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婴儿营养不良

婴儿营养不良,指因饮食缺乏,或对营养吸收利用不良而出现的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角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等症状。

经验文章 概述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属中医“疳症”范畴。

​病因

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功能不完善,动用体内的糖元,继之消耗脂肪,蛋白质致负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胆固醇均下降,基础代谢仅为正常小儿的70%或更低。营养不良小儿的消化道运动及分泌功能减弱,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落。

长期饮食不当,热量不足,人工喂养以粮谷类食物为主,质差量少,母乳不足,添加辅食不当,仓促断奶,婴儿不适应。消化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唇裂,颚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哺喂困难,消化功能不健全,吸收不良,肠炎,痢疾,寄生虫,肝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肺炎,结核等。还由于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摄入减少,消耗多而导致营养不良。其它情况如早产,双胎等均是营养不良的先天条件。较重的营养不良,为多种原因所致。

​病理变化

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功能不完善,动用体内的糖元,继之消耗脂肪,蛋白质致负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胆固醇均下降,基础代谢仅为正常小儿的70%或更低。营养不良小儿的消化道运动及分泌功能减弱,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落。其它如维生素A、D、B、E、钙、铁、锌等的缺乏与营养不良并存。

总之,一、二度营养不良患儿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减少,糖元储备不足,肌肉萎缩。三度营养不良,可见肠壁变薄,粘膜皱褶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变性,淋巴组织,胸腺及内脏均萎缩。

婴幼儿问题

婴幼儿问题

临床表现

一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二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三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

(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

(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餐维持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膳食,补充蛋白质,使之逐步巩固营养素的摄入。

(4)营养食物调整补充的办法:首先应遵照循序渐进,逐步补充,不急不燥、耐心谨慎的原则,并坚持以下六个步骤。每一步骤均有热能及三种主要营养素的用量,重量比,及适宜食用的食物。

一度营养不良患儿可从第三步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热能120千卡,蛋白质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三种营养素的重量比为1:0.6:7.6。可采用的食物:半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乳、豆浆、米汤、稀米粥、代藕粉、鱼泥汤等。情况稳定后转入第四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热能140千卡,蛋白质3.5克,脂肪2.8克碳水化物25克。三种营养素的重量比1:0.8:7.2,可采用的食物,牛乳、代乳品、豆浆、鱼泥、粥、糕、饼等。满足需要可转入第六步,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140~120千卡,蛋白质3.5克,脂肪3.5克,碳水化物14,其重量比1:1:4。食物可同第四步,但需增加量。进入第六步可以巩固到正常饮食,患儿已恢复正常。

二度患儿要从第二步开始:热能61千卡,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1克,其重量比为1:0.5:5.5,可食食物: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代乳粉、豆浆、鱼汤、米汤、稀面糊等。约5~7天渐进到第三步。如此缓慢增加致第四第五步:热能每日每公斤174千卡、蛋白质4.5克、脂肪7克、碳水化物24克、其重量比1:1.5:5.2。开始恢复健康,进入第六步巩固治疗。

三度患儿递加食物进度应更缓慢。从第一步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能35千卡,蛋白质1.3克、脂肪0.4克、碳水化物6.5克、其重量比1:0.3:5。宜用食物: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乳、米汤、稀藕粉等。如出现消化不良可进而复退。按部就班,逐步充实,直至第六步止。总之,营养素的供给与增加,要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切忌贪多求快求全而出现反复。具体措施应视患儿食欲及消化情况而定,不宜统一硬性规定。

宜用食物已于上述每一步中予以分述。主要有:

蛋白质类食物: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乳,豆浆,鸡蛋黄粉,鱼粉,肉泥,肝泥等。

脂肪类:除以上食物中的脂肪之外,可适当添加植物油,人造黄油,奶油等,但只能少量添加。

碳水化物:米汤、小米汤、面糊、藕粉、代藕粉、粥、烂饭、蛋糕、饼干等。

维生素、无机盐:可用鲜果汁、蔬菜汁补充。如患儿腹泻,可从维生素制剂中补充。

总之对三度营养不良患儿的哺喂必须耐心。对严重消化紊乱的患儿,不宜任意使用饥饿疗法。

诊断标准

1.有较长期的膳食摄入不足,喂养不当,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低出生体重史。

2.能量营养不良者以消瘦为特征,蛋白质营养不良者以水肿为特征,既有体重明显下降又有水肿者为混合型。

3.临床分为三度:

