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护理也是个大工程,可千万不能马虎对待。父母们当务之急就是该多了解下新生儿护理知识,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宝宝五大部位最怕冷 “防冻全攻略”让宝宝不再受寒,赶紧看看吧!
【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知道宝宝哪个部位最怕冷吗?除了腹部,其实头颈部、背部等宝宝也是很怕寒冷突袭的。
宝宝最怕冷的五个部位:
1、头颈部
怕冷指数:4
中医经络认为,头部为手足三阳经会聚之处,因此中医认为头部为人体“诸阳之会”。《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凡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而头部属人体最高处,中医认为:“高巅之处,唯风可到。”因此,在冷空气到来之时,对宝宝头部的保护是很重要的。
暖和小政策:
(1)帽子:给宝宝准备一顶温暖、舒适的帽子,但是冬季戴帽子不宜过厚。由于头为诸阳汇聚之处,因此喜凉恶热。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宝宝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更因为宝宝头部比较大,有很大一部分热量是经由头部发散,头热则会心烦头晕而神昏,所以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宝宝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宝宝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所以,帽子应该选择柔软舒适,薄厚适宜,通风透气的。
(2)围巾:围巾几乎是直接贴着皮肤的,宝宝颈部的皮肤很敏感、很脆弱,所以给宝宝选围巾时,一定要选毛线质量好的,否则容易刺激皮肤过敏。不要选用容易脱毛的毛线,这类毛线织成的围巾,容易让宝宝把绒毛吸入气管和肺部,引起呼吸道疾病。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这样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
而且围巾多是纤维制品,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宝宝体内,诱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哮喘症,有时候还会因围巾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肺部换气。所以,还是拿掉宝宝嘴边的围巾吧。
2、腹部
怕冷指数:5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天冷时给宝宝24小时戴上肚兜,是保持温暖的好方法。腹部受寒易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防治手册 href="http://baby.familydoctor.com.cn/Topics/BBfuxie.html" target=_blank>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宝宝的肚子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是睡觉的时候最需要保护的是小肚子,如果怕宝宝蹬被使肚子着凉,可把宝宝放在睡袋里,这样可以暖和多了。
暖和小政策
棉质内衣:内衣能起到最基础的保暖作用。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具有较好的吸汗性和透气性,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热流失,使宝宝不易受凉生病。同时,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千万不要为了容易清洗而给宝宝选择化纤内衣,因为皮肤在寒冷时处于收敛状态,汗腺分泌减少,如果给宝宝穿化纤衣服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适感。
3、背部
需防范指数:4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患病。不过,背部保暖也不要过度,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使背部出汗,反而容易受风,引起感冒。
暖和小政策
(1)隔汗巾:这是幼儿园里常用的一个好办法。天冷的时候,在宝宝进行运动之前,给宝宝后背垫上一块吸水性好的薄毛巾,宝宝运动中产生的汗液,都会吸收到毛巾中。运动完毕后,取出隔汗巾,宝宝的衣服干干爽爽,就不会受寒生病啦。
(2)毛线衣:稍冷的时候,建议给宝宝选择领口有按扣的绒衣、毛衣或棉线衣,这样既可以多穿些时日,又便于宝宝穿脱。很多时候,宝宝的衣服不能穿了,并不是因为衣服短了、窄了,而是因为头不能穿过领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长绒及容易脱毛的毛衣,否则脱落的绒毛很容易被宝宝误吸入气管和肺里。
4、足部
最直接指数:4
要知道宝宝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脚的保暖关键在锻炼和穿好鞋袜,平常要给宝宝穿戴整齐,穿棉质的袜子,透气且保暖性好的鞋子。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孩子的小脚保持温暖,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暖和小政策
(1)袜子: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冬天为宝宝保暖,让宝宝的脚部感觉温暖非常关键。但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但是袜子厚但不吸汗,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
因此要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且透气性好的袜子。
