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超3年的孩子更聪明

2015-10-13 21:22 31 1 收藏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图老师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学乐器超3年的孩子更聪明,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乐器只学3年,在很多人看来,会觉得是半途而废了。但近日,美国MSNBC网站报道称,科学家发现,只要学习同一门乐器超过3年,就能在认知能力方面优于那些没有接受过乐器训练的孩子。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大学教育研究所共同进行了这一研究。

  他们发现,与从未学过乐器的孩子相比,有乐器学习经历3年的孩子在听觉辨别和手指灵巧方面更突出,词汇和非语言推理能力也更好。

  中科院心理所副教授李新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5—1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在学习某种乐器时,眼看乐谱手持乐器,要在最短时间把看到的乐谱反映到脑子里;同时大脑发出指令,让手指和身体协调,进行演奏;乐器出声后,耳朵要听演奏效果,并进行判断。这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钟,却充分调动了儿童的眼、耳、手、脑,因而有助于大脑开发。

  不过,李新影也指出,这并不代表学乐器的孩子智商一定高。“一些孩子喜欢画画而不是乐器,那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学音乐。至于学哪种乐器,最好也由孩子自己选择。”此外,儿童学乐器的年龄不要过早。两三岁的孩子精力难以集中,如果家长急于求成责骂孩子,不仅会抹杀他们的兴趣,还可能引起心理障碍。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张兴平副研究员也表示,5岁以前的儿童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时间练习乐器会影响手部骨关节、韧带的生长发育。因此,专家建议,孩子学乐器最好在5岁后。

  

  专家认为笑是测量孩子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孩子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而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由此可见,笑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会笑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专注地看着逗他的亲人,模仿并学会以微笑应答。这种微笑和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收缩而呈现的“笑脸”不同,这是一种和大人之间的交流,是对大人逗笑的回答。

  宝宝笑脸和智商成正比,宝宝早笑、多笑、长大后智商会更高。不过,有些婴儿笑得少,每小时仅笑1到2次,小脸严肃,表情呆板,这是体内缺铁所造成的。让宝宝连续补铁,一般严肃表情会逐渐消失,出现愉快的神情。因此,宝宝的笑脸还是了解其营养状态的“荧光屏”。

  如何让宝宝笑

  建议父母要多和婴儿交流,最早的交流是眼神的交流,当然逗笑也是早期交流很重要的方式。在逗笑的过程中,有你的笑脸、眼神和声音同时给孩子丰富的视、听刺激,同时还给了孩子模仿笑的机会。孩子笑口常开表达了他快乐的情绪,此时他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心智的发展。

  简单、轻松的逗笑方式:

  1. 躲猫猫:大人在宝宝面前用双手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突然把手拿开,并发出“喵——”的一声,宝宝会很惊奇,接着便会发出笑声。

