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们不重视早教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要从小抓起的,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如何帮助孩子认清时间概念?,赶紧了解了解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但是相比起别的事物来,抽象的概念让父母们不知从哪里开始解释。其实从宝宝四五岁期间开始,父母就可以通过看、不断谈论和生活中的运用让宝宝理解时间的概念了。
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您:
1、父母可利用墙上大大的年历,告诉宝宝,每一个数字代表一天,每天晚上和宝宝一起在日历上把当天的数字画下来,告诉他从早上太阳升起到晚上夜深人静“今天”就要过去了,等我们一觉醒来,天亮了也就到了下一个数字,那就是明天。通过这样的方式,宝宝可以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感受。
2、要让宝宝们理解连续的一行数字是一周,翻过了一页就是过去了一个月,还有点难。不过你可以用彩色笔写上星期天去动物园,或者用符号标注再过几天就是他的生日,可以吃生日蛋糕了,这都有助于宝宝们增强对时间的印象。经常在日历上画一些记号,日子长了,宝宝就懂得这些日期的规律,慢慢他就会懂得,爸爸每周一去上班,每周六会呆在家里。
3、每天晚上上床以后,和宝宝一起聊一聊这一天都做了什么,然后谈一谈昨天的活动,再一起为明天做个打算。你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来解释时间的先后。
星期和月份可以这样教:
1、如果你的宝宝正期盼着几个星期以后的一个活动,这正好教他学会星期这个概念。你不妨和他一起在日历上数一数随后的这些日子,还有几个星期,还有几天。
2、春节前夕,妈妈可以剪出很多小雪花,贴在每个日子上,直到除夕来临,为了迎接暑假,和宝宝一起在一棵大树的图片上挂树叶,每天挂一片,等待假期的来临。当宝宝常常关注时间的变化,有了足够多的经历时,你就可以进一步告诉她,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一年有12个月。他可能对这些概念有点生疏,你不妨从日历上数字的长短来说明星期和月份,不要期望宝宝能一个晚上就明白所有的概念,你需要一遍一遍地重复,他才会慢慢了解。
这样帮他们学会认识时间:
1、你别指望还不会看钟表的宝宝们告诉你准确的时间,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钟表上面的数字代表着什么。教育学家认为;五六岁是比较适宜学习认钟表的年龄,但在这之前,你可以用具体的现象来向他们说明时间,比如当宝宝要看动画片时,你就可以告诉她当短针到了8长针到了12的时候,你就告诉妈妈给你开电视,这样宝宝自己会观察钟表,到了时间会提醒妈妈。
2、每天都由分分秒秒组成,让宝宝们有代表时间概念的词来表达生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妈妈可以用一个小闹钟,对好闹铃时间,然后对宝宝说,我们来收拾房间吧,5分钟以后,闹铃响了我们就停止。
3、用图表的形式给宝宝制定一个每天的日程表。例如:画一个小钟表,指针指向7点,然后旁边画一个小宝宝起床的图画,表示7点起床,然后7点半吃饭 等等。这样可以让宝宝非常清楚每天固定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很快对时间有了概念。
4、经常把两件事进行比较,让宝宝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可以从简单的开始训练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让他们了解1分钟和1小时都能做什么,比如一分钟可以摆好盘子,5分钟可以唱一首歌,15分钟能看一本书,1小时可以看一部动画片等等。
其实教会宝宝认识到时间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这个时间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心急,像我们认为的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通过日常一点一滴学会的哦!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当宝宝有一些要求时,妈妈经常告诉他“吃过午饭”、或“等爸爸回来”“午睡之后”等等以作为时间的概念。因为这样宝宝就立刻听懂了,而且能耐心地等待到应诺的时间有准备去做某事。这是幼儿的时间概念,因为孩子不认识钟表,也不懂得几点是什么意思。