Ⅰ 度体重减低15%~25%,腹部皮褶厚度为0.8mm~0.4mm;

Ⅱ 度体重减低25%~40%,腹部皮褶厚度<0.4mm;

Ⅲ 度体重减低>40%,腹部皮褶消失。

4.常合并贫血、维生素A、B 族和C 缺乏及锌缺乏;重者生长发育停滞,全身各脏器和免疫功能紊乱。

用药不慎小心营养不良

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阻碍食物消化吸收而导致脂肪性腹泻、水盐代谢紊乱等。如新霉素、氨基水杨酸钠等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钠、钙、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四环素、阿斯匹林等可使维生素C从尿中排泄加速;长期服用磺胺药及某些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导致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缺乏;石蜡油可影响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D、K的吸收;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可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而发生腹泻。

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出现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C、叶酸吸收障碍。如消炎痛,保泰松等解热镇痛药可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浅表溃疡而致出血;长期大量使用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引起胃肠道出血或使原患溃疡症加重或出血;利血平、氯化钾、胍乙啶等均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而发生胃贵疡及出血。

一些药物可损害肝细胞,阻碍肝脏代谢、合成、转化等功能,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产生代谢性营养不良。如长期使用洋地黄容易导致肝脏积蓄药物残毒而慢性中毒;抗癫痫药苯妥因钠或苯巴比妥可破坏维生素D的生存代谢,干扰钙的吸收利用而引起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四环素、肾上腺素及某些抗肿瘤药物可抑制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而引起脂肪肝;雷米封、利福平、丙咪嗪、异唑肼、呋喃坦啶等容易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疸。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干扰了机体内其他物质的合成,以及体内微量元素的动态平衡失调而产生营养不良症。如双氢克尿塞能促进钾、镁、锌的排泄而致缺乏症;抗酸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可与食物中的磷酸生成不能吸收的磷酸盐,使一些长期服用这类抗酸药的病人出现一种磷缺乏症,骨骼疼痛甚至发生软骨化症。防范药物性营养不良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有病一定要遵照医嘱,在使用某些药的同时,适当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还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减少、调换或停服药物,切忌擅自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中医巧治

祖国医学中的“疳症”说的就是这类疾病。这里的“疳”有两层含义:其一“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无节制地吃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症,说明它的病因;其二“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说明它的症状。

一般症状

儿童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毛发干涩、弹性小,面色焦黄,精神不振,活动减少,肌肉无力。轻度营养不良对孩子的早期身高没有影响,长期尤其重度营养不良则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迟缓。

小儿营养不良是怎样形成的?

引起小儿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喂养不当或小儿挑食、偏食。

喂养不当主要是“太过”和“不及”。“太过”是指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饥饱无规律,过分食用肥腻的食物,过多地吃冷食,导致食积内停,形成疳症。

“不及”指母乳喂养不足;人工喂养调配不当,如牛奶或奶粉浓度太低,或以谷物(米粉、麦乳精)为主食,从而因长期蛋白质和脂肪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

小儿断奶后或哺乳期间未能及时增加辅食;以及兔唇、腭裂、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征等;急慢性传染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多产、早产、双胎等都可引起疳症。

当然如今家庭条件改善,这种病的病因多为“太过”。

小儿疳症的家庭预防

因为疳症主要是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减少疳症的发生主要靠家庭预防,年轻父母应做到以下4点:

1.定期健康检测:定期检查孩子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乳牙数目等,早期发现小儿在生长发育上的偏离,尽早加以矫治。

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和低体重儿更为必要。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采用牛奶及乳制品,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及脂肪。不应单独依靠淀粉类为主食,因为它们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热能。

3.积极防治疾病:积极预防治疗各种传染病及感染性急病,特别是肺炎、腹泻,保证胃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腹泻时不应该过分禁食或减少进食。腹泻好转即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不要过多地吃零食。经常带小儿到屋外,利用天然条件,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常开展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家庭自我治疗

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疳症后,除了上医院进行治疗外,为了帮助您的孩子快速康复,家庭长期自我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介绍几种疗效显著的中医疗法。