(2)鞋子:如果鞋子太大,宝宝走起路来不跟脚,脚上的热量就容易很快散失;反之鞋子太小,和袜子挤压结实,影响了鞋内静止空气的储存量也不能很好保暖。最好的选择是,鞋子的大小要以宝宝鞋子稍稍宽松一些为宜,质地也以透气又吸汗的全棉为最好。
宝宝穿起来大小合适;舒适柔软,鞋子里能够储留合适的空气,从而使宝宝的小脚更加的温暖。在天寒地冻的北方,为宝宝选择鞋时,还要注意鞋底的防滑、防冻。
5、手部
最直接指数:4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手着凉,极易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便会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引发呼吸道感染。
保暖小政策:手套
地区:冬天选购手套保护宝宝的小手,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选购不同的手套,还要注意手套的大小和材质。
尺码:选购手套要注意尺码的大小。过大宝宝的手指关节活动不便,起不到保暖作用;太小,会使手部血液循环受阻,应根据戴脱方便、大小适宜为佳。
质料:因人而异,成人冬天戴的手套以皮革手套为多。儿童的皮肤薄嫩,应尽量戴棉绒、绒线或具有弹性的尼龙手套。
不要混用:宝宝戴手套要固定自己专用的手套,不要临时性地把大人的手套套在宝宝手上,以免传染疾病。
防冻全攻略:
一、穿衣篇:不应穿得太多
“寒流”来袭,冬季宝宝穿衣的学问可不小,宝宝的保暖以颈部、腹部、腰部和足部为重点,头部相对来说并不需要捂得太多,除非是在寒冷的室外。孩子睡眠时,家长应注意加强宝宝腹部、足部的保暖,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就分享6大穿衣秘笈:
1、一定要给宝宝穿上贴身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不停地动会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内衣弄湿,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殊不知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因此阻断了体热丢失,不易使宝宝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由于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上摸上去总是冰凉凉的,尤其是下半身,难怪容易感冒了。
2、穿衣要适量,防止不停出汗
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这样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由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但身体产热能力却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时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
3、给宝宝一件轻薄的小棉服
既挡风又保暖,要比多穿几件厚衣服都御寒,而且活动灵巧方便。因为小棉服内层与外层中间夹着膨松的棉花,它可以吸收很多空气,由皮肤体温散发的热量先穿透棉服内层,然后渗入中层的棉花中,由多层空气吸收并且围护在皮肤四周,而棉服外层则不易让冷空气入侵,因此有着良好的保暖作用。而厚外衣挡风尚还可以,但御寒保暖则就差多了。
4、绒衣绒裤不要贴身反穿
绒衣绒裤通常采用起绒针织布制作而成,反而柔软、蓬松、保暖性很好,有的妈妈给宝宝反穿。然而,如果反面穿着,这些绒毛很快会因汗液和皮脂的缘故,变得粘结、发硬,若是洗涤时再用力搓揉,就会使这种情况更为加重,保暖作用因此而减弱。请记住;洗涤时应用双手轻轻去除多余水分,毛面向外晾晒,晒干后用手轻轻揉一下,就会使毛面保持蓬松柔软状态,不可用力去揉。
5、宝宝的毛衣要选购儿童专用毛线
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所以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它所含的羊毛与普通毛线中的羊毛不一样,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妈妈还须注意,不要选择含马海毛的毛线,因为容易脱毛,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会引起疾病。
6、其他穿衣禁忌
不要给宝宝穿化纤衣服,因为皮肤在寒冷时处于收敛状态,汗腺分泌减少,因而皮肤干燥。而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感。不要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它可抵抗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及荨麻疹。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宝宝穿羽绒棉服,因它可诱发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及支气管痉挛。
二、洗澡篇:冬季防冻三大攻略
防冻攻略一:准备充分
需要重点关注的准备活动有以下几点:
一是宝宝洗澡的空间不要太大,便于用暖炉、浴霸提前对空间升温,以利于降低温差。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使用浴霸时不能让其直接照射宝宝的眼睛;
二是水温调整合适之后一定要注意备用热水,防止洗浴过程中宝宝赖水不出,水温降低时可以适时补充;
三是宝宝换洗的衣服和包裹的毛巾要准备到位,宝宝一旦出水能够及时穿着保温;
四是宝宝专用的沐浴露、洗发水要放在最称手的位置,保证洗浴时可以轻松快捷地拿取;
五是戏水的小玩具要提前放到水中,让宝贝可以开心游戏。
防冻攻略二:过程麻利
尽管已经准备就绪,洗澡的房间已经提前升温,但寒冷冬天形成的温差始终对宝宝的身体构成了威胁,因此要尽快地完成洗浴,避免宝宝身体暴露时间过长而受冻着凉。因此,洗浴过程中最好是两人配合,注意边洗边给宝宝讲讲故事,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防止宝宝过度贪水不肯搽身穿衣。洗浴顺序最好是先身子后头部,便于头一洗完就即刻起身穿衣。父母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麻利的手脚,努力做到井然有序,快而不乱。还要注意不能一味迁就宝宝,任由宝宝赖水不起,时间一久着凉感冒,得不偿失。
