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对于女人来说经历一次严峻的精神、心理和体能的考验,分娩常识不能少,今天图老师健康网育儿频道向大家分享产后出血危及生命 了解症状有效防治,赶紧收藏起来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接下来,小编跟您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出血有哪些症状表现。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但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在临床上又各有其特点。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出血,为间断性出血,血色暗红,按摩子宫或给予宫缩剂后好转。
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又因引起的原因不同又有特点,胎盘剥离不全表现胎儿娩出后几分钟后开始流血,胎盘残留出血特点与缩乏力相似,但检查胎盘有缺失。
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是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阴道流血,呈持续性可伴阵发性增多,血色鲜红。
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表现为持续阴道流血,且血液不凝固,量可多可少,常伴有原发病变,如原有血液系统疾病、胎盘早期剥离。
产后子宫壁的肌肉收缩,压迫通向胎盘的母源性血管,并使出血减缓而变成滴血,自然凝血会减少血管出血。通常分娩的第三阶段总是伴随着出血,出血量少于500ml。产后24小时内出血过量就是早期产后出血。 产后早期出血发生率低于10%。在推迟分娩的产妇、分娩巨大儿或双胞胎的产妇中比较常见。
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大家一定要谨记产后出血的症状,保证治疗时间。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 温济英主任医师
生下一个8斤多的大胖儿子本是一件令陈小姐及全家都非常开心的事情,但生完宝宝后,陈小姐却经历了一次从鬼门关走回来的惊心动魄经历:生完宝宝后,陈小姐阴道出血仍是淋漓不尽,到了晚上的时候,感觉一站起来就有些头晕,脸色也显得稍微有些苍白,家人也不敢怠慢了,赶紧请医生过来查看,原来,陈小姐是合并了产后出血,幸好发现得早,处理得及时,才没酿成悲剧。
生小孩本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也可能会暗藏着一些未知的危险因素,如产后出血就是其中一个。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即产妇于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发生失血量超过500ml的危急情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严重地影响了产妇的产后康复,更严重一点的可能会造成失血性休克、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产后出血应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尽可能地减少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保障产妇的健康。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宫缩乏力。宫缩在分娩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使宫口开大来迎接宝宝的顺利娩出。宝宝娩出后,宫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子宫的继续收缩,使胎盘因缺血而发生剥离,胎盘剥离后子宫继续收缩,使子宫血管闭合、出血减少、子宫体积缩小。但是,如果有阻碍宫缩的一些因素存在的话,如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使得子宫收缩乏力,当子宫不能正常收缩时,那么子宫血管就像个松弛的大口袋,闭合不便导致了产后出血了。
心理紧张也是引起对宫缩阻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初产妇,对分娩的过程不了解,对医院环境相对陌生,面对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欠作考虑,一疼起来就开始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医生护士,造成宫缩不协调,影响产程的正常进行,最后导致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其次,如果分娩后胎盘剖离不完全,有部分胎盘残留,也会影响子宫收缩而发生产后出血;分娩过程中用力不当,发生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会阴组织裂伤等,这些产道裂伤由于血管断裂而发生出血,如果裂伤过深或缝合不及时也可能会造成产后出血。
另外,还有一些产妇在怀孕时就有重度贫血未纠正过来,或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血小板减少,当宫缩乏力、胎盘剖离不完整、产道裂伤等进一步继发了凝血障碍。
产后出血是一项比较危险和紧急的产后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正确,往往会危及生命,所以,对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孕产妇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1、要有计划地生育,如果暂时没有生育的计划,必须要做好避孕措施,因为人工流产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如果损伤到了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一旦怀孕时,胎盘就容易发生植入和粘连,使得分娩时发生胎盘残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2、确定怀孕后一定要做好系统的产前检查,定期做好产检及围产期的保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妊娠合并的各种并发症,应该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3、积极纠正孕期贫血。孕期如果出现有贫血的现象,要积极地纠正贫血,饮食上要注意不能挑食,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来纠正贫血的情况。
4、充分做好孕前的准备。平时的时候可以多点参加医院开设的孕妇学校课程,了解多一些孕期知识,心里就会踏实一点,另外,现在很多孕妇学校都有开设拉玛泽呼吸分娩减痛的技巧,孕妇不妨去学习下,这对分娩时如何配合医生和助产士用力是很有帮助的。快到预产期的时候,提前先到准备待产的医院了解一下环境,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对于选择的分娩方式,可以多点咨询下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胎儿及产妇的情况综合评估选择适合您的分娩方式。在分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好医护人员,调整好呼吸,顺利完成分娩。
