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婴儿生活规律

从宝宝呱呱落地开始,父母们就悉心照料宝宝的“吃喝拉撒睡”,一旦宝宝出现不适感,爸妈们就会开始紧张。婴儿的生活是否规律对它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规律。

经验文章 概述

婴儿期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一段时期。是小儿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短的一个阶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婴儿期

外文名称

babyhood

定义

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一段时期

特点

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过程

形成社会性

特征

大脑的可修复性

概念

个体从出生到1周岁以前的时期。1~3岁为幼儿期。有的研究者分别称之为乳儿期和婴儿期。在第一阶段中又分出新生儿期。

婴儿从出生到 1岁的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时期。在这个阶段,婴儿不仅身体迅速长大,体重迅速增加,而且脑和神经系统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婴儿的心理也在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吃奶过渡到断奶,学会了人类独特的饮食方式;从躺卧状态、不能自由行动发展到能够随意运用自己的双手去接触、摆弄物体和用两腿站立,并学习独立行走;从完全不懂语言、不会说话过渡到能运用语言进行最简单的交际等等。这一切都标志着婴儿已从一个自然的、生物的个体向社会的实体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在遗传的生物性的基础上形成着社会化的人性──社会性,逐渐适应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婴儿在1~3岁的阶段中,身心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①学会了随意地独立行走和准确地用手玩弄或操纵物体,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最简单的游戏、学习和自我服务等活动。②迅速发展了语言,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并能通过语言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最初步的调节。这就使得婴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在心理上产生了新的质变。[1]

体征

①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倍,约为9000~10000克。②身长在出生时约为50厘米,一般每月增长3~3.5厘米,到4个月时增长10~12厘米,1岁时可达出生时的1.5倍左右。③头围在出生时约为34厘米,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1岁时平均为46厘米。以后增长速度减缓,到成年人时约为56~58厘米。④胸围在出生时比头围要小1~2厘米,到婴儿4个月末时,胸围与头围基本相同。⑤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大脑的迅速发育期,脑神经细胞数目还在继续增加,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素(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支持,所以对热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特别旺盛。

大脑发育

可塑性

研究表明,大脑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大量实验表明,剥夺动物(也有少数人类婴儿的研究)的早期经验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停滞甚至萎缩现象,并构成永久性伤害。早期营养不良,也会对婴儿大脑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可修复性

研究发现,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婴儿大脑的某一部分受损伤,其本身可以通过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

过去认为脑细胞的数量就不会再增殖,其实大脑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一侧脑半球受损伤后,另一侧脑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功能。例如,在5岁以前语言中枢受损伤,另一侧脑半球很快会产生替代性功能,使语言中枢转移。但是超过5岁,这种语言中枢的修复性功能便难以实现,致使言语障碍无法克服。

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的新观点告诉我们,婴儿大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对婴儿身体和神经系统实施刺激,对促进其大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动作发育

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动作反应出来的。所以研究者(格赛尔等)把动作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

2.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随着动作的发展,婴儿探究环境的能力不断更新。如从只能仰躺着看物,到坐起平视观察物体,再到爬行和行走时能够多方位审视物体。

3.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随着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

主要动作

婴儿主要动作:手的抓握技能、独立行走。

1、手抓握技能发展要点:五指分化、手眼协调。到婴儿末期,手摆弄物体的动作向精细化和协调化发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手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在于:(1)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地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2)为认识发展奠定了基础;(3)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2、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独立行走的意义在于:(1)婴儿的躯体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到婴儿末期,独立行走动作变得熟练和自如。

原则和顺序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发展、

2、近远原则:由内向外发展,

3、大小原则: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影响因素

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动作活动的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学习能力

婴儿的学习是指在环境中获得经验,由经验引起行为的变化。婴儿生来就具有学习能力,这是来自先天的生物学准备。现代研究表明,婴儿学习活动的最早表现是在胎儿末期。这个时期可以接受语言和音乐等外界刺激物的刺激作用,从而获得一定的经验。出生后,再对其施加同样的刺激,会对有关行为产生影响。婴儿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在:

模仿学习

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国外研究发现,出生两三天至二十天左右的新生儿就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如在成人和婴儿互相观看时,成人伸舌头,婴儿也模仿着伸舌头;成人张嘴,婴儿也跟着张嘴。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婴儿的模仿学习能力具有普遍性。模仿是先天排定的婴儿的重要学习手段。

条件反射学习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数天就能建立起条件反射。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喂奶的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汁即将到口的信号。

