨是非理性的,强调个人情感的自我体验,但"表现性"的方式仍流露出了深刻的理性思辩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德国现代舞不象美国那样舞派繁多,随心所欲,而是保留了内省的特质和思考的习惯。这种表现主义的舞蹈风格汲及到美国,对美国的现代舞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0年代,皮娜.鲍希的"舞蹈剧场"的出现,使德国现代舞内省张力达到一个高峰。"舞蹈剧场"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正如她自己所说"令我感兴趣的不是人们的动作,而是动作的内涵。"不受羁绊的动作语汇冷静地表述了真实的人性,使德国现代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保持了永不落伍的姿态。20世纪是人类身体全面觉醒的世纪。
现代舞从反芭蕾的自由的动作,到情感动机中挖掘动作,到纯动作的实践,到生活化动作的大量参与,归还给人民,成为生活的舞蹈,扮演着一个唤醒身体的使者,而当工业文明对人的身体、心灵重新构成了抑制的无形桎梏时,现代舞成为了一种人的内在需要,它高度地宏扬了个体生命,人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完成表现的权力、倾述的愿望,感受自我的存在。
从现代舞的欣赏角度来说,适合采取宽容的心态,这也许是针对所有现、当代艺术的一种欣赏姿态。实验性的离经叛道,严肃主题的沉重费解,会象一次过火的行为艺术和没有标点的小说一样令人难以接受。宽容,可以会容纳一些伪艺术,但是宽容可以让人们尝试去接受和理解一个陌生人、一种新的形式。在现代舞中,观众可以领略新鲜怪异的动作形式的冲击、快感,可以在动作与听觉、视觉环境的关系中发现特殊的意识,可以大声咳嗽、提前退场、现代舞让你愤怒、快乐、感动、恶心,就是不能让你无动于衷。请做出你的反应,你的动作。这里谈及的现代舞是以欧美两大发源地为主要对象,而现代舞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的"舞踏"、朝鲜、中国的"新舞蹈"、以色列、澳洲、非洲等独具特色的现代舞在此都无法一一囊括,但有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民族和国家的现代舞的存活、发展、壮大最终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时代、文化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达方式。当代舞的概念正在逐渐代替现代舞,当代舞比现代舞在时间上和舞种上有更大的宽容度,更加平易近人。现代舞已成为一种固有风格,新一代舞者需要叛逆、法",现代舞者地都发现了"易"中蕴藏的现代舞审美标准之真义,"变"即是"常",变化是生存之道,是保持新鲜的秘诀,不断地抛弃一些已有的东西,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
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影响
面对时代的审美变迁,面对传统价值观念观与现代性思维的磨合与冲撞,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
民间舞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这就迫使民族民间舞改变了传统的既成模式及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以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原则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风格上不再沉迷于风格化,而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在造型上,不再以圆形线条和对称形为最美,而是喜欢错落有致的对比和不对称美;在肢体语言上,也打破了程式化的动作线条,追求棱角分明,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动作新颖而别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56个民族为我们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具有很大的潜力,有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怎样更好地把民族民间发展下去,更多的编导们想到了现代舞中很多很好的元素和风格,并及时地融入进去,形成了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精辟观点。⒈现代舞的产生及其发展现代舞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在西方古典芭蕾开始走
民间舞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承和陋习使舞蹈失去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位,崇尚自由和科学的人们也急于打破这种对人体束缚已久的行为规范。于是由伊利多拉·邓肯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弃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富有现代感的图尼克衫,打着赤脚光着腿舞蹈,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中获取灵感而舞。后来拉班又进一步发展了现代舞,不光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而且还在舞蹈动作方面全方面探讨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现代舞起到了奠基作用。