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级做了父母的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吧,但除了兴奋和激动欢喜之外,是否还有些许不知所措呢?赶紧来了解下新生活护理小常识吧!下面图老师小编分享宝宝四个睡眠怪象暗示健康问题。
【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睡眠在宝宝的成长发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爸爸妈妈观察宝宝睡觉的状况可以发现他的健康问题,这非常重要。
一、宝宝睡觉打呼噜
有的宝宝在入睡之后,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妈妈们可要注意了:打呼噜并不意味着宝宝睡得香、睡得沉,而是疾病信号。
打鼾说明宝宝的呼吸道不通畅。呼吸道不通畅,就会造成宝宝在睡眠时大脑慢性缺氧,导致宝宝第二天困倦嗜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和智力发育。
应对措施:
“睡觉时姿势不对,可能造成宝宝打呼噜。”这种情况引起的打呼噜,只要别让宝宝枕头太高,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脖子“窝”住就可以了。但如果经常打呼噜,那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暂停,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就诊。
可以让宝宝在医院睡一夜,做一次睡眠呼吸检测,看看血氧饱和度啊、脑电图啊。如果睡眠中血氧饱和度低于某个指标,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去掉影响呼吸道通畅的组织。
二、宝宝睡觉易惊醒
忙了一天之后,只有等宝宝睡着了,妈妈才能松口气,让自己休息。可就是有些宝宝,睡觉时不老实,容易惊醒、喜欢来回翻腾,搞得妈妈休息也不踏实。其实,这也是宝宝在告诉妈妈:我不舒服了。
如果宝宝睡着后来回翻腾或哭闹,妈妈首先要看看宝宝的睡眠环境是不是舒适,比如说是不是冷了或热了,被子是不是裹得太紧了,光线是不是太强,周围是不是太吵,等等。如果排除这些外在原因,宝宝睡觉不踏实,就可能是缺钙导致的。
应对措施:
缺钙会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让宝宝睡觉时不安稳。缺钙的宝宝还容易夜惊、多汗、烦躁、哭闹,出牙晚而少,严重的还有肋骨外翻。这样的宝宝,需要补充钙质,平时可以多晒太阳,夏天在阴凉处接受太阳照射,两岁以下的孩子还要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以帮助钙质吸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另外,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让孩子再做大量活动,或做一些容易引起宝宝情绪兴奋的事,以免宝宝睡觉前过度兴奋,身体休息了,大脑还处在兴奋中,影响睡眠质量。
三、宝宝睡觉吮手指
宝宝在睡觉时总是把大拇指含在嘴里才能睡得安稳,也是让不少妈妈头疼的问题。育儿专家说,嘴里咬着东西睡觉,是宝宝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断奶过急、妈妈过早上班,都会造成宝宝缺乏安全感;如果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宝宝渴望爱抚的正常心理得不到满足,也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宝宝来说,某个阶段照看人的突然改变,或者送入幼儿园后对环境不适应,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乏。心理上的问题,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喜欢咬手指头、喜欢咬着东西睡觉,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
但是这种安慰,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宝宝的健康。朱晓华说,一是不卫生,容易让致病细菌“病从口入”;二是会影响到宝宝的牙齿和颌面部发育,影响外貌,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
应对措施:
对于这种宝宝,最好的办法是“替代治疗”。“不要批评孩子,强化这种负面情绪,而是可以让宝宝手里拿个小玩具啊,或者抱一个玩具入睡,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增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陪陪宝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宝宝爱跟妈妈睡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让宝宝和自己一起睡在大床上。殊不知,这并不利于宝宝的睡眠质量和成长发育。
宝宝太小没有活动能力,一旦被大人压到了也无法反抗,容易导致窒息;而且大人呼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而宝宝大脑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爸爸妈妈和宝宝同床睡眠,容易造成宝宝缺氧,影响发育;此外,大人的活动范围和环境都比宝宝复杂得多,接触的病毒、细菌也多,容易让抵抗力低的宝宝感染细菌而生病。
应对措施:
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在大床旁边安置一张小床。这样既避免了同睡带来的影响,又方便妈妈照顾宝宝,还可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分房而睡。但妈妈要注意安抚宝宝的情绪,比如陪着宝宝入睡,敞开房门让宝宝有安全感,等等。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记者近日走访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睡眠专病门诊,发现才半天就有30多位睡眠障碍者前来就诊,要求进行睡眠监测的患者已经排到了本月底。那些被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告诉记者,“打呼噜”已经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健康。
午夜妻子突然没了呼吸
说起几天前在睡梦中遭遇的那场午夜变故,张先生至今还有些惊魂未定。张先生告诉记者,几天前的一个夜晚,自己还在沉沉的睡梦之中,突然感觉身边一直鼾声如雷的老婆突然没了呼吸,而且有些抽搐,这可把他吓坏了,立即拨打了120将妻子送往医院。经诊断,妻子患的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张先生说,妻子近几年来一直有“打呼噜”的情况,但家人从未想过这会是病。