偏好学习形式

将同一刺激不断地重复呈现给婴儿,婴儿对它的反应强度越来越弱,乃至不再注意。这时再呈现给他一个不同于前者的新刺激,婴儿的反应强度便马上提高起来。这就是婴儿注重并偏爱新奇事物的学习能力。婴儿的这种学习能力是"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研究新方法所提示出来的。这种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感知觉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所以说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婴儿感知觉活动不是被动的,其突出特征在于它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感觉的发展

1.视觉技能的发展

视觉技能: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觉敏锐度。

2.听觉技能的发展

听觉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等。

知觉的发展

婴儿知觉的发展: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刺激的分析和综合。它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解释。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这是指婴儿将从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的知觉的能力,它是多种感觉形式协同活动而产生的知觉。它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

2.模式知觉

模式知觉是指婴儿在知觉一个图形时,不仅知觉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能将这些部分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脸图案)。这种知觉能力是通过"视觉偏爱程序"(范兹设计的研究)揭示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具有先天的模式知觉。

3.深度知觉

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约从六个多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两个月的婴儿也对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如心率变化)。这说明婴儿的深度知觉不太可能是后天经验的产物。

婴儿具有一定的先天知觉能力,其发展和完善,很大程度上还需后天经验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感知觉发展在婴儿期业已完成",并认为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以后的头三年。在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中,经验因素与成熟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知觉的发展和完善。

注意力

婴儿注意最早表现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将头转向声源),这实质上是不随意注意的初级形态。婴儿注意的发展是从不随意注意发展到随意注意;从受客体刺激物的外部特征所制约发展到受主体内在心理活动控制。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性:

1、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倾向于注视他们天生偏好的图形(如人脸图、靶心图等)和适合个体接受水平的刺激物(如光亮、中等强度的听觉刺激等)。

2、受知识经验的支配。容易注意与已有经验不相匹配的新异刺激,能够进行主动探索。

3、注意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婴儿的注意增加并拓展了重要的领域。这可以使婴儿按词汇名称、言语指示乃至任务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注意指向。

记忆力

记忆发生的时间:以往认为记忆发生在婴儿出生之后的新生儿期。近些年研究发现,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 按记忆内容可分为: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表象记忆、词语记忆。

12个月前,婴儿记忆主要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婴儿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是感知动作,而与生俱来的各种情绪是他们适应环境的"心理承担者"。因此,在适应环境中,他们记忆的发展便以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导。

12个月后,感知动作活动开始内化为表象,并具有了一定的符号表征功能。他们逐渐掌握词汇和母语的基本语法,并能与人进行相应的言语交流,于是这个阶段的婴儿记忆发展的主要内容便提升到以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导的水平。

思维能力

整合信息能力

9-12个月的婴儿就能将食品、动物、交通工具等分别归类,说明婴儿具有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学者们提出,婴儿已经具有整合信息并分类编码的加工能力。研究者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新技术进行研究,他们向婴儿呈现一系列刺激(这些刺激属于同一类别范畴),如果婴儿辨认出这些刺激是同一类的,就会产生习惯化。这时再向婴儿呈现另外类别的刺激,若产生去习惯化,就表示婴儿能够区分不同的类别。

问题解决能力

我国学者探察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结果发现,8-1 1个月婴儿的问题解决过程经历三个水平:其一,无效尝试;其二,有效尝试;其三,无须尝试而直接成功。 这些婴儿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策略也随月龄增长而发展。

最新研究成果,刷新了过去人们对婴儿解决问题能力的认识,揭示了婴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能将客体分类编码,揭示了婴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尝试行为和策略的发展。

言语发展

根据语言的结构和机能,婴儿的言语发展分为: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用的发展。

发音

(一)婴儿发音的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

指单音节发音阶段,婴儿以发出基本韵母为主,很少有声母。

2.连续音节阶段

指多音节发音阶段,婴儿能够连续重复地发音,是发音活跃期。这个阶段开始主动地用发音引起成人的注意,并能通过发音与成人进行有往来的"交流"。

3.学话萌芽阶段

指咿呀学语阶段,婴儿能够将不同的音节连续地发出,出现了声调的起伏变化,听起来是在说话,只是没有明确的意义和指向。这是言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二)婴儿发音的特点

1、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婴儿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2、婴儿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第一批词出现时才能开始;3、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词汇

(一)词汇量的发展

语言中的词汇是表达意义的。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在50至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

(二)掌握词汇的特点

婴儿掌握词汇的特点如下:

第一,婴儿的词汇是从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所涉及的词汇范围有人、食物、玩具、动物、交通工具等。

第二,婴儿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或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或部分与成人的理解重叠。