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主要是对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她广泛提取了埃及、希腊、阿拉伯和泰国等国舞蹈的风格特点,因此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舞。⒉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当欧美的现代舞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时,中国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现代舞事业发展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吴晓邦为首的,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她)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以"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在当时的中国视现代舞为洪水猛兽,但在香港和台湾却发展得蓬蓬勃勃,如香港城市当代舞团的现代舞《足尺》和台湾云门集的《盲》等作品开启了中国现代舞的大好势头。终于,现代舞在中国被压抑了半个世纪之久后于80年代在社会和艺术的新土壤中,异峰突起久蓄而勃发,成为这个时期独领风骚的生力军。以改革开放的前哨城市--广州、中国的文化中心首都--北京为"基地"。最有代表性的是作品《希望》,正是由于作品崭新而又丰富的舞蹈意象,生动而又极富生命质感的舞动,征服了观众,成为中国现代舞崛起的标志。
⒊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点
⒊1延展性。民间舞的动作小巧细腻,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有时略感幅度稍小。尤其是"女活儿"的动作语汇基本上局限于"小法儿",有时会给人某种"小家子气"的印象。
⒊2.规范性。民间舞的动作灵活多变,"势"随"心"走,并无特定"程序",这是民间舞的优势与生命力的存在。但是同时也存在某些"点到为止"或者"差不多"就成了的状况。
现代舞⒊3.表演性。民间舞几千年来只为自娱,不为表演。后来经过艺术家的收集整理逐渐把它搬上舞台,又具有了很强的表演性。
⒊4.装饰性。运用道具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又一大特色,常常是通过道具的运用来表现感情。如"手帕"、"扇子"、"红绸"、"鼓"等等。
⒋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撞击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文化艺术方面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加之有着深厚的封建文化思想底蕴的中国,早已形成了定式。对于外来的文化艺术,我们并不是象鲁迅先生说的只顾"拿来",这里包含着中国人保守的性格因素。虽然有一些先见之明的创新者站在时代的前沿,甘愿冒险传播外来文化艺术,但是这种与民族艺术不完全相同,甚至有点"新鲜"的外来艺术形式在短期内是不会被我们民族所接纳。造成这种不相融合的局面是由现代舞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现代舞属于前卫艺术,很有创新性,没有烦琐的剧情、布景、音乐,可用不规则或舞者自创的音乐或声音。但没有民族色彩,但具有自由、开放、冒险、求新的特征,追求自我和强调自由等。所以刚开始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没有相互结合,而是抵触。后来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舞蹈工作者的大力弘扬和传播,文化事业逐渐从保守走向了开放,从过去的不融合逐渐走向了融合。这是时代的规律、历史的选择。
⒌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渗透
先说"中国现代舞"这一说法是由于不完全同于欧美,为了有别于它的另一说法。现代舞的创造、创新、反叛精神是由理性与血性相互支配、相互约束制约的。尤其是"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既要保持它的本质精神,又要适应中国的本土风格和文化氛围。所以艺术家们融时代性、民族性、文化阶层性为一体,把二者结合起来,作到深入民间发展中国现代舞,在民族民间舞注意了"洋为中用"、"取长补短"、"雅俗共赏"。实际上也慢慢地为大众所接受了。接着提出个"新"字,叫做"新民间舞",也可以按时髦的字眼叫"后民间舞"。所提的"新民间舞"是淡化情节,淡化情绪,突出思想的民间舞,其主要特点是有个性,但不是个人风格。它既是传统的中国人的人性与民族文化思想解放的结合体,又是进一步打破一致的心态,更是达到个性化的民间舞。它反映今天的文化动态,文化心理。它也是思想性强的民间舞。例如高度老师的《游牧一族》,从感觉上它是新的,有"新民间舞"的感觉。是我们民间舞的良好开端,应该深入研究,我们社会需要有现代意识的民间舞。在当今的大好形势下,现代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关系将越来越融合互补,给人们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视觉冲击,而且这样出来的舞蹈才最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由此可见,中国未来的舞蹈必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当时首先出现的是邓肯的"自由舞蹈"。严格地讲,邓肯的舞蹈还不是现代舞。她崇尚自然,继承了晚期浪漫 ;主义"回到自然"的口号。她脱去舞鞋和紧身舞衣,随心所欲地自由舞蹈,给欧洲舞坛带来一股清新纯朴之风,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与她同时代的音乐家和舞蹈家E.雅克-达尔克罗兹的"优律动"和R.von拉班的"空间协调律"则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理论条件。特别是拉班,他全面探讨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肌肉的松弛和紧张、动作的协调以及舞蹈空间等理论问题。