防冻攻略三:收尾迅速
这个阶段的宝宝,不是在意犹未尽地玩玩具,就是哼哼唧唧发脾气,爸爸妈妈们可得学会手脚口并用。手上为宝宝搽霜搽粉穿衣裤,脚上夹紧宝宝防滑落,嘴里还得讲着故事哄宝宝,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动作,在保证宝宝穿着到位后才能让洗浴后粉嘟嘟的小家伙活力四射展现在家人的面前。
三、睡觉篇:最还开一点窗通风
冬天天气寒冷,妈妈担心宝宝着凉,总会给宝宝盖得厚实而暖和。如果睡觉时盖得过暖和过紧,会令孩子觉得过热,这时就很容易踢被子。 宝宝的免疫能力较差,经常踢被子会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导致生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因此,宝宝睡觉时,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不要给宝宝盖得过厚、过重,也不能穿得太多。宝宝睡觉时宜穿宽大柔软的单衣裤,可以给他做一件马夹式的长背心套上能免于宝宝踢被子时胸腹部受凉。
☆也可让宝宝睡睡袋,既方便,又不会着凉。睡袋大小可随着月龄更换。
☆选择柔软而保暖性好的棉质床垫和被子,临睡前可用热水袋把被窝捂热,宝宝睡觉时取掉,这样既使孩子感到暖和又不过分热。
☆宝宝和大人睡一条被子,不仅会使他觉得空间狭小,而且很容易使宝宝觉得过热。应该让宝宝一个人睡一条被子。
☆天气再冷,也建议房间内开一点窗户,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使宝宝更容易安睡。
☆有的妈妈总喜欢把宝宝的双手双脚全盖在被子里,其实这样做很容易使宝宝踢被子。不妨给宝宝准备一双厚实的袜子,被子盖住脚踝就可以了,这样被子不容易踢掉。
四、饮食篇 多补充维生素
寒冷的冬天,适量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E不仅可以帮助抵御寒冷,还可预防和减少寒冷所诱发的多种疾病。
富含维生素E的食品
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莴笋叶及柑橘皮中含量也很丰富,几乎所有绿叶蔬菜中都有维生素E;奶类、蛋类和鱼肝油等也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水果及其他非绿叶蔬菜维生素E的含量则很少。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乳制品是维生素B2的最佳来源,特别是在各种不同的奶酪、酸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更高。对不喜欢乳制品的小孩而言,可多吃点鸡蛋、水果、绿叶蔬菜、豆类、坚果、动物内脏、禽类、全麦面包和谷类等。必要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制剂。
最后,提醒各位父母:抵御寒冷不能依赖维生素,更不能错误地认为补充了维生素就可以不畏严寒了。实际上这两种营养素只是稍微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充其量只能使人体耐受的寒冷温度降低3~4℃。因此,在冬天还是要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多补充些能量,适当进补,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寒冷的突然刺激等。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马上就要迎来冬天了。在这个秋末冬初的季节,是学龄前儿童最容易得病的时候,所以,家长要恰当的为孩子保暖哦。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的建议有哪些吧。
初冬宝宝保暖原则
加衣前先摸手脚
气温变化非常大,对于自身调节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合适的衣服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健康,过多或过少都不行。气温稍有改变而添衣保暖,只能使人的热适应能力下降。家长在决定给孩子增减衣服前,应先摸摸孩子的手脚、后颈以及脊背。如果摸起来感觉暖和而不出汗,则表示宝宝对现在的温度是感觉舒服的。如果宝宝的小脸红红的,脊背出汗了,那表示宝宝的衣服已经穿多了,可适当减一些。而若宝宝的四肢摸起来凉凉的,那就是宝宝在对家长发出加衣信号:“我冷了,该给我加衣服啦。”
户外活动不可少
宝宝在室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加速新陈代谢,而且是预防感冒、冻伤等疾病的积极手段。尤其在冬天,幼儿室外活动既能增加体温的调节能力,又能有效地获得御寒免疫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室外活动还可使幼儿更多地接受日光照射。冬天昼短夜长,晒太阳的机会减少,致使体内血液循环减慢,氧气供应不足,容易引起各种疾患。日光浴不仅能使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新陈代谢旺盛,而且能增强血管弹性,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晒太阳少。而维生素D不足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降低皮肤的抗病能力。所以,冬天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大有好处。
饮食补充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饮食中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冬天宝宝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就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要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妈妈多让宝宝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及大白菜等。
那么,在秋末初冬,宝宝身体各部位要如何保暖呢?