句子

婴儿的语句发展经历从单词句到多词句的过程和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的发展过程。

(一)单词句到多词句

婴儿开始说话时,只能说出单个的阋,每个词都起着句子的作用,叫做单词句。

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儿童能把单个的词组织起来组合成双词句和多词句。

(二)简单句到复合句

就句子的发展而言,婴儿最初只能说出简单句,到两岁左右时,开始说出复合句。

交往

语言环境和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是帮助儿童习得言语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了解交往的内容、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一)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

在第一个词汇出现之前,儿童与成人的前言语交往就已经开始。这时的交往主要利用手势。

手势的两个作用:

1、把"听话人"的注意引向特定的物体和事件。

2、是要什么东西。

这说明婴儿有明显的与成人交往的需要,因为不具备言语表达能力,就用手势作为辅助手段。

这也表明儿童与成人交往不仅是习得言语的必要条件,也是促使他们学习言语的一种动力。

(二)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

婴儿几乎永远说他已经知道的东西。 婴儿所知道的东西有:

1、自己能活动的东西;

2、可以让它活动起来的东西;

3、能够给予和接受的东西;

4、能盛物、能使用的器具、工具等。

这显示婴儿已经能够把自己关于物体、物体的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知识按类别组织起来,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和句子与人进行交流。

(三)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

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重在言语的表达策略和技能。成人和婴儿的言语交往,实际上是语言教育课,教育活动需要适应对象的接受水平并能够促进其发展。教育的性质是师生互动、亲子互动。为此,为促进理解和沟通,成人与婴儿进行言语交往时,要采取必要的规则和语用技能。

1.与婴儿言语交流的内容

内容要贴近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限于眼前的事物。如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指导或作出评论;要求孩子说出物体的名称、特征和功能;向孩子指出他正在操弄的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等。

2.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

要想引起婴儿的注意和兴趣,必须采取诱导注意的方法,如叫他的名字("小刚,这是大汽车");运用感叹词("哎呀!快看,这是红色的花");调整说话的语调(有时提高音调,有时用耳语)等。

3.适合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 :句子要简短,且基本上合乎句法;语速减慢,这要靠增加停顿,而不是靠每个词的发音拖长;话语多重复等。

4.采用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

首先要把孩子看做是与其对话的交谈对象;为了表情达意,对话时还应辅以姿势、游戏、演示、示范等活动;注重与婴儿进行问答式对话;当孩子说出单词句和双词句时,成人把他说的内容加以扩展和引申,如孩子说"爸爸班",妈妈就要说"爸爸上班去了"。

儿童言语交往能力的发展是与生俱来的言语学习潜能与后天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促进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增加与儿童交谈的机会等,把先天提供的言语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言语发展的现实性。

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因素:

1、人脑的结构和机能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生物性前提。

2、认知发展是句法发展的基础。

3、儿童与周围人的言语交往是句法获得的必要条件。

4、对成人语言的学习和选择性模仿是句法习得的重要条件

5、儿童自身主动而创造性地探索语法规则,不断地提出假设、检验和修正假设,以获得正确语法。这是人类儿童所特有的言语学习的能动性。

气质

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许多学者都提出对婴儿气质类型的划分,这里仅选择两种。

1.按活动特性划分

研究者(巴斯等)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1)、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有的主导情绪是愤怒,有的则是悲伤

(2)、活动性。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其中,有些婴儿活动性很强,较多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喜欢从事富有刺激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很少有攻击性。

(3)、冲动性。他们的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4)、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与人交往很容易变得"自来熟"。

2.按三种类型划分

三类型说最受重视。研究者(托马斯和切斯)通过一项"纽约纵向追踪研究"的结果,最后把多种划分气质类型的维度归纳为五种,即节律性、适应性、趋 避性(积极探索与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与反应强度。这五个维度与亲 子关系、社会化、行为问题密切相关。

按这几种维度的不同组合,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

(1)、容易抚养型。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

(2)、抚养困难型。生理节律、生活规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对新异刺激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

(3)、发展缓慢型。对环境变化适应缓慢;对新鲜事物反应消极,对新异刺激适应较慢;情绪经常不甚愉快;心境不开朗。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新颖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逐渐活跃起来。这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成人的抚爱和良好的教育作用会逐渐发生变化。

托马斯和切斯的理论被认为贴近对婴儿气质认识的实际,具有代表性。

稳定性特征

第一,在出生后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随着婴儿机体的迅速发育,气质的生物学基础不断加强和巩固,从而增强着气质的稳定性。

第二,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某些气质特征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 但是那些具有极端气质特征的人则很难改变。