掌握时间概念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以及未来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开始,甚至可以从母亲怀孕开始,一直培养到成年,但各年龄阶段的培养要求和方式不同,在3岁前早期教育阶段就要抓紧培养。在此之中,规律的生活十分重要。
胎儿期:孕妇应让胎儿在胎内的生活有规律,首先自己的生活就要有规律。按时进餐、睡眠、工作、学习、休息、娱乐、散步等,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就可以给胎儿以积极的感应时间。
初生到1岁: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对新环境逐步适应,就会随母亲为他的生活安排而产生了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眠,按时吃奶,按时要人抱起逗乐,而逐步在新环境中调节好生理节律,使“生物钟”按时走。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也逐步感知时间的概念,到了吃奶的时间会哭着表示肚饿了,吃完奶后间隔一定的时间排出尿,会哭着要母亲调换尿布。当他睡足、吃饭以后就哭着要求母亲抱起逗乐,玩累了就会在规定的时间自动入睡。若是母亲没有时间观念,不按规定时间安排婴儿的生活,婴儿的生活混乱,就不可能对时间建立条件反射,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1岁至2岁:这时期孩子的动作发展已能自由行走,双手会做点小事情,并能用简单的词来补充动作的不足表示自己的心愿。父母可以指示他用动作和语言来培养时间观念。例如:每到清晨醒后,孩子会爬起来要求起床、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要吃早餐。到了时间要上托儿所,母亲上班了会挥手表示再见,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睡觉。这种时间观念形成后,孩子会逐步变得不需成人每次教,而自然的会去做,以后就会养成做事遵守时间,不拖拉的好习惯。
要给宝宝固定睡觉时间,睡觉的时间越固定,孩子们越容易执行。但因为小宝宝的时间概念尚不清晰,所以固定的睡觉准备活动较易使孩子想到上床睡觉的时间到了。比如:“动画片结束了,宝宝就该上床睡觉了。”比较适宜的准备活动是读书、讲故事或者听音乐。切忌睡前做剧烈活动,比如用枕头打仗或玩球让孩子更兴奋。记住:一旦给孩子规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要改变。不要把“天黑了”当作孩子上床睡觉的标准,因为夏天白天很长,这种说法会引起麻烦。
2岁到3岁:孩子已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时应该让他接受时间刺激来锻炼他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孩子每天早上7点钟按时起床、7点半吃早点,8点钟上托儿所,下午4点或5点接他回家,6点或6点半吃晚饭,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这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玩具钟,虽然孩子还不能识太多的数字,但可每天教他拨动指针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来表示当时活动的时间,使他逐步感知时间,懂得按时作息。此外还要帮助孩子严格遵守时间。如画图、玩玩具、做游戏等都要按时进行,按时结束。从小要养成守时、遵时、惜时、对时间有紧迫感。因为时间不抓紧一松懈就会拖长,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他应做的事。孩子思想上有了时间观念就不会做事“慢吞吞”、“拖拖拉拉”。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可可快3岁了,最近,妈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儿子看书的时候,会把书倒过来,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妈妈教他正过来看,他不但嚷嚷着不答应,而且还要倒过来看!妈妈纳闷,这样看能看懂什么啊?不是白看了吗?