初冬宝宝身体部位保暖方法
头颈部:保护头部,需要为宝宝选择一顶温暖舒适的帽子,但帽子不宜太厚。太厚的帽子容易使宝宝头热,会导致心烦头晕等症状。帽子应该柔软舒适,薄厚适宜,通风透气。
保护颈部需要一条毛线质量好的围巾。围巾紧贴宝宝皮肤,质量差的围巾容易刺激皮肤过敏。
腹部:腹部受寒易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保护腹部,父母需要为宝宝添置棉质内衣。内衣能起到最基础的保暖作用。
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具有较好的吸汗性和透气性,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热流失,使宝宝不易受凉生病。
足部: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父母要为宝宝选择一双舒适的袜子,袜子不要太紧,必须足够宽大,能够让宝宝的小脚丫自由活动。
鞋子要选合脚的,过大,则不跟脚,不利于保温;过小,则挤脚,容易使袜子和鞋粘在一起,不利于潮气的散失。最好是选择全棉质地的,鞋子要宽松,鞋帮要柔软,鞋底要防潮、防滑和耐磨,鞋里衬应是舒适、柔软的棉织材料。
手部:如果手着凉,极易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便会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引发呼吸道感染。为宝宝选择一双大小合适的手套,过大宝宝的手指关节活动不便,起不到保暖作用;太小,会使手部血液循环受阻,应根据戴脱方便、大小适宜为佳。
秋末初冬,宝宝保暖不可盲目,方法要科学哦。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推荐阅读:冬季护好孩子呼吸道的9要点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宝宝开始在家里过冬了。据我所知,北方有暖气或有炕,家里可是暖和得很啊!可南方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家里没有暖气,有的家里还没有空调,面对这寒冷的冬季,南方的宝宝要怎样御寒保暖呢?
1、保暖要从脚开始
冬天天气寒冷,宝宝的小脚丫经常是凉凉的,很容易受凉感冒,因此,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如果受凉,微血管要痉挛,促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加上宝宝脚部的脂肪很少,保暖能力差,容易使宝宝双足温度降低,导致冻疮,甚至影响内脏。
另外,一旦宝宝的脚部受寒后,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微血管收缩,大大增加了病毒入侵的风险,使宝宝更容易患伤风感冒,发生气管炎等疾病。
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脚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宝宝脚部受凉感冒。www.baby-edu.com提醒家长给宝宝穿上保暖袜子,避免宝宝脚部受凉引发感冒。
2、头部保暖很关键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南方的家长都比较重视给宝宝加衣服,至于戴帽子就不太注意了,认为戴不戴帽子都无所谓。其实,在冬天,给宝宝戴上一顶小小的帽子,会御寒是很有用处的。因为,气温越低,头部散发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比值就越大。如在15度的气温下,如果不运动,不戴帽子的宝宝从头部散走的热量为人体总热量的1/3,当气温在零下15度时则占到3/4。所以,家长要适当给宝宝添加一顶小帽子,减少宝宝头部散发的热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宝宝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脱掉帽子,避免热量大量散失,宝宝容易受凉引发感冒。
3、穿多少衣服合适?
宝宝穿少了,容易受凉感冒;穿多了,容易出汗,也容易受风寒引发感冒。那么,南方的宝宝要穿多少衣服合适呢?
如果室内有空调,室温能保持在25℃左右,宝宝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内穿一件细软的薄棉衬衣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了;如果家中没有取暖设备,室温比较低,可以给宝宝多加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这样可以保护宝宝前胸、后背不受风着凉,还有利于宝宝活动方便。
不过,给宝宝穿多少件衣服,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根据衣服的厚薄和所在环境的温度而定。一般来说,不会走的宝宝,穿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安静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冷不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厚薄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已经会走了,就要给宝宝少穿一件,因为,宝宝会走以后,运动量比较大,容易出汗,但家长要注意摸一摸宝宝的小手,说明宝宝穿得刚刚好。
4、合理饮食能御寒
冬天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增强宝宝的御寒能力,使孩子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那么,家长如何调理宝宝的饮食,增强宝宝的奶寒能力呢?
