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甘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西洋甘菊又称德国甘菊、母菊,学名 Matricariachamomilla L. ,为菊科母菊属越冬性一年生草本植物。西洋甘菊是最古老的芳香植物之一,花和精油具有抗炎症、解痉等作用,自古即被视为可镇静及舒缓效果绝佳的药草,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消毒剂、医药等领域中,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芳香植物和药用植物。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原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2009 年从新西兰引进试种,并经 2010 ~ 2015 年连续 6 年的试验摸索,发现在三明地区露地栽培有一定难度,主要原因:其开花期在 4 月上旬至 5 月中旬,如遇持续阴雨天气,植株易倒伏,未能及时采收造成花朵腐烂和过熟,导致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但在避雨条件下栽培,每667 m2 鲜花产量可达 310 ~ 339 kg,百克干花精油含量达 0. 800 mL 左右。茎直立,圆柱形,亮绿色,基部或顶部多分枝,茎高 60 ~ 80 cm,宽幅 30 ~ 40 cm。根系纺锤状,分布较浅。叶互生,光滑,无柄无毛,羽状长披针形,暗绿色。花顶生,头状花序,初期呈半球形,后逐渐伸展成圆锥形,中空,有甜香;花序由14 ~ 22 个白色舌状花和黄色的筒状花组成,盛开时舌状花有向下摆动的特征(图 1)。果实为0. 8 ~1. 2 mm 的灰白色瘦果,种子千粒重约 0. 1 g。
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疏松壤土为佳。种子直播,每穴2-3粒,植株间距15-25CM,2-3个月施肥一次,充分浇水,植株长的较肥大茂盛,有利生长。常用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播种,9月秋播,发芽适温15-18℃,播后7—10天发芽,发芽整齐。分株,秋季进行好于春季,开花早而繁盛。扦插,在花前剪取顶端嫩枝,长5-7cm,插后10-12天生根。[2] 幼苗期温度不宜过高,以13-16%为宜,否则易徒长罹病。并注意及时间苗,苗高10cm时定植于10cm盆。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控制用量,否则花期推迟。花后剪除地上部,有利基生叶的萌发。[2] 常有叶斑病和茎腐病为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盲蝽和潜叶蝇,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安眠、消除压力、不安、利尿、皮肤柔软、利消化、能减轻头痛、帮助睡眠、舒畅心情,改善过敏的皮肤。西洋甘菊自古即被视为可镇静及舒缓效果绝佳的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