早期现代舞
美国现代舞发展中国家上的第二个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有"
美国舞蹈第一夫人美国舞蹈第一夫人"之盛誉的露丝·圣丹妮丝和"美国舞蹈教育之父"泰德·肖恩夫妇。他们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但最终则将共同的视点聚集在了遥远而神奇的、充满宗教气氛与传奇色彩的东方,因此,东方情调构成其作品的基调,但这些作品最初却因为有悖于人们"由此及彼"的认识规律,而被戏弄甚至抨击成了"伪东方舞"。不过,其舞团1925年至1926年两度来亚洲巡演时,这些作品却受到所到国家观众的喜爱,甚至在客观上刺激了印度民族舞的复兴。丹尼丝-肖恩舞蹈学校和舞蹈团随后成了美国现代舞的摇篮,其舞蹈被史家称做"早期现代舞",发生与发展期成为美国现代舞历史上的第二个时期--"早期现代舞时期",而时间则在1915年至1932年之间。现代舞古典现代舞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三个史期,旺盛期发生在1920年代中后期至1950年代末期,甚至到1980年代末期还有佳作出现,但高峰期则出现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1940年代,主要标志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到这个时期,在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均已形成了体系化的成果,主要表现是以"收缩-放松"为动作原理的"格莱姆技术体系"和以"倒地-爬起"为动作原理的"韩芙丽-韦德曼技术体系"在这个年代日臻成熟并独树一帜,加上丹妮丝-肖恩家族内的C﹒韦德曼,以及这个家族外的H﹒塔米丽丝、L﹒霍顿、H﹒霍尔姆总共六大巨头在同一时期的争奇斗艳与各具风采,数不胜数的现代舞佳作从此以不断提升的数量和质量脱颖而出且风格迥异,而连续六代的各国传人更将整个现代舞的运动推向了全世界。
即表现主义现代舞
拉班的学生M.维格曼把他的理论,通过创作实践变成了舞蹈作品,使现代舞理论具体化。拉班-维格曼这一现代舞派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强调感觉第一。维格曼的舞蹈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她认为,只有对音乐的"独裁"进行反抗,才会产生"自由自主的舞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维格曼为首的德国现代舞坛,一直是世界现代舞的中心。后来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现代舞在德国被取缔,中心转向美国。
但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是曲折的,现代舞的先驱邓肯和R.圣丹尼斯都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首先得到承认并获得成功的。当她们在大西洋彼岸名声大振之后才引起美国人的注意。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舞蹈文化,现代舞一旦被接受后,马上受到了重视,几乎成了它本土的舞蹈文化。
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不仅仅是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色彩、富于神秘感的现代舞,给美国商业性极强的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而且还在她创办的现代舞学校中培养了一批现代舞的杰出代表。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的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从古曲中获得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牧童识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艺术信念依旧,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却不及他抗战时期的那些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日益发展。初期的一批被群众称之为现代舞的作品如:《希望》、《无声的歌》、《再见吧,妈妈》、《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等。从构思到语言模式的突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较大的冲击力。但是除了《希望》之外,大部分作品的表现手法仍未脱离具象化地反映具体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显然,这并非严格意义的现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禄推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理想的呼唤》、《绳波》、《血沉》、《对弈随想曲》、《彼岸》、《独白》……从作品的创意到表现形式--语言栽体,似乎可以感觉到编导正向着他心目中的"现代舞"靠近。
