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5个原因让孩子易生虫牙 在最近进行的一次儿童口腔疾病普查中,许多家长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孩子每天刷牙怎么还会有虫牙?
其实,孩子虫牙的发生除先天因素外,很大程度与口腔内的微生物、食物、人体的抗龋力的强弱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儿童较成年人更易患虫牙。
乳牙解剖形态的特点:乳牙与恒牙相比,乳牙的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牙龈1/3处明显隆起,磨牙咬颌面的沟、窝、点隙多而深,牙与牙之间相接处不紧密,有间隙存在,这些因素都易使食物嵌塞滞留,而不易清洁,所以容易患龋齿。
乳牙组织结构的特点: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钙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一旦遇上滞留在牙面的食物,尤其是蔗糖,易发酵产酸,直接破坏乳牙,发生龋齿。
食物因素:目前儿童的食物多为含糖量高,粘稠性强,质软而精细的食物,如蛋糕、面包、饼干、各种糖果、牛奶及各种饮料等都是儿童喜欢的食物。这些食物由于长期粘附在牙面上,易发酵产酸,侵蚀牙齿而产生龋齿。
儿童睡眠时间长:根据生理需要及儿童的特性,儿童的睡眠时间长。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量减少,流速低,唾液冲洗作用下降,唾液中的一些抗菌物质、溶菌酶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成分及量减少,这有利于细菌繁殖,造成乳牙易龋坏。
儿童主动清洁及自我保护口腔卫生能力差:当问家长孩子每天刷几次牙,每次刷多长时间,家长回答多是:“刷牙是走过场,每次刷牙多则三十秒钟,短则几秒钟。”这样刷牙当然容易患龋齿。
养成好习惯不生虫牙 不过,只要家长注意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上述这些易使儿童乳牙患龋的因素有些是可以克服的。具体做法是: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每天早晚刷牙,分区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5分钟。让孩子充分利用牙齿的咀嚼功能,不要吃太精细的食物,适当吃点粗硬食物。从幼儿时期开始,纠正不良习惯(如咬手指、伸舌、咬唇、张口呼吸等)。要让孩子养成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睡前不能吃饼干、面包、糖果等高糖饮食。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武汉市普爱医院口腔科徐正茂
3岁的冰冰持续咳嗽3个星期了,同时伴有流鼻涕、打喷嚏,还老说鼻子发痒,用手指揉搓鼻子。看样子,是感冒了。可冰冰服了不少抗感冒的中西药物都不见效,而且按感冒持续的病程而言也大大超过了。到底咳嗽后面是何物在作祟呢?经儿科专家诊断,冰冰并没有得感冒,而是被一种过敏性鼻炎缠上了。
医生点评: 孩子一咳嗽,父母会马上想到感冒或支气管炎,于是抗感冒药、抗生素便“堆”上去,但结果并不一定讨好。冰冰的教训提示父母:孩子咳嗽,特别是较为持久地咳嗽,在寻找病因时切莫限于感冒、支气管炎的常规圈子里,而漏掉了过敏这只“黑手”。最好到医院作鼻涕涂片细胞学检查与过敏原皮肤试验,以便将“凶手”一举擒获。
过敏性咳嗽乃因螨尘、蟑螂、狗毛、某些细菌、花粉等常见的过敏物质被孩子吸入,刺激鼻黏膜造成局部肿胀、鼻涕增多,一旦鼻涕倒流至喉咙处,即引发咳嗽。这种咳嗽多在夜间发作,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剧烈时可听到气喘声,患儿不发烧,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无效。
防治要点 ※避开过敏原地板的积垢、灰尘、旧的棉被、地毯及动物皮毛等,都是窝藏过敏原的地方,要经常打扫干净;少养猫、狗、花、鸟;不用毛料的地毯和羽绒褥垫;孩子居室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动。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先特明、息斯敏、开瑞坦等,隔离过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敏物质,使鼻黏膜肿胀及充血情况得以明显改善。但此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不可随意使用。
※一般不用抗生素如果并发有中耳炎或鼻窦炎、高烧不退或有黄脓鼻涕时,可酌情选用抗菌药,但要接受医生的指导。
实际上,容易被误为感冒或支气管炎的咳嗽远不止过敏性咳嗽一种。根据临床医生观察,以下几种也较常见——
上颌窦炎性咳嗽 多见于3岁以上孩子,咳嗽伴有上颌窦炎的症状,乃因上颌窦的炎性分泌物流经咽部时引起刺激性咳嗽。表现为长时间的轻微咳嗽,发出“吭、吭”声,在清晨或头部位置变换时最易发生;经常流清水样鼻涕,遇冷加重;可伴有咽喉肿痛、扁桃体肥大、头晕头痛;面颊近鼻侧(上颌窦区)有轻度压痛。
防治要点 ●积极防治感冒、咽炎、扁桃腺炎等呼吸道感染,防止炎症殃及上颌窦。一旦上颌窦不幸被株连,应及时就医彻底治愈,避免转为慢性。
●选用抗菌药应接受医生的指导。
蛔虫性咳嗽 蛔虫为何引起咳嗽呢?原来,蛔虫从虫卵发育为成虫,其间有一个“旅行”过程——从肠道跑到肺里进行蜕皮,这会损伤肺部的毛细血管,引起呼吸道的肉芽肿反应,导致气管痉挛;加上虫卵及其虫体分泌物作为异性蛋白质诱发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因而形成过敏性肺炎,咳嗽症状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由蛔虫引起的咳嗽主要发生在夜间,可以持续几个月,不发烧,无胸痛,使用消炎药物与止咳平喘药效果都不佳,肺部经X线透视有阴影,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升高。此时查验大便有否蛔虫卵很关键,以便与通常的气管炎、肺炎乃至肺结核等疾病区别开来,将真凶缉拿归案,为用药确定准确的“靶子”。
防治要点 ●食物要煮熟烧透,少吃凉拌菜,防止蛔虫卵潜入孩子体内滋事。
●定期给孩子打虫,一般在每年的秋末冬初服用打虫药效果最佳。
异物性咳嗽 异物掉入气管而引起的咳嗽。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呛咳,阵发性加剧,咳得脸红脖子粗、鼻涕长流,直到异物咳出为止。最常见于喂奶或喂食时。
防治要点 ●孩子进食时不要逗笑,以免干扰他的注意力,导致食物误入气管。
●孩子进食过程中突然出现呛咳,应暂停喂食,帮助孩子咳出异物,必要时请医生处置。
运动性咳嗽 常在运动中发生,尤其在寒冷天气中激烈运动5~15分钟后咳嗽最重,30分钟后逐渐消失。奥妙在于孩子做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时,往往用嘴呼吸,这时,调节吸入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功能便由鼻部黏膜转移至气管黏膜,造成气管黏膜水分和热量的丧失而致咳嗽,这与在干燥暖和的地方运动比在潮湿阴凉的地方运动更易发生咳嗽的道理一样。
防治要点 ●平时多给孩子讲一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特点,灌输相关的卫生常识及运动的技能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及呼吸方法,尽量避免张口呼吸。
●根据年龄合理掌握运动强度与时间,不要做强度过大的项目,每次运动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
●咳嗽发作时应暂停运动,并喝适量热开水。
喘息性咳嗽(哮喘) 一些孩子哮喘发作时没有典型的喘气、呼吸急促等症状,只表现为顽固的咳嗽,常会使父母当作感冒或气管炎来医治,可通常的消炎止咳药却不管用。大费周折后才知道咳嗽是假,哮喘才是真。
哮喘其实也属于过敏性疾病,只不过它发生过敏的地方是“气管”而不是“鼻子”。哮喘发作时,会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弯缩、黏膜肿胀、发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导致气管管腔狭窄,致使吸气与呼气都很困难而发出“咻—咻—”的喘气声,严重的如同拉风箱。