维生素可以帮助宝宝抵御寒冷,特别是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家长要适量让宝宝进食。如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绿叶蔬菜、橘子皮、莴笋叶、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乳制品、奶酪、酸奶、全麦面包、谷类、鸡蛋、水果等,其中,乳汁品是维生素B2的最佳来源。
抵御寒冷不能单纯依赖维生素,更不能错误地认为补充了维生素就可以不畏严寒了。实际上这两种营养素只是稍微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充其量只能使人体耐受的寒冷温度降低3~4℃。
编后语:
冬天天气寒冷,宝宝容易受凉感冒,家长要从多方面做好包暖工作,避免宝宝受寒引发疾病。不过,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宝宝受凉,过度保暖,以免危害宝宝健康。如果宝宝衣服穿得过多、室温过高、高烧不退、睡觉时盖得过厚都可能造成保暖过度,宝宝很容易造成脑部缺氧,对宝宝的智力等方面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宝宝身亡。所以,家长给宝宝保暖要适度,避免危害宝宝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宝宝也“冬藏”
冬天来了,大自然万籁俱寂,动物们纷纷搬到暖和的洞穴蛰伏起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认为,应该顺应天时来保健身体。气候渐冷,连小动物都知道搬食储藏,我们人类也一样,尤其对于身体娇弱的宝贝。从立冬到立春这一阶段,帮宝贝储备足够的能量,不仅可以弥补夏季食欲不振之不足,还可以为来年的春夏生长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藏气机 多睡眠
睡眠是很好的养藏方法。冬天夜长昼短,人体气机宜闭藏,阳气藏于内,才能保持肾气旺盛。《黄帝内经》中说,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冬天要让宝宝早早的睡下,第二天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早睡晚起,就是让宝宝体内的阳气顺应天地阳气的变化,及时闭藏,以免耗散。
对于0~3岁的宝宝,睡眠是重要的成长方式,每天要保证10~12个小时的睡眠。冬三月,妈妈应该让宝宝每晚8~9点钟睡下,第二天早上7~8点钟起床,中午还要让宝宝睡会儿午觉。午睡的最佳时间是11点到13点之间,此时是阴阳交替之时,宝宝处于睡眠状态,更有益身体健康。
固阳气 多保暖
宝宝体内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在寒冷的环境下会调动体内的阳气来维持体温,阳气虚弱,必会招至风寒之邪入侵,引起感冒、鼻炎、哮喘、冻疮等疾病。所以,冬天一定要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
宝宝保暖是有重点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宝宝背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
暖背
人体的背部有一条督脉,是阳气汇集之处,保持背部温暖,不但可以固摄阳气,还可以预防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
Tips:除了在穿衣、盖被方面为宝宝背部保暖外,妈妈还可以在晨起和睡前帮宝贝各擦一次背。方法是五指并拢,用掌根沿宝贝脊柱及两侧上下反复擦揉,力道要轻,以宝贝皮肤发热为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暖肚子
保暖腹部即是保暖宝贝的脾胃。脾胃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会引发宝贝胃肠道疾病。
Tips:妈妈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为宝宝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应防止宝宝踢被子。饮食上,多甘多暖可以滋补脾胃。可以经常给宝宝吃山药、大枣、小米、红薯、桂圆等温性食物,另外炒菜时多放些大葱、生姜,也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
暖脚
“寒从脚下起”,脚部着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改变,引发感冒、咳嗽等症状。宝宝的小脚丫保持温暖,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少生病。
Tips:别让宝贝光脚或只穿袜子在地板上走路。外出时,穿上厚袜子和有绒里的棉鞋。宝宝的脚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干爽的鞋袜。另外,晚上要坚持给宝贝用热水洗脚,睡觉前用热水袋把被窝捂暖,可减少冷刺激。
妈妈注意啦
“冬藏”不是让宝贝天天“猫”在家里不出门,中午阳光较充足时,要多带宝贝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妈妈也不宜把宝贝捂得太暖,出汗后气机容易开泄于皮肤,反而不利于元气的“收藏”。
幼儿园宝宝的冬季穿衣指南
天气渐渐冷了,孩子们的衣裤越穿越多,每天都暖暖活活的来到幼儿园。可是很多家长只注意孩子今天穿的够不够多,够不够暖,却往往忽略了……
冬天怎么给宝宝洗澡不着凉
冬天来了,面对幼小的宝宝,很多新妈妈新爸爸给宝宝洗澡束手无策,最怕宝宝感冒,或者怕宝宝不配合不听话,怎样才能让宝宝听话洗澡不感冒呢?
冬天多吃含维e食品可耐寒
研究发现,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具有帮助人体抵御寒冷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延伸阅读:
新生儿湿疹治疗方法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那么抵抗力弱的婴幼儿如何预防呢,今天我就来普及一下。
防母乳过敏
新生儿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如果是食用某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发应。新生儿出生的喂养方式又分为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其中母乳喂养的话母乳中的抗体虽然能够有效缓解湿疹,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妈妈要注意观察哪些食物会引起湿疹而注意忌口。比如饮食中药注意少吃或者是暂停食用鲫鱼汤、鲜虾等诱发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
注意人工喂养
如果是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选用的是牛奶喂养的一定要注意将牛奶多煮一会儿,帮助牛奶蛋白发生变性,或者是在牛奶中加一些米汤、代乳粉以增加牛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以减少异性蛋白的摄入,避免加重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24/247757.html
看过《宝宝五大部位最怕冷 “防冻全攻略”让宝宝不再受寒》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