欧洲现代舞坛刮起一阵以色列风,克伊布兹当代舞团算是这鼓旋风的主要缔造者。在"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观摩"的系列演出上,克伊布兹当代舞团以压轴姿态出演《哪怕》,相较于此前出场的英国珍妮丝舞团、西班牙西恩富尔戈舞团、新加坡舞人舞团、美国欧博琳舞团,以及曹诚渊带领的三个国内一流舞团,克伊布兹在散场后获得了观众最长时间的掌声和致敬。
跨文化:了解他人 反观自身
"当今国际现代舞的大地图中,以色列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果要提21世纪初的国际现代舞坛,最势不可挡的实力派,非以色列艺术家不可。" 北京舞蹈双周策划人曹诚渊说,虽然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最靠近欧洲的地区,但它受欧洲舞蹈发展影响强烈,新一代以色列舞者接收着现代舞气势东移的脉动蔚然成熟,在跨文化合作方面,以色列现代舞很有发言权。
早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很多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选择回来建国,"他们带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所以以色列是多民族、多元化、多风貌的组合体,有丰富的土壤让现代舞进行不同面貌的创作。" 克伊布兹当代舞团艺术总监拉米·贝尔对记者说。
拉米带领的克伊布兹当代舞团,是以色列当今最重要的现代舞团,常年拥有15名舞者,舞者虽大多是以色列人,但也有来自荷兰、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舞者。"因为我们每年都会在全世界巡演200多场,很多舞者对我们都相当熟悉,他们会觉得以色列是很特别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选择加入我们的舞团。"但拉米并不担心文化隔阂的问题,相反,他认为"舞蹈是一种国际共通的语言,舞者也都经受过类似的专业训练,所以不管国籍、宗教如何,我们沟通起来并没有太大困难。"
虽然现代舞一直强调舞者保持"自我"和"个性",但查尔斯也指出,在美国现代舞的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年轻人根本没什么想法,就来强调'这是我,就是我',在他们的理解里,个人就是自己说了算,没有跟外部的联系,没有跟过去、历史、环境保持关联。"这种过于强调"个性"的观点,让舞者模糊了个性,失去了独特性,每个人看起来其实都一样,查尔斯想出的应对方法是,"要让舞者了解,你之所以成为你的背后是什么,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要引导舞者思考自己和生存空间、家庭、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寻找自己的身份特点。"
跨媒介:视觉效果越来越被重视
因为美国在世界现代舞史上的重要性,所以"焦点观摩"上出演《长风破浪》的美国欧博琳舞团,也少不了被关注。欧博琳舞团由现任艺术总监布兰德·魏1971年创立于美国俄亥俄州,是能与纽约相抗衡的重要力量。
"今天世界的现代舞格局有很大变化,纽约虽然仍有声望,但已经不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现代舞殿堂,反而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有更多值得注意和让人惊喜的现代舞团体;美国本土的现代舞,也从以前集中于纽约,到如今分散到全美各地,其中的旧金山,更是无可争议地成为众多现代舞中心的一个重要枢纽。"曹诚渊说。"美国东部更注重思维、思想层面的探讨,美国西部则更关注于人体和力量的展现。" 布兰德·魏这样对记者概括了美国东西部现代舞的不同。
在《长风破浪》中,欧博琳舞团大量使用"人声"拓宽的舞台空间感,以及利用"投影光影"制造的强大的视觉效果,都让人感觉惊艳。"在每部作品中,我们都会视情况采用不同的人声、视觉艺术和现场音乐的跨界合作。" 布兰德·魏说。这样的跨媒介合作,在"焦点观摩"的其他作品,以及"青年舞展"、"另类平台"中都有大量被使用的迹象。
"因为肢体语言没有语法,很多编导都不甘于纯身体的表演,语言、声音、表情、日常动作等就都成为舞者用来表达讯息的工具。"一位来北京参加舞蹈双周的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宋卉婷这样告诉记者,早期的现代舞多属于身体导向,更强调舞者身体质感的传达,现代舞则愈来愈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以舞蹈为本体,结合其他媒介如戏剧、雕塑、多媒体、装置艺术、实验影像、摇滚乐、电子噪音等跨领域合作,已然成为现代舞的一种流行和趋势。
不过,虽然跨媒介创作已成为现代舞中的一种事实,并成为每个编导都能享用的可能性,和舞蹈家金星合作过舞蹈剧场《玩偶之家》的易卜生国际艺术总监英格尔·布尔逊却说,"除非需要,否则不要随便动用多媒体来和舞蹈合作。" 英格尔·布尔逊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表达舞者的观点、思想和议题,虽然创作会因时代改变而使用不同的媒介,但如果不能驾驭这些媒介,倒不如退回舞蹈本身,把最基本的概念表达好。
它的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称为现代舞。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汤米尼斯概括现代舞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
伊莎多拉·邓肯
其创始人,公认为是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on,1877^-1927 ;),她认为古典芭蕾的练会造成人体的畸形发展。她向往原始的纯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鲁道夫·拉班