推拿疗法——捏脊法:两手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从尾骨下端开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下方。孩子的肌肤娇嫩,家长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每次捏脊3~6遍,每天或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可休息一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食物疗法:1.山楂山药汤:山楂9克,山药15克,白糖25克,煎汤代茶,每日一剂,连服1周。本方适用于脾虚疳积之症。

2.参芪鸽肉汤:乳鸽1只,去杂毛及内脏,将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9克打为粗末,布包后塞入鸽腹,隔水炖至烂熟,饮汤吃肉。3天炖服一剂,连服4~6剂。本方适用于气血两虚者。

3.石榴皮汤:取石榴皮30克,水煎,加糖适量调匀,代茶饮。

佩药法——消疳香袋:中药六月雪30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经常佩在小儿胸腹部。1个月为一疗程。

握药法——取大黄9克、牵牛子2克、莱菔子1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后握在手中,婴幼儿可用绷带固定,15天一疗程,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家庭护理:

1.保证居室空气流通清洁,湿度温度适宜。

2.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哺乳定时定量,饮食应易于消化,营养丰富,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合理喂养。

3.定时测量并记录体重和身长,以检验治疗效果。每周测量2次。

推拿治疗营养不良症

点穴方法

1.用拇指推脾经、大肠、三关、六腑各100次。

2.用四手指罗纹面绕脐作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以脐周发热为宜。

3.用食、中二指摩脐2分钟。

4.用拇指点揉足三里2分钟。

5.用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拿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拿至枕颈部,反复操作3~5遍。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两遍,每日两次。

防治方法

治疗小儿营养不良,首先是调整饮食,轻、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消化能力尚好,可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供给大量维生素类,尽可能使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符合3:2:1,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量170~250焦耳。若消化与吸收良好,每隔两三天酌情适当增加。其次是给患儿服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帮助消化。口服维生素B1、B6与C等。中医推拿捏脊疗法也有一定疗效。极重度营养不良者应住院治疗。

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症,主要从新生儿开始进行科学喂养。婴儿期尽量采取母乳喂养,特别是早产儿更应设法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并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为婴幼儿制定科学生活制度,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的室外活动,锻炼身体。这样,能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对患儿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应积极给予治疗,消除病因后,营养不良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1-3岁的宝宝胃肠道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通常在2岁之后,宝宝的胃肠道微生态才初步建立,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服用妈咪爱就可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肠道功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妈咪爱益生菌可以产生副消化酶,能消化一般消化酶不能消化的物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还能分解乳糖和提高蛋白的消化率。而且枯草杆菌菌体自身还能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在消化道中与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能更好的促进宝宝消化。

妈咪爱益生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还可以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乳糖分解产生半乳糖,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它还有利于防治由于缺铁、缺钙而引起的贫血症和软骨病。产品所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锌、钙等微量元素,同样对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帮助。

而且妈咪爱可以配合牛奶,果汁,奶粉等冲调产品一起服用,宝宝会更易接受,让妈妈们轻松解决宝宝营养吸收问题,助力宝宝健康成长每一天。[1]

怎样及时发现孩子营养不良

父母们若能及时发现儿童营养不良,就可采取措施将营养不良扼制在“萌芽”状态。最新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有下列表现:

1、情绪变化:

当孩子情绪发生异常时,应警惕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例如,儿童变得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现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若儿童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如果情绪多变、爱发脾气,这与甜食过多有关;若儿童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则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所致。

2、行为反常:

孩子不爱交行,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结果;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孩子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摄入不足;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一种信号;喜吃纸屑、煤渣、泥土等,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元素有关。

3、过度肥胖:

部分肥胖孩子是起因于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这些“微量营养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6、B12、尼克酸等以及锌、铁等元素,如果缺乏,体内的脂肪就不能正常代谢,于是便存积于腹部与皮下,孩子自然腹大腰圆,体重超标。

4、面部“虫斑”:

民间认为,孩子脸上出现“虫斑”是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5、其它:

早期营养不良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睡眠减少、口唇干裂、口腔炎、皮炎、手脚抽搐、共济失调、舞蹈样动作、肌无力等。