防治要点 ●与过敏性鼻炎一样,环境中的螨尘、蟑螂、霉菌及花粉是主要的过敏原,故最重要的防范办法是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开这些过敏因素,比如勿用地毯和填充式玩具,避免使用厚重的布质窗帘(可用百叶窗或塑胶遮板代替),扫地用湿扫法,让孩子尽量减少尘埃、烟雾,特别是二手烟等异物的吸入。
●咳嗽发作时,可选择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炎药物,前者如氨茶碱,后者如强地松等,须在专科大夫的指导下应用。
孩子夜间磨牙的话,家长都会十分担心这是否是一种病症。下面为您全方位解析。
1、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夜间磨牙。
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
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晚餐吃得过饱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
3、缺乏维生素D患有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
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
4、精神因素有少数孩子平时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刚看完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大,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班里的某个小朋友、与父母或者家人争吵等,都会令孩子的精神紧张,导致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此外,一些过度活跃的孩子也会发生夜间磨牙。
应对策略:睡前不要让孩子看那些过于刺激的电视。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心结,及时帮他解决,解除他的心理压力。
5、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牙齿矫正和治疗。
6、睡眠姿势不好如果孩子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孩子晚上蒙着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如果发现孩子睡姿不好,帮助他及时调整。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习惯。
医生提醒: ·夜间磨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排除上述各种原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磨牙才会逐渐好转。
·有些孩子的磨牙症与其成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另一些孩子磨牙实际上是他们对疼痛(如耳痛或牙痛)的一种反应。和搓揉酸痛肌肉一样,孩子磨牙也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
·如果经常磨牙的话,应该去口腔科检查一下,因有些口腔疾病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对于顽固的磨牙症,可使用牙垫,以保护牙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临睡前服小剂量镇静剂,以降低大脑某区域的兴奋性,抑制磨牙。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老刘的儿媳生了个孙子,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中,孰料第三天孩子皮肤泛黄,连眼珠子也有点黄,急忙抱到县医院去看。医生说:莫不是感染了肝炎吧?更把一家人吓坏了,赶紧送成都找专家。诊断结果表明,孩子得的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略高,在医院做了两天蓝光照射,黄疸就退了。妇幼保健院儿科罗红裔副主任医师说,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大约有60%的孩子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一症状,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可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速度作一个初步判断,生理性黄疸不必过于担心,如果黄疸程度严重、发展速度快,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5种:
1、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诊断: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3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持续时间也较久,大约要满月才能消退。
应对: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下,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诊断: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应对: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诊断: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
治疗: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4、感染性黄疸: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诊断: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若母亲坚持产前保健、检查,孩子出现感染性黄疸的很少。感染性黄疸需送医院治疗。
5、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
诊断: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需到医院治疗。
罗红裔医生强调,不论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延伸阅读:
新生儿湿疹治疗方法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那么抵抗力弱的婴幼儿如何预防呢,今天我就来普及一下。
防母乳过敏
新生儿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如果是食用某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发应。新生儿出生的喂养方式又分为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其中母乳喂养的话母乳中的抗体虽然能够有效缓解湿疹,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妈妈要注意观察哪些食物会引起湿疹而注意忌口。比如饮食中药注意少吃或者是暂停食用鲫鱼汤、鲜虾等诱发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
注意人工喂养
如果是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选用的是牛奶喂养的一定要注意将牛奶多煮一会儿,帮助牛奶蛋白发生变性,或者是在牛奶中加一些米汤、代乳粉以增加牛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以减少异性蛋白的摄入,避免加重新生儿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