  2. 做鬼脸:尽可能的给宝宝做可爱、有趣的鬼脸,宝宝看见爸爸妈妈做的鬼脸后,就会开怀大笑了。要是能加上各种有趣的动作,效果就更好了。

  3. 怪腔调:说话时故意拿腔拿调,动作夸张,表情丰富,会让宝宝一直盯着你看,说不定就会露出一个小笑脸。妈妈弹舌头发声,爸爸吹口哨或打响指等声音都会让宝宝很喜欢。

  4. 斗牛士:和宝宝头对头,轻轻地顶来顶去,然后嘴里说:哞哞....。.假装是两头牛在打架,宝宝会觉得很有趣。

  5. 骑大马:坐在沙发上,让宝宝坐在自己大腿上玩骑大马的游戏。上上下下的小颠簸会让宝宝笑出声。

  6. 抓手帕:用手帕或者毛巾举到宝宝触手可及的地方来回摇晃,吸引宝宝来抓,就要抓到时妈妈赶快抽离。如果一旦宝宝抓住了,就会“咯咯咯”地笑出声。

  注意:逗宝宝笑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以后,否则宝宝太兴奋,会吐奶的。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早教,这个已经不算是太新的名词,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而关于它的疑虑、争议,也一直不断。早教是否越早开始越好呢?宝宝只有几个月,早教到底学些什么?参加早教的孩子是否会变得特别聪明?我的孩子如果不参加早教,是否会落后于别人?……家长让孩子参加早教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希望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有的是希望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只是抱着“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的模糊概念而去。那么早教对孩子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早教,Yes or No?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说的是做事要赶早,才能出更多成绩。这是不仅仅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在国外也有类似说法:“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就曾经说过:“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两天。”这就是说,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学习。0-3岁需要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可是,也有许多父母认为,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让他“自由地”成长,不要给予太多人为的引导和约束,否则不仅会“破坏”原本轻松、愉快的童年,还会对孩子的健康和能力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专家意见

  ·3岁之前开始早教

  许多父母对早教心怀疑虑,主要觉得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进行教育。然而研究表明: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在140亿个左右,大多在3岁前就形成了。新生儿出生后大脑已经发育完备,具有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已经可以开始早期教育。在这个阶段,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教育开始得越早,越有利于潜在能力的发挥。如果父母能够重视早教,尽早地让孩子接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都有好处。

  ·早教并不等于学习知识

  不过所谓“早教”,绝非简单等同于认字、学外语、学画画、学钢琴……学习知识,培养才艺,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目的。让宝宝在自然的环境中、从生活里学习,引导他去做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会做、能做的事情,促进他在身体、智力以及心理方面的生长发育,才是早教应该起到的作用。此外早教的意义还在于,抓住宝宝成长的关键期,通过外界的刺激和引导,充分挖掘他的潜能,包括幅度较大的运动、精细动作、视觉跟踪、内耳平衡节奏、语言、接受指令能力等的训练,从而使宝宝的反射能力、空间感、身体协调能力及智商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并有所提高,从而避免未来生活中不必要的学习障碍,同时也为培养社交能力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编辑提醒

  不要着急,不要比较

  在桐桐3岁时,爸爸教她拍球,可是她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连续拍到3下以上,失败次数多了,就失去了兴趣,想要跑开去玩别的,更加无法集中注意力拍好手里的球。最后爸爸很生气,桐桐却很无辜:为什么你要对我发脾气?后来这个问题的解决非常简单:到了4岁的时候,桐桐的身体协调性自然而然有了发展,拍球自然而然就拍得好了。

  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上,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如果对他的要求超出了这一实际水准,就好像要普通成年人跑步有刘翔那么快、扣篮有姚明那么好一样强人所难。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有时候差几个月,身体和智力的发展就会有很大差别,了解了这一点,爸爸妈妈就不要太着急了。此外还要避免与其他孩子作无谓的比较:隔壁邻居家的小男孩3岁就会拍球了……这是没有意义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有可能在这些方面比别的孩子稍慢一点,而在另外一些方面稍快一点,都是正常的,要求孩子样样事情不能落后于别人、都要跟别人一样或者比别人好,那可不太想当然了。最后话说回来,即便孩子一直都学不会拍球又有什么问题呢?据说列宁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发大舌音(俄语中最难学的一个发音),这也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孩子的能力发展能够全面当然很好,可是要求他百分之一百“全面”,那也同样是不切实际的。

 

 怎么学、学什么?

  一般来说,0-3岁是宝宝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宝宝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觉得宝宝的协调、感知等能力没有很好得到锻炼,可以根据他的生理发育阶段来选择早教课程:0-18个月适合发展宝宝的动作能力,6-24个月适合启发语言能力,2岁以上则可激发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襁褓婴儿就“上班”?

  早教机构刚开始时只针对2岁半到6岁的孩子,近年来逐渐发展到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教。对此大家不禁要问: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坐、不会爬,就送他去“上班”,靠谱吗?才出生2个多月的乐乐还不会捧奶瓶,妈妈就已经给他报了一个早教班。“一开始也不想报,但是看到小区里不少妈妈都带孩子去附近的一家早教班上课,出于好奇想体验一下。”体验之后,乐乐妈发现,因为孩子年纪太小,主要就是给他洗洗澡、做做按摩体操、听听音乐锻炼听力等;此外老师还会向新妈妈传授带宝宝的知识。这一切,听起来更像是为妈妈开设的学习班。

