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婴儿斜疝

婴儿斜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疝气”,它是一种婴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此病多见于男孩,是由于宝贝位于腹股沟及阴囊处的腹膜鞘状突,在出生时还没有完全闭塞,同时腹肌又不够强健而引发。因此,在宝贝用力哭闹或排便,或是咳嗽时,肠管就会进入没有完全闭塞的鞘状突,在腹股沟或阴囊处形成一个包块。

经验文章 概述

  婴儿斜疝一般指婴儿腹股沟斜疝,婴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症状可因疝囊大小或有无并发症而异。基本症状是在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婴儿站立、行走、咳嗽,便秘、剧烈运动,婴儿常在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自行回入腹腔。一般无特殊不适,偶尔伴有局部坠胀感。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行走不便,并伴有疼痛。肿块呈椭圆型,上端狭小,下端宽大。

  病因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环状鞘状突,如果这个环不闭锁或闭锁不全,就会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闭合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嵌顿性斜疝

  嵌顿性斜疝常发生在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临床上常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剧烈疼痛。平躺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嵌顿的疝容物如果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如为小肠,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小;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步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将会演变成为绞窄性疝。后果不堪设想。

  检查

  准确检查婴儿疝气病情,需要的是疝气超导可视检查,诊断迅速而且精准,为婴儿疝气治疗提供了有效前提。

  治疗

  除部分婴儿外,腹股沟斜疝不能自愈,且随着疝块增大,必将影响劳动和治疗效果,而且有可能发生嵌顿和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均应尽早接受治疗。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