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的,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RudolfVonLaban,1877-1968),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自然法则的训练方法,把人体动作的构成归纳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等八大要素,认为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组成各种动作。他创造的"拉班舞谱"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舞谱之一。
露丝·圣一丹尼斯
现代舞的惊人之美与邓肯同期的舞蹈家露丝·圣一丹尼斯(Ruth St .Denis,1877 ^-1968)是美国现代舞的先驱,她广泛吸收了埃及、希腊、印度、泰国以及阿拉伯国家的舞蹈文化,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表现了一种宗教精神的现代舞。近数十年来,这一流派的舞蹈家各自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和艺术主张的派别,有的在舞蹈的创新和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有的却完全违背了早期现代舞派的基本思想和艺术主张,远离了客观社会现实生活,发展到离奇、怪诞、晦涩的地步,为广大观众所不能理解和接受。格雷厄姆和汉弗莱
在圣丹尼斯的学生中,M.格雷厄姆、D.汉弗莱成为美国现代舞的代表,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名词。她们虽然都是圣丹尼斯的学生,但却都不是老师的继承者,而以叛逆者的身份走着各自的艺术道路。汉弗莱认为圣丹尼斯那种异国情调的舞蹈不能体现人的精神。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则,就是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舞蹈动作的规律。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支撑起来进行反抗,这些动作就含有人类的冲突内涵。因此她的作品大多具有象征意义。汉弗莱是从外部形态上反对自己的老师,格雷厄姆则是从人类更深层的心理形态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艺术观念。因此她的舞蹈有"心理舞派"之称。格雷厄姆强调舞蹈应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她在《悲悼》中,表现由于焦虑、痛苦使人的身体扭曲和痉挛,就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图解"。她的技术理论中心是呼吸。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形体变化,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推动身体的旋转、跳跃和跌倒、撑起。她的早期作品曾引起争议,认为过于阴暗、性感,但她终于成为美国声誉最高、享誉最久,影响到戏剧、电影、电视等各个领域的一代舞人。
据统计,目前国内大专院校已建立了31个舞蹈系,但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广州和北京这两座先后培育了全国唯一两个现代舞团的大都市,以及上海、武汉等有北京舞院现代舞专业毕业生落脚的大都市之外,其他各地的舞蹈系均无法在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合格的主修或选修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在大学专科、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层次上任教的现代舞师资中,有不少人可以同时开设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的课程;因此,我们今后还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首当其冲的任务则是,训练并提供一大批合格的现代舞师资,包括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的,否则,很可能造成以讹传讹、误人子弟的可怕后果。
中国普通大专院校的舞蹈应该怎样发展。
现代舞首先是应该欢迎和鼓励所有有兴趣的同学,都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中来,因为普通大专院校的舞蹈,从本质上说,应该属于"非专业",或者说"非职业"性质的舞蹈,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大多不是要吃舞蹈饭的,因此,舞蹈的训练和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兴趣、嗜好,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正因为如此,普通大专院校开设的舞蹈,不应是舞蹈专业院校的这种"精英舞蹈",而应是国民教育系列中的"人人舞蹈";
接下来,则是应尽早开启学习和研究现代舞这种"崇尚时代精神、提倡创造思维"的艺术之观念、方法和技术,至少应先了解一下现代舞在美国这个发源地的大学校园中是如何生根、开花、结果的,尤其是应熟悉早已风靡欧美的大学生舞蹈团--美国"皮劳波勒斯舞蹈剧院",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多媒体舞蹈团"和"埃索舞蹈剧院"这些现代舞团的成功经验,以便我们少走些弯路;不过,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建议各个大专院校先把现代舞的选修课程尽快地开设起来,以便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接触一下这种舞蹈,然后再作出自己的选择!
