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父亲参与育儿孩子更聪明 天才多由父亲一手造就,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父亲对育儿的参与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聪明,适应力更强。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父爱多的孩子会更加聪明,父亲陪在孩子们身边的时间长短可以影响他们在数字方面的能力。还有心理学研究者发现,父亲精心照顾的孩子,性格更加宽容,更富有责任感。为什么说父爱多的孩子会更加聪明呢?
专家们研究发现,父爱多的孩子会更加聪明,父母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可以互补,孩子在得到鼓励、推动的同时,也不乏耐心的呵护,这样才能既发挥孩子的潜力,又不致伤害孩子的心灵。而且,父亲的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
多项研究显示,父爱多的孩子会更加聪明,长期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在同情心、推理和大脑发育方面都不如那些父亲经常陪在身边的孩子。缺少父爱的孩子更易有攻击性,在学校里不受欢迎,更不愿意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
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天才常由父亲一手造就”这句话虽然说的绝对了点,但从父母的心理差异和育儿特点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无论男孩女孩,3岁前都是靠母亲在成长。但是过了3岁,男孩的养育就要慢慢向父亲倾斜。
然而在孩子3岁以前,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父亲对孩子“爱”的价值观的确认、个性的均衡发展以及身份的确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岁前孩子需要对爱确认
很多父亲觉得自己毛手毛脚,不细心也没有耐心所以对3岁以前的宝宝接触比较少,甚至认为3岁前的教育完全是妈妈的事情。专家指出,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年轻的爸爸认识的误区。
2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通过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判断个人的存在价值,以及他是否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如果他在与父母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确认“我是可爱的”,他的任何需要帮助和关注的时候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同时确认“我是有价值的”,“爸爸妈妈很爱我,我可以爱自己,也可以爱别人”。
在这个“安全感”建立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双方或者其中的一方给孩子的反馈是不积极的,漫不经心的,那么孩子收集到的信息会是“我不重要,我没有价值,爸爸妈妈不爱我,我一无是处是讨人嫌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没有自信心,很难相信周围的人”。
孩子的“对爱的确认”以及“安全感”是来自父母双方的,如果孩子“对爱的确认”只从母亲那里来,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很难完全。因此在孩子3岁之前,同样需要父亲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养育。
与父母相处均衡个性发展
通常来说,男人的个性中比较多“敢于冒险和探索外界的勇气和信心”,女人会偏保守和小心。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和妈妈呆在一起的孩子,个性比较敏感,对新环境的适应时间比较长。
相反,如果和爸爸互动比较多的孩子,则会比较勇敢,喜欢探索新事物,个性上会更加的独立和自信。在孩子在3岁以前,是孩子对他所生存的环境的认知能力,体能,社交,语言,个性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父亲的角色将对孩子后天的能力和性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男孩需以父亲为模仿对象
据了解,2岁半左右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性别有意识,即明白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对家里有男宝宝的父亲尤为重要。当男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后,他开始寻找这个性别的模仿对象。在一个家庭里,这个角色当然是自己的父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这个时期父亲对男孩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他将会模仿父亲的所有行为来确认自己的性别身份,但是如果这个时期孩子接触不到父亲或者很少有机会接触父亲,那么在家里的角色模仿对象就会转向妈妈,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些男人很女孩子气甚至像女人,这与孩子从小建立的成长模仿对象有关系。
男孩需要一个男性的偶像,而对于女孩来说,则需要一个男性来欣赏。女孩子和从小和父亲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他成年以后和其他男人的关系,包括男朋友或者未来的老公。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
专家研究后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就显得无计划。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风情民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是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从教育方式上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衔,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衔,看的不多,零食却吃的不少。
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己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在孩子参加有一些危险和复杂的事时节,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从以上种种差别可以看出父亲在教育孩子上更有优势,由女性相夫教子的传统看来要改一改了。
早教相关推荐 |
||
爸爸年龄越大,孩子越聪明吗?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吗?为什么爸爸年龄越大孩子越聪明呢?
孕育宝宝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头等大事,孩子健康与否牵扯家庭中所有人的神经,从孕育的时刻开始,甚至更早就为下一代的诞生做足准备;戒烟、戒酒……事实上,除此之外你更该注意到夫妻双方的年龄,在适当的时机更容易生聪明健康的宝宝!