5、产后要及时排尿。有些孕妇因为怕疼,憋着尿不敢上厕所,其实这是不好的,因为尿潴留会影响到子宫的收缩,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一个诱因。还有,生完小孩后,一般医生和护士都会告诉产妇要学会按摩子宫,通过按摩子宫,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另外,当孕妇生完小孩后有感觉不适,如肛门坠胀、会阴血肿、头晕乏力等,一定要尽快告诉医生和护士,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总之,为了保证每个产妇的健康,我们应该警惕,切勿忽视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不止是较为危险的症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产后出血,二是晚期产后出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产后出血的症状,孕妇及家人要多多留心哟。 产后出血的症状与防治 在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就被认为是产后出血。这是一种常见但较为危险的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产后出血会使产妇的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产褥感染,遗留后遗症,严重时会造成产妇休克。如果医治不及时,还会夺取产妇的生命。因此,必须积极预防这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子宫收缩乏力,这多是由产程过长、胎儿过大、新妈妈思想紧张与产前没有好好休息引起过度疲劳所致。因此,最好的防治工作就是新妈妈要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在分娩过程中,听从医生的指导,尽量保持体力,在阵痛间歇,可以适量吃一点东西。对有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要注射缩宫素,以帮助子宫收缩。如果是胎宝宝过大、会阴发育不良、急产或手术助产,则可出现软产道裂伤,对这类产妇,必要时要采取会阴侧切手术,若有裂伤应尽快缝合止血。有些新妈妈,特别是经历了多次流产的新妈妈,分娩后可能会出现胎盘娩出困难,或有部分胎盘滞留于宫腔内,这就需要医生协助剥离胎盘或实施刮宫术。 晚期产后出血的症状与防治 正常分娩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较多,2小时后流血会逐渐减少。如果在分娩24小时以后阴道大量出血,并且超过400毫升者,被称为晚期产后出血。这种病症非常严重,多见于产后1~2周,也有产妇在6~8周才发病。阴道流血可持续或间断,也可表现为急剧大量出血,可伴有低热,患者常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或胎膜未完全排出,体内有残留;胎盘附着部位恢复不全,局部创伤不能及时修复;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部位血管内血栓脱落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绒癌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因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多以治疗方法也要因病因而异。如果是少量或中量阴道出血,应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如果是有胎盘、胎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在注射抗生素的同时要控制感染,应做清宫手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已做明确诊断。如果是出现急性大量出血,应及时送往医院做输血等治疗。 为了预防产后大出血,新妈妈及其家人都要做积极的准备工作。在孕期,准妈妈要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这可以预防分娩时的子宫乏力。如果曾在孕期出现贫血症状,准妈妈要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提高分娩时对失血的耐受力。在怀孕期间,孕妈妈要适当活动,科学饮食,防止胎儿过大过重,这都会增加分娩的困难。 最后,准妈妈的家人要多多鼓励她,家中老人尽量少在分娩前对准妈妈说一些“女人生产就是到鬼门关走一遭”的话,这会给本已紧张的准妈妈更添心理压力。此外,分娩后,家人要及时关注新妈妈的变化,一旦发现新妈妈血流量过多,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哦。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难以止住的大量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但不太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危急生命。子宫过于松弛或者由于长期筋疲力尽的分娩未能紧缩,生产创口过大都有可能发生流血。向您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症状,尤其是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产后出血有什么表现? 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 1、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是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此点与子宫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有所不同。软产道裂伤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若裂伤损及小动脉,血色较鲜红。宫缩乏力多在分娩过程中已有宫缩乏力,延续至胎儿娩出后,但也有例外。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延缓,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许流血,胎盘剥离后因子宫收缩乏力使子宫出血不止。 2、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时减少出血者,产妇可出血失血性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弱及血压下降。检查腹部时往往感到子宫轮廊不清,摸不到宫底,系因子宫松软无收缩缘故。有时胎盘已剥离,但子宫无力将其排出,血液积聚于宫腔内,按摩推压宫底部,可将胎盘及积血压出。 3、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继发出血性休克及易于发生感染。随病因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 4、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不易止血。 产后出血是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会危及产妇生命健康。了解产后出血的症状,能够及时判断病情发展,保护家人远离危害! 延伸阅读: 在顺产中有哪些分娩姿势呢 1、仰卧位分娩法 国内多数产位取仰卧位,在产科史上,仰卧位分娩并不是主要体位。 优点:对产科处理(如器械助产)及新生儿处理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 缺点:(1)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2)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3)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2、侧卧位分娩法 优点:能使会阴放松,减少下腔静脉受压和防止仰卧位综合症。缺点:应用此法接生者操作不便。在左枕横位、左枕后位,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和右枕后位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3、直立分娩法 优点:(1)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2)有利于分娩机转的顺利进行,直产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的顺利; 4、蹲式分娩法 (1)产妇以蹲式骨产道宽度最大,当产妇从平卧位改为蹲式时,骨产道横断面的面积可增加30%,蹲位时出口前后径可增大0.5cm~2.0cm;(2)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
分娩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分娩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08/259372.html
看过《产后出血危及生命 了解症状有效防治》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