  专家意见

  新生儿的早教从五感入手

  新生儿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动,如何进行教育呢?其实,新生儿有自己的身心特点:在视觉方面,出生后他的双眼运动不很协调,有短暂性的斜视,见了光亮会眨眼、闭眼和皱眉,然后逐渐能对视野内的物体产生短暂的注视,目光会跟随近距离的物体移动。在听觉方面,他听到声音时能安静一下,停止啼哭,对较大声音能引起象是“吓了一跳”似的反射。在味觉方面,已经发育良好,尝到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时能以眉眼舒眉、伸舌或挣扎等表情来表示欢迎、厌恶或拒绝。此外,他的嗅觉较弱,但强烈刺激性气味能引起他的反应,触觉和对温度的感觉比较灵敏,而痛觉则比较迟钝。以上这些特点,说明外界的许多事情已经能被新生儿所感知。对新生儿的早期教育,就从训练五官感觉,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入手,挖掘其智力和其它能力。

  婴儿出生两周后,父母要为他布置一个适当的环境,可在距离新生儿眼睛20-40厘米处吊一个色彩鲜艳并有响声的玩具,并慢慢摆动,逗引孩子的视线,训练孩子目光固定和眼球的协调动作,并逐步训练追视活动,以此来发展孩子的视力和听力;可以用小手铃等音响玩具,在其耳边轻轻摇动,训练听觉反应;可以放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听觉感受力和美感;母亲在哺乳过程中要经常地和孩子面对面交谈,以发展他的应答反应能力和记忆力;还可以拿一件小东西让孩子摸摸,让孩子体验冷、热、硬等不同的感觉……在初生的第一个月里就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开发他的五感能力,对今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

  ·该不该教孩子早识字?

  教育部曾经发出声明,提出“在儿童早期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然而在传统上,不少家长仍然把识字量作为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重要指标和成果。豆豆妈反对过早让孩子识字,在她看来,很多家长让孩子拼命识字,成为所谓的“神童”,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在炫耀,并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让孩子这么早就背上学习的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很不利。小冉妈也认为,太早教孩子识字,孩子其实只是认识了这么个符号,并不了解这个字代表着什么。而小帆爸爸则认为,认字对3岁前的宝宝来说,并不是超负荷的事情,只是家长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不要让识字变得枯燥无味。

  专家意见

  汉字本来也是一种图形

  其实,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本来也是一种图形,而儿童在0-3岁时,主要发展的也就是图形记忆能力。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字、图,还是人脸或者花草树木,都是图形,而且相对于汉字,其实人脸的结构更复杂、差别更微小,如果孩子能大量识记亲友的脸孔,其实就已经具备了图形记忆能力。所以,与其把孩子困在家里,整天对着枯燥的字卡,不如带他走出家门,多见识一些鲜活的事物,让学习的过程更愉悦、内容更丰富。当然,也不能说婴幼儿就不可以看字卡、看书。中华育婴协会会长郭建国认为,孩子识字时,字形可以对大脑形成有效刺激,并且形成记忆,从科学的角度说,确实可以使大脑的部分功能得以开发。但如果把早期识字等同于早慧,就混淆了识字和学习能力这两个概念,并不是说识字早、识字多的孩子,将来就一定学习好。

  最新研究

  3-6岁是识字的最佳年龄

  最新研究认为,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这项研究表明,经过2年学习,中班孩子一般能认字1200个左右。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儿童在6岁前学会2000个汉字,一般就没有阅读障碍了。此外,专家认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识字教育是具备一定条件的——根据幼儿语汇发展规律,一般说来:

  3-4岁时,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迅速增长,可达近2000个;

  4-5岁时,孩子的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发音明显准确,词汇量大约为2500个;

  5-6岁时,孩子所掌握的词汇、句子质量已有显著提高,词汇量可超过3500个。

  Tips

  国外的孩子学什么?