普通大专院校的舞蹈,无论训练和创作,还是表演和管理,都不应照搬全职的、专业化舞团的路子,特别是不应在胳膊儿腿儿上,照搬古典芭蕾"三长一小一个高,八字要领最重要"(长胳膊、长腿儿、长脖子,小脑袋加高脚背儿,以及"开、绷、直、立"的肢体条件,"轻、高、快、稳"的动作要领)这些苛刻的审美模式,而应走"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小型多变、身心并用、大脑领先"的现代舞道路!否则,便不能发挥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广阔、信息高度密集、文化积淀较多等独特的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懂得:"芭蕾舞跳条件,现代舞跳观念"!
要跳地道的现代舞,要作真正的现代舞蹈家,首先需要有思想,然后才可能创造出为自己服务的肢体技术来;因此,在西方现代舞的强国,大学生历来是从事现代舞的最佳人选,而大学校园则是发展现代舞的最佳环境!因此,现代舞,乃至整个20世纪现代哲学和美学的思想,早已成为建立和发展现代高等舞蹈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代舞在中国已发展多年,特别是近几年以现代舞的创作手法创作的各类型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人们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逐渐认识和接受现代舞及其重要性。由于现代舞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很多人对现代舞还是只知其名不知其内涵,那么如何欣赏现代舞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是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欣赏现代舞作品,我们说了现代舞是以标新立异、严肃探索为最终目的,因此首先要能够以平常心态去接受,同时在欣赏的时候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在一般人的眼里,既然是舞蹈,那它就必须要一直的舞动,但在现代舞中,这个观念完全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在跳舞。
第二要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其实一部作品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此时编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而这些现象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作品。
第三看作品的"动态"和"结构"。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因此,现代舞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表现,最基本的都是要从动作开始,而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力方法,其次是看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因此,在结构上特别讲究对比,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对比,舞段和舞段之间的对比,节奏和节奏之间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舞蹈构图的对比等等。
第四要尽力的多看现代舞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生而有之的六种感觉去全身心地感受作品。在现代舞作品中,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重量而不是如芭蕾般的轻盈,在动作中强调空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本身,在空间上强调韵味的顿挫而不是流畅,在构图中强调不平衡而不是平衡,强调过程的揭示而不是过程的遮掩。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
北京现代舞团 ;《水问》、《三更雨·愿》、《觉》
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香 ;《银雨》
香港不加锁舞踊馆 ;《爱息》
香港新约舞流 ;《馨香》
云门舞集 ;《水月》、《行草》、《流浪者之歌》
保罗·泰勒舞蹈团 ;《光环》、《B团》、《滑稽报纸》、《草地》、《海滨广场》、《黑色星期二》、《普罗米修斯之火》
何塞·利蒙舞蹈团 ;《编舞的献礼》、《叛徒》、《摩尔人的帕凡舞》、《那一刻》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 ;《步入迷宫》、《神话寓言》
雷动天下现代舞团 ;《前定的暗色》
北京现代舞团+荷兰Anouk van Dijk现代舞团 ;《世界女人》
《花时》
《巴黎在下雨》
《秋雨·海棠》
《回忆的沙漏》
《舞鸟》
《Annie's Song》
《搁浅的心》
《点滴的回忆》
《石之心》
《蒲公英的约定》
《那些花儿》
《最近的天堂》
《晓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