如何防治营养不良与消瘦

食物供应不足的情况,我国已显著改善,故现今营养不良和消瘦多为继发性。厌食症为一个精神性疾病,其中一大部分为减肥欲求苗条者,由于方法不当及观念上的偏差,对进食产生厌恶,久之成为无食欲或食欲显著减退。

引起营养不良及消瘦的原因颇多,从进食、消化吸收不良、丢失过多致分解代谢加速等。在生长发育、妊娠、哺乳和老年期易发。

营养不良与消瘦的防治要点为:

(1)要有正确的摄食观,减肥的方法、目标需得当;

(2)进食要讲究科学,饮食结构要合理、全面和比例得当,营养的概念是全面、均衡和适当,偏废也引起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良;

(3)老年、妊娠、哺乳和生长发育期应适当加强营养,以求供求平衡;

(4)纠正影响营养不良的疾病,如消化吸收不良、分解代谢加速和蛋白质丢失性疾病;

(5)无器质性原因的神经性厌食是造成营养不良和消瘦的重要和常见原因,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神经性厌食多见于有神经质倾向的女性,以中青年为主,大多为了追求“苗条”而不适当地限制饮食,久而久之,遂引起食欲明显减退,进而造成营养不良及消瘦。应对广大群众进行合理营养的教育,保证每天必需的营养成分摄入。有心理障碍者可通过心理咨询予以解决。食欲过度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胰岛素注射以提高其食欲。

宝宝营养不良的特殊信号

人们通常把消瘦、发育迟缓乃至贫血、缺钙等营养缺乏性疾病作为判断宝宝营养不良的指标。这一方法法虽然可靠,但病情发展到这一步,宝宝的健康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只能“亡羊补牢”,这显然不是上策。

其实,宝宝营养状况滑坡,往往在疾病出现之前,就已有种种信号出现了。父母若能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就可将营养不良扼制在“萌芽”状态。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以下信号特别值得父母们留心:

一、情绪变化。美国儿科医生的大量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当宝宝情绪不佳、发生异常变化时,应考虑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

1、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给宝宝吃一点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

2、宝宝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益处。

3、宝宝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与吃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

宝宝固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及钙质摄取不足所致,所以应多吃一些动物肝、鱼、虾、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二、行为反常。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宝宝行为反常,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维生素C缺乏的结果。在食物中添加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蕃茄、桔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为最佳食疗食物。这些食物所含丰富的酸类和维生素,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1、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蛋等势在必行。

2、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等。

3、喜欢吃纸屑、泥土等异物,称为“异食癖”。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宝宝理想的“盘中餐”。

三、过度肥胖。以往常将肥胖笼统地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说来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积存于腹部与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

因此,对于肥胖儿来说,除了减少高脂肪食物(如肉类)的摄取以及多运动外,还应增加食物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之间地合理搭配。

身体信号能显示营养不良

嘴部信号

若发现口角发红,长期干裂,而且口唇和舌头疼痛,可能是因营养不良而患上口角炎。多为缺乏铁质和维生素B2、维生素B6造成的。

唇部信号

唇部开裂、唇线模糊是唇病的征兆,说明缺乏维生素B2及维生素C。

舌部信号

若发现舌头过于平滑、味蕾突起发红或舌尖两侧发黄、发白,说明缺乏叶酸及铁质。

鼻部信号

若鼻子两边发红、油腻且脱皮,说明体内缺锌。

指甲信号

指甲上有白点,表示缺锌。指甲容易断裂,说明缺铁。缺锌、缺铁有时可能会同时出现。

头发信号

脱发、发丝易缠卷,说明缺乏维生素C和铁质。而头发色泽变浅、变淡,是体内维生素B12偏低的信号。

影响儿童营养的几种危险情况

在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要使孩子营养充足,身体健康,就必须消除这些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有:

1.寄生虫。寄生虫会把孩子需要的营养夺走,造成营养不良。预防寄生虫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卫生。平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要经常消毒,生吃的瓜果要洗净削皮等。

2.偏食和挑食。偏食和挑食会使孩子得不到丰富和均衡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纠正的方法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3.不良情绪。不只是孩子本人的情绪不好会影响营养与健康,家长的情绪不好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从而使营养受损。家长应注意在吃饭前后不要训斥孩子,为进餐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

4.不良生活习惯。包括起居、进餐无规律、不定时,暴饮暴食等。纠正的重点在于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其次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