  ·德国:启发孩子绘制地图

  德国家长认为培养孩子拥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会为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是德国家长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

  ·加拿大:不学写字和计数

  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可以送到“playschool”,那里有美术、劳作、音乐及唱游等活动,但没有写字、计数等功课。加拿大早教专家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若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韩国:让孩子慢慢长大

  汉城延世大学医学院小儿精神科的申教授因为每天接诊数十名因过度早教而患病的孩子,写下《明智的父母使孩子慢慢成长》,主张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先旁观孩子所做的一切,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好奇时,在后面轻轻推他一把即可。此外,要多让孩子接触无所不包的大自然。

  特别推介

  早教理念大盘点

  ·蒙特梭利理论

  蒙特梭利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意识到幼儿拥有极其敏锐的感觉,对一切事物充满活力和激情,并能自觉地依照感觉去学习;二是主张给幼儿“有益的自由”,鼓励幼儿利用环境中的教具自由钻研,即便犯错也可以自我修正,老师和家长只是观察者和协调者,而不是主导元素。蒙氏理论是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幼儿教育理论,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他们(父母或者老师)能够敏锐观察到孩子的敏感倾向。建议在教学中结合感官系统训练,并辅以音乐教育。感官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的最本质的能力,音乐教学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来接触音乐,让孩子有机会在学习听、说语言和肌肉动作的同时,学习歌唱和身体的律动。

  ·体智能早教

  单臂悬垂、倒挂金钟……让不足3岁的宝宝做出如此高难度动作,旁观者看得胆战心惊,宝宝们却玩得很是开心。体智能早教的理念,就是让孩子通过大运动来刺激孩子的感官和前庭,让孩子的体能和智商同步提高。这种“大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体能和运动能力,而运动能力强的孩子一般更具探索能力,在探索中他的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和本体感觉也会得到更多锻炼,并在锻炼中刺激相应的脑神经,最终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生活中体验

  咖啡、番茄酱、蔬菜、面粉、泥巴……这些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创意工具,而海绵、喷壶、刷子甚至孩子的手脚则成了画笔,画板可以是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甚至是孩子自己的衣服和皮肤。在纸游戏、颜料游戏、黏土游戏、胶水画游戏中,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五感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摸,通过“探索—表达—思考”启发孩子,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和五感式体验,有利于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并奠定思考和表达的基础;而游戏般的教学方式,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则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更乐于思考,更善于解决问题。

  ·准MBA理念

  采用视听教学及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多用问答模式、角色扮演、演讲录像、动手实验、团体活动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他们进行高效的思考,发现并鼓励他们的新想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以从容面对社会的核心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眼下最流行的早教方式,MBA的理念源出一辙。这样的早教方式,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孩子自发地参与并享受学习过程。尤其通过孩子上台大声说英文及录像环节,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词句建构的能力。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关于大脑功能,流传着很多显而易见的谣言,这些谣言甚至影响了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昨天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上,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著名学者维多利亚·J·莫尔菲斯教授,建议家长关注孩子在出生后对于语言的反应能力,因为最新的脑功能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反应能力预示着他们3岁时的口语能力和读书以后的阅读能力。

  “大脑有90%未开发”说法有误

  许多关于“如何开发大脑”的知识,其实是毫无根据的误解。例如“人类的大脑仅仅开发了10%”。“以现有的研究结果,根本没有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莫尔菲斯教授根据学术界以及她对大脑功能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大脑活动都是大脑中的各个区域协同作用的结果。

  莫尔菲斯研究发现,仅仅是在听到“ba”这样一个简单的音节时,人的大脑也是左右脑的大部分区域同时开始活动,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脑部位产生了变化。这说明,即便是最简单的思考也会牵涉到大脑的大部分,因此所谓的大脑有90%尚未开发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而另一大关于脑功能的误解是:“人们总是认为,有些人是左脑型,有些人是右脑型,这两种人的脑加工过程是不一样的”。莫尔菲斯说:“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由于人们仅仅使用某一个脑半球来处理和加工信息。”

  她说有些文章甚至言之凿凿地举出各种例子,证明使用左脑的人喜欢经典音乐,擅长数学,喜爱阅读,爱狗,做事有计划,几乎从不丧失理智,逻辑性更强;而使用右脑的人擅长艺术,随机行事,偶尔丧失理智,更擅长发散性思维。“这是毫无根据的。”莫尔菲斯说,“从我们对大脑的研究来看,所有人的大脑在任何时候都是左右两半球同时起作用。”