可控可变性

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是指婴儿的气质在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诚然,这里强调的气质的可变性主要是指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个性心理 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防止和纠正,也可以利用环境的影响促进良好气质的发展倾向。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儿童从来都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总是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作用于环境,以自己的特有的气质特征吸引父母的注意,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从而激起人们对婴儿作出不同而又与婴儿的需求相适应的反应。

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国外学者提出婴儿早期教育的"拟合优化模式",用以描述环境因素与气质的互动作用。优化模式包括创设良好的抚养环境,区别并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以符合其气质发展需要的方式,鼓励并促进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

这样,即使孩子先天具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和消极行为,只要父母能以优化的教育积极而又正面地引导孩子,为他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婴儿的适应障碍就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如果教育与婴儿气质不一致,被称为拟合劣化,这会促使孩子产生抵抗性,增加他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教养和气质两种要求间冲突十分严重,会使婴儿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问题和发展障碍。

兴趣发展

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情绪,兴趣可以起到指导和组织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的作用。婴儿早期兴趣的三个阶段:

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婴儿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事物,并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继续维持反应性活动。这是最初的在兴趣一反应模型指导下,婴儿早期的感知运动活动。

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外界刺激的重复出现,会使婴儿产生相似性再认。它引发婴儿对刺激物作出动作,由此引起婴儿的兴趣。婴儿的继续动作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这样婴儿便对自己的动作活动产生快乐感。这一过程的再重复,婴儿又得到探索的满足。这是在兴趣一快乐相互作用中婴儿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在这个阶段,婴儿对新异性事物反应敏感,他们很少去注意持续存在的物体,却主动地去感知新异物体,并不断地对其施加动作,还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影响他感兴趣的新事物。这就是婴儿的兴趣一认知倾向。他们通过兴趣一认知相互作用习得新知识、新经验。

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婴儿的微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婴儿的微笑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意义转化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

这个阶段的婴儿具有生来就有的笑的反应.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会性微笑。

无选择微笑

这个阶段的婴儿能够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所以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微笑

这个阶段的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报以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哭泣

婴儿的哭泣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是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

自发性的哭:自发性的哭指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

应答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指不适宜的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的信号,是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主动操作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的经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婴儿啼哭的模式:婴儿啼哭具有共同的模式,不同特征的哭表达不同的缘由。一项历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即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这时会出现恐惧警觉行为,痛苦、愤怒等情绪,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谨慎等行为。婴儿的分离焦虑会经历如下不同的发展过程:

最初阶段

这个阶段的婴儿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以及痛苦的求助,愤怒的抗议。

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婴儿在无人理睬、无法摆脱陌生环境、无从改善困境的情况下,渴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在悲戚中尝受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的婴儿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似乎超脱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去适应新的环境。

婴儿处于分离焦虑阶段时,其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睡眠不好,易受惊扰,食欲不良,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如果这种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情绪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婴儿出生后,要在成人的抚养下,才能得以生存。婴儿的生存需要各种物质条件和安全环境。成人供给婴儿的需求要协调一致,需要双方之间的密切沟通。在婴儿早期,这种沟通的中介不可能是语言,而是感情性信息的应答。婴儿对环境需求通过相应的情绪发出信号,这种主动的情绪信号是先天的情绪感应能力,具有天然的信息通讯作用。婴儿的种种需求就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2、婴儿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性价值

激发母婴之间互动,良好的应答和互动作用,使婴儿身体得以健康成长,心理得到发展,从而体现出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性价值。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情绪的社会参照功能是指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这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重要现象和过程。情绪的社会参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会犹豫不决、迟疑不定。这时往往从母亲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以帮助自己确定应作出的反应或应采取的相应行动。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能力。研究表明,这种能力要经历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和渐进的发展水平。这种情绪功能在婴儿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社会性参照能力对婴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结,它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密切的成人之间,因此情感依恋最多的是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即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应,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他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2.第二阶段

即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3.第三阶段

即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4.第四阶段

即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

3.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同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早期教养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儿童的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部工作的基本模式。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与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2)、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3)、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自我发展

当代对婴儿自我发展的研究大多运用镜像技术观察婴儿的行为反应,提出"镜像自我"概念。以自我指向行为作为指标,来确定个体最早出现的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

发展过程

学者(哈特)总结了各种有关研究,提出了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表现为主动地引起自身的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用自己的动作引发出镜像的动作,这显示婴儿能够把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知。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对自我镜像与自己动作之间的关联有了清楚的觉知,表明婴儿已经能够区分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作出的活动。如婴儿热衷于扔玩具,让成人拾起,再扔,再拾,反反复复。这就说明,他把自己视为活动主体,并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显示主体自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两岁左右的婴儿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如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这表明婴儿已经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自我认知。

(2)、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促进健康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这有利于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会导致婴儿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