温和丈夫变得暴躁
刚过50岁的李先生原本是一位性格温和的高校教师,不论对谁总是和蔼可亲,但是近来妻子却发现他性格明显改变,对学生和家人总是动不动就训斥发脾气。原本夜里不打呼噜的他,近年来晚上总是呼噜不断,而且如果饮酒后睡觉,夜里会突然跳起来,连说自己透不过气、口干。李先生对自己的变化也感到莫名其妙,以前总是精力旺盛,而现在不管晚上多早入睡,白天总感觉很疲惫、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不动就想对人发脾气,自己都无法控制。无奈之下,和妻子一起来到了睡眠门诊请求医生帮助。经诊断,李先生也是一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打呼噜”是生活方式病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睡眠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华呼吸学会睡眠学组副组长、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希龙教授告诉记者,“恶性打鼾”又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在打鼾过程中,出现呼吸停顿,呼吸气道被阻塞,引起缺氧、被憋醒等不良后果。睡觉时呼吸暂停,反复缺氧会造成人体交感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肾脏、脑组织器官负担,从而引起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系列疾病,甚至猝死。
张希龙教授说,著名小品演员马季和高秀敏都是在睡眠中去世的,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心脑血管意外去世,但如果追溯病源,会发现他们都曾经有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可能就不会发生猝死的悲剧。
张希龙教授特别指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根治,但是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转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减轻病情,如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和体重,戒烟限酒等。同时要注意,白天避免过度劳累,夜晚睡觉时,应采取侧卧位,保持鼻部通畅,还可以通过呼吸机以及阻鼾器(牙脱)等仪器进行治疗。” (吴倪娜 毕晓红)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入耳中,急诊科来了一个呼吸困难的患儿,要求会诊。我马上赶到,远远就听到急诊室里传来巨大的呼噜声。我走进一看,一个家长正在摇晃怀中的孩子,那孩子看起来只有四岁,脸色灰暗,鼾声巨大,呼吸困难。我再仔细一看,这不是几个星期前我接诊过的那个孩子吗?家长也认出了我,着急地对我说:“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吧,他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天两头地憋气,呼噜声也越来越大,这不又憋过去了……要不还是按您说的,给他动手术吧……”——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打呼噜、憋气,家长却要求动手术呢?事情还要从两个星期前说起。
原来,两个星期前,这个家长曾带着他的孩子找我看病,不过当时并不是因为睡眠打呼噜,而是因为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而来寻求治疗的。我当时就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瘦小,七岁多的孩子了,还跟一个四岁的孩子差不多。而且该患儿上唇上翘,呈现典型的腺样体面容。在我的仔细追问下才得知,原来这孩子从小睡觉就打呼噜,还伴张口呼吸,尤其是感冒、扁桃体发炎时更为明显,也出现过睡眠憋气,但家长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一直没就诊。经全面检查后,我诊断该孩子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鼾症),而扁桃体炎只是表象,建议他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或腺样体,根治鼾症。但当时孩子的家长认为他们一家三代都有睡眠打鼾现象,从来没出现过什么异常,哪用得着做手术这样折腾呢?执意不肯为孩子动手术。无奈之下,我只好嘱咐他们留意观察孩子睡眠时是否有憋气,若憋气严重时就摇醒他,可以暂时缓解孩子的症状,实在不行再来就诊。
没想到才过两个星期,就出现了刚才那一幕。我先对孩子进行了一些紧急处理,随后向家长交代一些手术事宜。这次这位家长变得积极主动了许多,不仅虚心地接受了手术建议,还向我仔细询问了有关孩子打鼾的各种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孩子打鼾寻因
睡眠打呼噜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尤其是一个人太累的时候睡觉偶尔打一下呼噜,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如果是经常性或者习惯性的睡眠打呼噜就是不正常了。特别是婴幼儿,睡眠打呼噜可以导致患儿猝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两年前,广州某报纸就曾报道过一个家族中有几口人都是在睡眠打呼噜时悄然死去。对孩子来说,健康的儿童睡眠时是不打呼噜的,如果出现睡眠打呼噜,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儿童睡眠打呼噜到底因何而起呢?一般来说,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是最主要的原因,最常见的如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其他的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肿瘤、鼻腔异物、颌面部畸形等也可引起上气道的梗阻,从而引起睡眠打呼噜。除此以外,过度肥胖也可导致睡眠打呼噜。笔者曾专门对广州市3800多例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过调查,发现35%的儿童都有睡眠打呼噜现象。