  “至于早教中流传的听莫扎特可以使孩子更聪明的说法,同样是关于脑功能的误会。”

  干预阅读障碍从咿呀学语开始

  莫尔菲斯称,现在很多家长很在意孩子的阅读能力,甚至在孩子读书或者认字时恼火地说:“多用用你的脑子!”但是从脑功能的研究上可以看出,在阅读中有障碍的孩子,并非他们不用脑子,相反他们在面对文字时,大脑活动比阅读正常的孩子要更活跃,花费的时间更长。莫尔菲斯说:“从脑功能的研究结果来看,要干预孩子的阅读障碍,必须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开始。”

  莫尔菲斯对400名新生儿和美国一个学区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孩子出生时对口语的反应能力直接预示着未来的阅读能力。

  调查发现,有一些新生儿分辨语音比正常的孩子至少慢三分之一。这些新生儿在3岁时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比正常的孩子差,而在8岁时,他们的阅读能力要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莫尔菲斯介绍说,儿童的阅读其实包含语言的推理、解码、加工等复杂过程。那些阅读能力差的儿童在看到文字后,大脑花费了更多的努力,尝试了多种策略,每个音节加工的时间要比正常孩子多二分之一秒;而口语能力强和阅读能力强的儿童的脑电波活动却是活跃度更弱、时间更短,他们看到文字后,大脑没有很多努力就有了反应。

  莫尔菲斯说:“直到今天,都没有有效干预手段可以帮助那些有阅读能力障碍的孩子达到正常水平,他们和正常孩子之间永远都有时间差。最新的研究结果传递着一个信息——大脑对学习机会是非常敏感的,特别是早期,不管是学术界还是父母,都应该关注孩子在幼儿时期对语言的反应能力。”

  早教课真能让孩子更聪明?

  如今早教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各种类型的早教机构都打着“开发儿童智力”的旗号,让爸妈们眼花缭乱。早教课真的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宝宝的“聪明”要用心培养

  读书能开阔眼界,提高睿智。多给宝宝提供各种阅读材料,如看图识字,幼儿画册,童话故事、儿歌等。当宝宝能听懂大人们说话时,就给他讲故事,念儿歌,并教他读,反复练习,聪明的宝宝就会背出故事,将故事与图上的内容对应起来。


  聪明宝宝多做“白日梦”

  爸爸妈妈有时会发现,小宝宝特别会想象:有时候,他会告诉你,他就是“解放军叔叔”;有时候他可能会告诉你他想和蓝猫一样去遨游太空呢!也许,你会忍不住要笑,也许你便否定他:“胡说八道!”



延伸阅读: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637.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分娩
研究显示,2岁前,教孩子多用手势,可以促使他们更快学会说话,甚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 婴儿手语混合了聋哑人使用的标准手语和婴儿天生就会使用的某些手势,该套婴儿手语发明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让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孩子提前接触与人交流。手语本身的设计考虑了婴儿的学习能力,所以全部采用简单的手势,并且很多符合成人的日常习惯,无...
标签: 分娩
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步骤,尽快激发孩子此时大脑的潜能,让我们的好奇宝宝变得越来越聪明! 1。小脑瓜“转”起来 提高幼儿智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刺激大脑‘让大脑“转”起来。每个孩子都会在大约2岁时面临智力的飞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性情大变。他变得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极大兴趣’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或者是...
由谁带 孩子会变得更聪明 专家研究后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就显得无计划。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
标签: 分娩
什么样的孩子更聪明?许多人看来,聪明的儿童在出生时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尽然。理由是大一些的健康的婴儿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怀孕时得到良好营养和关照的母亲生的。这些母亲也更可能在家中给予她们的宝宝最好的教育和帮助,这在后来的智力测验中会表现出来。较重的婴儿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优势,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而有...
标签: 分娩
专家认为笑是测量孩子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孩子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而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由此可见,笑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会笑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专注地看着逗他的亲人,模仿并学会以微笑应答。这种微笑和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收缩而呈现的“笑脸”...

经验教程

709

收藏

33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