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孩子犯错后为何推卸责任。
【 tulaoshi.com - 分娩 】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推卸责任,实质上是孩子自卫的一种心理。从儿童成长特点来看,5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阶段,开始明白“担当自己的责任”,但没有真正地理解什么是责任,责任的寓意等。因而,5岁的孩子多爱推卸责任。
这种行为多发生在与父母相处时,孩子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损坏或弄丢东西、偷吃食物或打哭别的孩子等错误行为被发现后,比如,把玩具玩坏了,妈妈责怪他,他就会说是邻居家的小刚玩坏了。也有的孩子会在不想做事时,推卸责任,如,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爸爸说他吃完饭后会收拾的。”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妈妈帮我收拾吧。”
这种行为在孩子犯错后更加多发,如,不小心将吃饭用的碗或喝水的杯子打碎了等。如果家中有姐妹的话,姐姐就会说是妹妹打碎的,妹妹呢,则会说是姐姐打碎的,不是我。如在幼儿园中打了小朋友,孩子就会说某某小朋友打的,不是我打的。孩子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多是没有勇气,或怕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与惩罚。
孩子推卸责任,多与父母或幼儿园老师教养方式不当有关:
(1)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孩子如果犯错,非打即骂,而不是循循善诱地说服。因而,孩子就会为.逃避责罚而“拒不认账”。在大人看来就是推卸责任、“说谎”。
(2)幼儿园老师批评不当。如果幼儿园老师爱当众批评孩子,而孩子好胜心又强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感觉丢面子,为了保面子,孩子就会在犯错时推卸责任。
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情况。特别是调皮的孩子,在一些公共场所或者别人家可到碰到,就会看见许多家长往往会找管理员或者他人的不是,或者责怪他人没有长眼睛看着自己的孩子。事实上,这些孩子玩耍的注意事项,家长都应该在向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指出。而不是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殊不知,潜移默化之中,您的孩子也许已经学习到。这请家长们对这样的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
家长的一些无心的言行会向孩子传递不好的信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习进去,长大了认为—切不好的都是别人造成的,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心态,也不会有良好的机遇。家长要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给孩子良好的教导。
此外,家长不能一味袒护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总是没有错的。当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要首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事实上,这种冲突的经验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他所处的环境,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探索,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父母的干涉,尤其是一些不正确的干涉方法,则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作用。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学龄前儿童天性顽皮好动,会犯一些小错误。在这个时候,家长要理性惩罚孩子,不可盲目的打骂宝宝哦。因为,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今天,小编就来出出招,介绍如何惩罚犯错的孩子。
家长惩罚孩子的方法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同时,家长惩罚还有几点注意事项是必须要知道的哦。
家长惩罚孩子的注意事项
处罚要恰当。对孩子的错误要进行分析,让孩子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及错误的程度和危害。千万注意不可联系孩子过去的错误而加重处罚,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可重复处罚。父母不论谁进行了处罚,另一位不能再给予处罚。重复处罚只能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
严宽结合。“严”是指孩子必须明白所犯错误的危害性,不要言过其实,也不要轻描淡写。“宽”是指家长应谅解孩子的错误,因为孩子犯错往往是不自觉的,尤其对孩子的第一次错误不要处罚过严。
处罚的标准不可随意改变。如果家长以自己情绪的好坏而随意处罚孩子,往往使孩子养成家长脸色行事的习惯。
处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在孩子兴奋时,处罚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孩子不高兴时,处罚如“火上加油”,最好的时机是孩子刚犯了错误,正在思想矛盾时进行处罚。处罚孩子还要注意场合,千万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否则会伤害其自尊心。
考虑孩子的性格。家长处罚孩子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决定处罚的轻重和方式。
爸爸妈妈,惩罚孩子要恰当才会有效果哦。
有错认错,需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小题大作,也不能大题小作。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度”。
父母在外面犯了错误,懂事的孩子知道了,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痛苦、情绪低落。所有的孩子都期望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一旦父母犯了错误,孩子的心里是很难过的,会忧心忡忡。父母有错,孩子就会觉得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而且怕别人知道父母的事情,更怕别人提起来,在外人面前感到羞愧。有的孩子在知道父母有错误之后,容易以偏概全,认为父母变坏了,甚至产生怨恨心理,看不起父母,以致不爱理父母。
以上孩子的这些心理是正常的,可以理解。作为父母,怎样做才能减少不利影响呢?
第一,与孩子交谈,承认自己犯错误的事实,尤其要谈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让孩子亲身感受父母的痛悔之情,改过之意。
第二,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即使孩子说了怨恨过头的话,也不责怪孩子。真诚表示接受孩子的批评、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第三,请孩子做自己改正错误的监督人。这一点很重要,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责任时,他会更振作起来。
第四,该教育孩子时,继续认真教育孩子。犯了错误的父母,依然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教育孩子时,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和日寸机的选择。
第五,让孩子跟老师或者班干部正面谈谈父母犯错误的事情,不便于公开的就不要谈。有一点应跟孩子强调:一人做事一人当,孩子不要背这思想上的包袱。也可以,请其他朋友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