小小鼾症,危害多多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打呼噜,很不以为然,觉得只是“小事一桩”,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孩子睡眠打呼噜时,由于上气道受到肥大的扁桃体或腺样体影响,上气道变窄,会造成患儿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憋气)、缺氧,由于睡眠不能进入深睡期,长期如此,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有的患儿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怪异,学习成绩下降,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试过很多方法也不奏效,却不知道病根在于睡眠质量不好。还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睡觉打呼噜,影响了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下降,甚至影响患儿听力,以后社交能力也会受影响,真可谓危害多多。文章开头遇到的那个患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七岁多了,跟正常四岁多的小孩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由于睡眠打呼噜时,患儿本人无法意识到,同时由于患儿年龄尚小,对自身的症状也难以作出判断,如果家长再忽视的话,就很容易延误病情。
手术治疗,根治鼾症
由于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睡眠打鼾的危害,所以也极少因打呼噜而带孩子来就诊,偶尔来就诊的,往往不是因为睡眠打呼噜,而是因为扁桃体炎或经常鼻塞等。也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学习成绩差、体格发育差等就诊,再由神经科或者保健科介绍转到耳鼻喉科。
目前临床上对儿童睡眠打呼噜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或腺样体,并对并发的鼻炎、鼻窦炎等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达90%以上。对于个别手术效果不佳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患儿,或者年龄较大、肥胖的患儿,也可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通过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恢复正常。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预防扁桃体和腺样体的炎症,尽量避免感冒、受凉;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过度肥胖。平时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睡眠,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关心孩子的生长、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多同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患儿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打瞌睡等情况时,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打骂,而应该带其看医生,看看是不是由其他原因所导致。
其实除了睡眠打呼噜外,儿童睡眠障碍还有许多,常见的有梦游、夜惊、遗尿、多汗、睡眠不安、睡眠时相颠倒等,儿童癫痫、哮喘等也可导致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涉及临床上多个学科,尤其与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经科、口腔科等密切相关。目前一些医院已设立睡眠专科,以方便患者的就诊。在此提醒各位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睡眠打鼾,一旦发现,应及时带孩子去就诊。
编辑推荐:
孩子打鼾怎么办?孩子打鼾的原因及治疗误区
女童长期打鼾易致面容异常
打鼾的儿童可能更淘气
图老师健康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图老师健康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打呼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由于女性睡觉时比较有隐私性,故此打呼噜的症状很难被发现,长此以往下去,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女性打呼噜的危害有哪些
1、 女性打呼噜的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打呼噜也是病”这个道理。一般来说,在常人心目中,“打呼噜”是男性的毛病,而女性很少会有打呼噜的毛病。
2、由于女性很少会在公众场合睡着,所以打呼噜一般不为人所知,苦了的,是同床而眠的“枕边人”。这些打呼噜的女性年龄大约在40~60岁之间,少数在30岁左右,由于常年睡觉打呼噜而令自己和枕边人受到困扰。
3、鼾症在人群中发病率颇高,达30-60%,约3-8%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目前认为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性功能减退等疾病,并使之加重,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对鼾症的重视是近十年的事。
4、打呼噜一度被认为是睡得香的标志。实际上,医学研究表明,打呼噜不仅影响亲属及周围人的工作和休息,而且对自身健康危害极大,可造成脑部缺氧,严重的可以引发心脏病、冠心病,发生心肌梗塞等。此外,打呼噜还可影响血液系统。
为何女性也会打鼾呢?
1、真腔及咽、喉部病变前鼻孔狭窄或闭锁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腔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鼻咽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闭锁或狭窄,扁桃体肥大等,这些疾病都是引起睡觉打呼噜的原因
2、口腔病变导致睡觉打呼噜,以舌的病变影响为甚,如巨舌症,舌肿瘤,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继发于粘液性水肿的舌体增大,用咽瓣修复胯裂的部分病人。
3、全身性疾病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粘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性咽峡炎,女性绝经期后的内分泌紊乱以及肥胖症等,均易导致睡觉打呼噜。
延伸阅读: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24/248804.html
看过《宝宝四个睡眠怪象暗示健康问题》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