“倒视”不可怕
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聚焦后,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底片)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倒像传导到大脑,经综合分析,倒像就被纠正成正立像了。因此,我们平时所观察和感觉到的各种外界景象都是正立的倒像,这就是正常的视觉成像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戴了一副类似照相机作用的特制眼镜,于是,他看到的一切都倒了过来。可是,大约4天后,他看到的景物又都是正立的了。原来,他大脑已适应了这种倒过来的图像。可当他摘下这副特制眼镜,他眼前的图像又变成倒置的了。再经过一段时间,才恢复了正常视觉。
所以说,宝宝倒视时间久了依然能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所以,妈妈不要觉得宝宝倒视就没有收获。
在幼儿眼里,没有方位,没有看着舒服不舒服的问题,不管看什么书,文字也好、图形也罢,宝宝都是把上面的形象当做一个整的图谱来看的。比如,宝宝看到一只小鸭子,不管是倒着还是斜着,宝宝都能辨认出是一只小鸭子,对他们来讲,这就足够了,不存在对不对劲,看着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很小的宝宝,他们一般都不容易分清“9”、“6”、“b”、“d”,这与他们辨识方位的能力差有关,虽然他们心里清楚哪一个是什么,但是写出来就不对了,这与他们没有这个辨别意识有关。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出现“倒视”是宝宝一定年龄阶段一种特定的认知形式、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因为没有影响宝宝的认知,宝宝觉得自己看到的也是“正立”的图像,无须纠正。
3岁以前的宝宝,喜欢倒着拿书,是受生理条件限制的。儿童的脑部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育起来的。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还未成熟,当他拿起书本看时,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印象反而是正立的,不影响宝宝观察世界,难怪宝宝不觉得倒视有什么不方便。
宝宝的这种表现在医学上称为“倒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既然宝宝倒着看书是受生理条件限制,妈妈就没有必要为了这个而着急。随着宝宝不断长大,宝宝懂得了一定的观察技巧,脑功能发育起来了,就能正着看书了。
帮助宝宝树立“直立”概念
有的妈妈发现同龄的宝宝已经能正常拿书了,而自己的宝宝还倒着看书,就着急,要带宝宝去医院诊断治疗。这倒是不必。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所以,倒视持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幼儿倒视需要几个月后才能逐渐消失,有的持续时间还会长一些。
但是经过父母正确引导和纠正,倒视持续的时间可以缩短一些。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和宝宝沟通、交流,锻炼宝宝的思维力,多带宝宝接触外面的世界,活跃宝宝的思维,以促进大脑发育。
宝宝1岁以后,视觉基本同成人相近,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教给宝宝一些视觉经验和观察技巧,宝宝2岁以后基本就有“直立”概念了。
宝宝拿书的时候,妈妈不要觉得反正宝宝也看不懂,爱怎么拿就怎么拿吧!妈妈可以告诉宝宝这样才是正着看呢:小猪的四条腿是冲着下面的,身体在上面!小朋友的头在上面,脚在下面,和我们一样啊,要不小朋友多难受啊!
当宝宝逐渐长大,他们的方位意识不断增强,看到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在他们记忆里留下的印象多了,宝宝慢慢就懂得了方位。如果妈妈多引导宝宝,在现实世界中,渗透一些方位的知识,那么宝宝尽早建立直立观念,头脑里有了方位,就会很快度过这个倒视期。
宝宝看动画片的时候,妈妈可以对着电视里的图像说:“看看,那里面的树根都在下面,树叶在上面,跟我们小区里的树木是一个样子的!”妈妈带宝宝去商场,用购物车的时候,对宝宝说:“购物车的车筐在上面,轱辘在下面,这样才能往前走!”
教宝宝认识时间概念的游戏是什么呢?
游戏目的:使宝宝初步理解简单的时间概念。
游戏内容:
认识时间的游戏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吃早饭时家长告诉宝宝:“现在是早上。”吃过午饭后要睡午觉,家长这时告诉宝宝:“现在是中午,吃过午饭要睡午觉。”晚上天黑在家看电视告诉宝宝:“现在是晚上,天黑了。”因为宝宝的时间概念以生活中具体的内容为准。
晚上带宝宝出去,让宝宝观察晚上的情景,让宝宝知道天黑了,街上路灯亮了,月亮出来了,还有星星在天空中闪光。回到家后,家长关上灯,让宝宝看黑暗的四周,知道晚上很黑。在白天,让宝宝知道,早上起床先吃早餐,爸爸、妈妈要上班;中午要吃午饭,午饭后要休息;到了晚上,天黑了,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等等。
在宝宝对时间有了认识以后,可以让宝宝看图说出画上是什么时间,并问为什么?同时也发展了宝宝的观察力。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484.html
看过《如何帮助孩子认清时间概念?》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