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怀孕牙龈出血大部分都是因为牙龈炎引起的。怀孕期体内的雌激素、黄体酮、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等均明显增加,到分娩后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发生的妊娠性牙龈炎是由于孕妇体内黄体激素增加所致。
妊娠性牙龈炎易发生在孕早期3个月和孕晚期3个月。在孕早期,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增加,可影响牙龈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这时容易引起流产。
孕晚期时黄体激素的水平达到最高,此时的妊娠性牙龈炎会引起孕妇早产。
在这两个时期,牙龈组织,尤其是牙间乳突,可由轻微出血、发红、水肿变为过度肥大,严重时孕妇的牙龈乳突发生显著的增生。患妊娠性牙龈炎时,由于牙龈血管扩张、弯曲,牙龈变为亮红或蓝红色,牙龈边缘和牙间乳突水肿,压时有凹陷,同时牙龈易出血,严重时还会伴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