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龄:30-35岁 在生育问题上,科学家们的着眼点是遗传。
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优秀的。
男性精子素质在30岁时达高峰,然后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23-30岁 女性在23-30岁之间是生育的最佳年龄段。
这一时期女性全身发育完全成熟,卵子质量高,若怀胎生育,分娩危险小,胎儿生长发育好,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最低。
处于此年龄段的夫妻,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精力充沛,有能力抚育好婴幼儿。
女性若过早怀孕生育,胎儿与发育中的母亲争夺营养,对母亲健康和胎儿发育都不好。
最佳生育组合:男性比女性大7岁左右 由此不难看出,男女生育的优化年龄组合应是前者比后者大7岁左右为宜。
父亲年龄大,智力相对成熟,遗传给下一代的“密码”更多些;母亲年纪轻,生命力旺盛,会给胎儿创造一个更良好的孕育环境,有利于胎儿发育生长,所以这种“优化组合”生育的后代易出“天才”。
龙年生的宝宝会比较聪明吗
龙年将至,华人社会掀起“生仔潮”,父母都希望有个“龙宝宝”。调查显示,超过8成内地及香港家长,盲目认为龙年出生的孩子特别聪明。
看面相判断你家宝宝是否神童
掌纹面相多属先天,若你的子女有多项以下的掌相及面相,实属可喜可贺!
爸爸经常关心教育 宝宝更聪明
爸爸常做这些事宝宝更聪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教育和关心也非常重要。下面这些事爸爸如果可以经常做,宝宝一定会更聪明。
怎样做一个好爸爸?忙于事业的男人们,不要错过了孩子仅此一次的成长,很多父亲似乎默认孩子乖妈妈带,索性成了被动参与的角色甚至“甩手掌柜”。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里,孩子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家庭育儿过程中,父亲对自身角色的承担非常重要,参与家庭育儿应该成为父亲的必修课。
袖手”爸爸的几个认识误区
当父亲角色“淡出”越来越成为一种现象的时候,这些“袖手”爸爸也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苦衷,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种种理由表明,他们的“袖手”,说到底还是认知误区惹的祸。
1、“我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
恐怕这是“袖手”爸爸最理直气壮的挡箭牌了。事实情况却是,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所需投入的时间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许多时候,参与育儿并不是需要特别时间的,比如,性别角色示范、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当爸爸的脑子里绷上这根弦,即使百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参与。
2、“我文化层次低,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也许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爱,很多学历比较低的爸爸生怕自己浅薄的知识耽误了孩子的成长,索性袖手。殊不知,孩子的教养并不仅仅包括智力开发活动,它有着更广阔的内涵,孩子的健康养育、习惯养成、社会性发展等甚至来的更为重要。教孩子知识是一种育儿行为,带孩子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让孩子骑在脖子上感受更高处的视界、给孩子示范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等看似没有什么“知识含量”的行为也是一种参与。
3、“孩子不缺人带,不差我一个”
持这种观念当爸爸似乎认为,孩子只要有人养大就行了,他的角色是可有可无的,果真如此么?当然不是,要知道,孩子虽然是个生物体,却有着社会性的一面,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他还有着艰巨的社会化任务,他需要学习规则、积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别认同、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不仅仅表现在父亲对性别社会化的直接影响,而且父亲许多作为男性的育儿方式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这些都不是母亲所能替代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缺少了来自男性的影响,那么他的成长就难以获得充分的能量。
4、“我和老婆有约定,我负责赚钱,她负责打理孩子”
家庭的责任或许是有边界的,育儿行为却不是处处都有边界,比如,孩子的营养、健康护理可以明确地由一个人负主要责任,一旦关涉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家庭育儿氛围的创设等内容,妈妈一个人就可能孤掌难鸣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爸爸配合的工作,否则,妈妈出于孩子成长的考虑,想给孩子一个有教育性的家庭环境,但爸爸觉得这不关他的事情,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就是失职之举了。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里,孩子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130.html
看过《父亲参与育儿孩子更聪明 天才多由父亲一手造就》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